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冶诺兰达炉炉结形成及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  黄毅 《有色冶炼》1999,28(5):19-21
通过对诺兰达炉炉结的洗炉,停炉后的测量,结合取样分析,生产中的观察,讨论了炉结形成的原因,洗炉的效果,得出了今后诺兰达炉生产中控制炉结的生产成以及洗炉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宏松 《梅山科技》2007,(B09):33-35
对传统的护炉手段在炉役后期炉缸维护上的作用和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上下部制度优化实现对炉缸的维护,应该作为一个长期有效的护炉手段,以达到高炉长寿目的。  相似文献   

3.
4^#120m^3高炉停炉大修,其炉缸炉底侵蚀形状较炼铸造铁高炉发生很大变化,研究分析炉缸炉底侵蚀情况,对今后护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梅山3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缸为陶瓷杯结构,侵蚀较严重。为维护好炉缸且实现高炉长寿的目的,该炉在生产中采取了多种护炉措施,尤其是优化上下部制度后获得了明显的炉缸保护效果。因此,将上下部制度优化的炉缸维护措施作为一长期的、经济的且有效的护炉手段,以延长高炉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诺兰达炉炉结的洗炉,停炉后的测量,结合取样分析、生产中的观察,讨论了炉结形成的原因、洗炉的效果,得出了今后诺兰达炉生产中控制炉结的生成以及洗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市场经济对钢质量的要求,综合国外发展趋势和酒钢TDC-LF生产实践,论述了TDC-LF是很好的炉外综合精炼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子木  龙利斌 《炼铁》1997,16(6):43-44
本钢二铁厂3号高炉(1070 m~3)有16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1996年7月12日,计划封炉8天,换装料大钟并进行炉喉喷补。7月20日复风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炉缸冻结,高炉恢复时间长达12天,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炉压的分布可起到组织火焰形状,调整温度场及控制炉内气氛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燃料利用和热工效果的好坏。合理的炉压制度是实现炉温制度、保证加热质量、改善操作环境、延长炉体寿命的必要手段。一般连续加热炉,由于炉型较长,前后温差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使炉压沿炉长方向分布不均,变化较大,形成炉体有些部位炉压偏高,炉门或炉墙开口处大量冒火,不仅  相似文献   

10.
11.
韩宏松 《中国冶金》2007,17(11):60-60
梅山3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缸为陶瓷杯结构,侵蚀较严重。为维护好炉缸且实现高炉长寿的目的,该炉在生产中采取了多种护炉措施,尤其是优化上下部制度后获得了明显的炉缸保护效果。因此,将上下部制度优化的炉缸维护措施作为一长期的、经济的且有效的护炉手段,以延长高炉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首钢长钢8号高炉炉缸温度变化和护炉生产实践的总结,以及停炉后的破损调查,重点分析了影响高炉长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LF炉钢水炉外精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室对埋弧渣进行试验的基础上。围绕新产品开发,对LF炉精炼工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对精炼渣的使用效果、物流协调模型、钢液温度模型、成分微调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16.
对泰钢新建炉卷轧机生产线卷取炉的应用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工艺特点和设计思路以及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直流电弧炉的发展情况,比较了ABB、Unarc、Clecim型直流电弧炉的特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并就我国大中型直流电弧炉炼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型圆管坯加热炉的炉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投资,加热质量,热耗和占地面积四个方面对大型圆管管坯加热的步进炉和环形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吕心刚 《炼钢》1998,14(4):8-11
阐述了小电炉采用投资少,见较快,简单易行的炉外处理措施,提高了钢质量和生产率,生产实践和应用结果表明,本措施可为同类型企业的炼钢工艺完善和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平  薛朝云 《马钢技术》2000,(B05):35-38
马钢2500m^3高炉于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出现炉身下部炉墙结厚和炉缸边缘堆积其主要原因是:入炉粉末多且长期压边缘,喷煤周向不均匀,非计划休风多, 温波动大,采取了减轻负荷、提高炉温疏松边缘、加入锰矿及降低炉渣碱度等措施,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