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辉  李亚民  李万成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94-1595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8及肺功能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IL-8、肺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血清IL-8表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并显著改善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齐敦益  焦皓 《山东医药》2011,51(38):13-15
目的观察氨溴索、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例CPB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组(A组)、乌司他丁组(U组)、联合组(A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A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氨溴索0.5 mg/kg,U组在CPB过程中予1万U/kg乌司他丁,AU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C组均未应用氨溴索及乌司他丁。分别在CPB前(T1)、CPB停止(T2)、CPB结束后2 h(T3)、CPB结束后4 h(T4)及CPB结束后18 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通过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氧合指数(OI)。结果四组患者CPB后RI和OI较CPB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05);CPB后各时点A、U、AU组患者RI、OI均明显低于C组,AU组RI、OI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四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水平在T2开始升高并很快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IL-6、IL-8和TNF-α直到术后18 h仍未降至术前水平(P均〈0.05)。与C组相比,CPB结束后各时点U组、AU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水平明显减低(P均〈0.05),AU组降低更加明显(P均〈0.05)。结论氨溴索、乌司他丁均可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乌司他丁的肺保护作用与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从而减轻肺功能损伤,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济福  屈跃军 《山东医药》2010,50(30):87-8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5例。A组按常规创面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抗休克治疗;B组在常规创面处理、营养支持、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同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C组)。结果 A、B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5);治疗前A、B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P均〉0.05;治疗后第3、7天B组低于A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烧伤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释放,从而有效降低由烧伤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患者采用乌司他丁(ULI)治疗对肺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CPB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0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病历号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UL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T0)、停止CPB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4 h时(T3)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肺功能指标[肺静态顺应性(Cst)、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并对比两组呼吸支持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T1、T2、T3时两组IL-6、TNF-α水平均高于T0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A-aDO2、RI均高于T0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Cst升高,T2、T3时Cst下降,观察组T2、T3时Cst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亚硝酸盐(NO2-)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16例2型糖尿病和20例健康非吸烟者,用Rtube收集器收集EBC,用NO检测试剂盒及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的NO2-浓度,同时检测肺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EBC中NO2-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CO肺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NO2-在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损害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U组气管插管后静脉输入含5 000 U/kg乌司他丁的NS 100 ml,c组输入NS 100 ml.于麻醉前、插管后、给药后1 h、术毕0.5 h测定血清IL-4、IL-10水平.结果 术毕0.5 h U组IL-4、IL-10水平高于麻醉前,给药后U组的IL-4、IL-10水平均高于C组(P<0.05).认为乌司他丁能有效调控细胞因子,增加抑炎因子的分泌,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鲁春贤 《山东医药》2010,50(14):106-10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血浆中TNF-α、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注乌司他丁6000U/kg(30min内输完),然后以1000U/(kg·h)的速度持续静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给予乌司他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及CPB停止后1(T3)、24(T4)h抽取动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8、IL-10水平。结果T2-T4时两组血浆TNF-α、IL-8和IL-10水平与CPB前比较,P均〈0.05;T2-T4时实验组血浆TNF-α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TNF-α和IL-8释放,促进IL-10的释放,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二尖瓣置换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预冲液中加入UTI1.5万U/kg,B组不加。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及心脏插管体外循环(CPB)后30min、开放升主动脉后1h、6h及术后24h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共5次,用放免法检测血浆TNF-α、IL-6、IL-8水平。结果两组术后TNR-α、IL-6和IL-8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两组TNF-α和IL-8水平在术后24h后基本恢复正常.而IL-6仍保持较高水平。B组TNF-α、IL-6和IL-8水平在开放升主动脉后1h、6h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UTI能明显降二尖瓣置换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晨  许景伟  高晓增 《山东医药》2008,48(22):93-94
将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预充液中加入2780U抑肽酶;U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乌司他丁;U+P组在U组基础上+平衡超滤。设CPB前(T1)为基础值,比较CPB结束后10min(T2)、60min(13)、240min(T4)时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呼吸指数(R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T3时U+P组RI值降低,Cs、Cd升高;U组Cd升高(P〈0.01、0.05)。与T1时比较,U、U+P组RI值T2时高,对照组T2、T3时高(P〈0.01、0.05);对照组Cs、Cd值T2、T3、T4时低(P〈0.01、0.05);U组Cs值T2、T3时低,Cd值T2时低(P〈0.01、0.05);U+P组Cs、Cd值T2时低(P〈0.01、0.05)。提示乌司他丁+平衡超滤技术对CPB术后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用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10.
李光剑  杨鸿生  张桂敏 《山东医药》2010,50(33):111-112
心肌是一需要大量血液供应的组织,体外循环过程中如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失去自身功能,后果特别严重,因而心肌保护就成为心脏外科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通过减少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减轻心肌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成为心脏外科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改良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乌司他丁组(U)、改良超滤组(M)和乌司他丁联合改良超滤组(D)。C组为空白对照,M、D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U组和D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CPB)前给予乌司他丁1万U/kg泵入。分别在转流前5 min(T1)、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记录气道峰压(Ppeak)、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气道阻力(Raw)、氧合指数(OI);同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同时检测血清IL-6和IL-8。结果 T3、T4、T5时点U、M、D组Cstate均高于C组,Raw明显低于C组(P均<0.05);而T4、T5时点U、M组的Cstate低于D组、Raw高于D组(P均<0.05)。T3、T4、T5时点U、M、D组的A-aDO2均明显低于C组,OI明显高于C组(P均<0.05);T4、T5时点M、U组的A-aDO2明显高于D组,OI明显低于D组(P均<0.05)。T2、T3、T4、T5时点D、U组IL-6和IL-8明显低于M、C组(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改良超滤可明显改善婴幼儿CPB心脏直视手术后肺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者。其机制可能与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改良超滤降低肺组织IL-6和IL-8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克寒 《山东医药》2011,51(43):83-8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麻醉及手术方法相同,术中乌司他丁组予乌司他丁1.2×10^4U/kg静滴,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及CPB停止后1h(T3)、24h(T4)四个时点抽取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T2~T4时点血清IL-6和TNF-α均显著高于T1,乌司他丁组T2-T4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症反应,有望减轻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呼出气冷凝液(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EBC) 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呼吸系统疾病检测手段,通过检测冷凝水中的生化标记物以评价气道炎症或氧化应激水平,由于其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等特点.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EBC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间质性肺疾病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监测及疗效评价中均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拟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加入乌司他丁,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8在T1时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TNF-α及IL-8呈进行性增高,并于主动脉开放30min时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下降,于停止体外循环6h时仍然显著高于T1时TNF-α及IL-8水平,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开胸时肺顺应性均显著提高(P0.05),而当停止体外循环和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肺顺应性显著降低,且与观察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及IL-8水平与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密切相关,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肿瘤TNF-α及IL-8的产生,以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将40例胆石症并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麻醉前静脉输入含5000 U/kg乌司他丁的生理盐水溶液100ml,对照组仅输入生理盐水100ml。于术前、插管后、给药后1h、术毕0.5h采用双核夹心法测定血清TNF-a、IL-6、IL-8水平。结果两组给药后1h及术毕0.5h上述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胆石症重症胆管炎手术患者麻醉中TNF-α、IL-6、IL-8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时的抗炎和肺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3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20000 U/kg剂量的乌司他丁者为乌司他丁组(n=20)和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者为对照组(n=18)。观察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检测切皮前5min(T1)、主动脉开放时(T2)、术后4 h(T3)和术后24 h(T4)四个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术后24 h患儿的CD4+CD45+ T细胞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CD4+Foxp3+ T)水平,并对患儿的四个时间点的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四个时间点进行比较。结果:乌司他丁组在T2、T3和T4三个时间点的TNF-α、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在T2、T3和T4三个时间点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的患儿的CD4+CD45+ T细胞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35.98±3.67)%]较对照组[(41.94±4.56)%]降低,调节性T细胞(CD4+Foxp3+ T)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19.65±3.45)%]较对照组[(6.45±1.47)%]升高。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时应用乌司他丁会促进CD4+CD45+ 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CD4+Foxp3+ T)的分化,从而下调机体的炎症水平,对患儿的肺功能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PD患者治疗期间呼出气冷凝液(EBC)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与肺功能相关性。方法入选稳定期COPD组24例,健康对照组18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12周收集EBC并检测其LTB4、TNF-α、IL-13水平,并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前COPD组EBC中LTB4、TNF-α、IL-13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均下降,治疗4周LTB4进一步下降(P0.05),且至12周保持低水平;而TNF-α、IL-13在治疗后2周至12周水平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EV1%与LTB4呈负相关关系(r=-0.574,P=0.003)。结论 LTB4、TNF-α可能参与COPD发病机制,可作为治疗期间观察疗效及监测病情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氮氧化物的改变,为诊断2型糖尿病肺损害提供新方法.方法 试验共纳入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1名健康者,用Rtube收集器收集EBC,用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氮氧化物(NO2-、NO3-、总NO2-/NO3-),同时记录肺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EBC中NO2-、总NO...  相似文献   

19.
呼出气冷凝液癌胚抗原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诊断肺癌的无创检查方法,我们探索呼出气冷凝液(EBC)检测癌胚抗原(CEA)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呼出气冷凝液 (exhaledbreathcondensate,EBC)检查为新的呼吸道炎症状态检测方法。气道内衬液体中抗氧化物、可溶性标记物等多种生化分子 ,平静呼吸时可随气体呼出 ,遇冷则随水蒸气凝结而进入EBC。EBC中某些成分的显著异常 ,可反映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间质疾病等肺内及气道内氧化应激、炎症状态的变化及程度。EBC与传统方法如诱导痰、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等相比 ,具有实时、无创、简单、可多次重复等特点 ,结果也有可比性。目前EBC检测尚属探索阶段 ,但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了解的深入 ,EBC检测在未来会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