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卒中一旦发病,或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反复发作,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卒中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原发病的轻重。因此,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减轻致残程度,其根本措施是重视脑卒中的预防,这是今后脑卒中研究的总趋势,也是防治工作的根本方向。1对卒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在我国,缺血性卒中现已成为人口死亡以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这是多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卒中一旦发病,或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反复发作,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卒中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原发病的轻重.因此,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减轻致残程度,其根本措施是重视脑卒中的预防,这是今后脑卒中研究的总趋势,也是防治工作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笔者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目检测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关系的分析,以探讨白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两组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为(18.8±4.32)μmol/L,对照组为(10.3±4.91)μmol/L,观察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检测血浆Hcy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降血脂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因此银杏叶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上疗效显著,并且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药物比较,治疗效果更为突出。为现代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李玲 《现代保健》2012,(23):79-8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日常生活干预、肢体障碍锻炼干预、正确服药干预等措施。结果:干预组发生并发症例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君玲 《中国保健》2009,(20):917-917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发病后需及时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对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脊液中相关成份如氨基酸,白介素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基于Ca2+超载机制的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生理病理机制,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形成了脑脊液改变的时间多变性和空间多变性。脑脊液中相关成份改变的研究对临床判断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贝为武 《中国保健》2007,15(20):22-2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与病死率均很高.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报道,但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神经保护剂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低温治疗等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0-2013年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验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Hp-lgG抗体,同时对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分析Hp感染与血脂的相关性,并分析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研究组为78.0%,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TC、Fg、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IgG抗体阳性表达者的TG、TC、Fg、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p感染的治疗采用联合用药具有良好效果。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p感染同血浆TG、TC、Fg、CRP水平具有相关性,及时治疗Hp感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丽梅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6):380-382,384
胃肠动力紊乱是重度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能产生并传播自发性电节律,参与神经冲动的传递,在调控胃肠蠕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创伤后的变化情况,已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以下就ICC在创伤后的改变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死亡、残疾的重大疾病。卒中早期,由死亡和受损神经元释放的多种损伤相关模式分子诱导神经胶质活化、外周免疫应答以及炎性介质分泌增加,从而加速血脑屏障破坏、加剧脑水肿和微循环障碍,造成继发性脑损伤。急性期后,免疫细胞逐渐通过表型改变促进神经元修复,再加上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共同影响着卒中的最终结局。本文就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靶向炎症损伤的缺血性脑卒中辅助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影响青年脑梗死患者1年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 L)的因素,为制定适合于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评估方法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比较青年脑梗死患者(n=90)和对照组(n=110)HRQo L 8个健康维度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神经功能残疾(采用改良Rankin评分)、抑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教育程度和重新就业时间与HRQo L各维度的相关性。结果青年脑梗死组7个维度得分,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躯体疼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Rankin评分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9、-0.34、-0.29和-0.34;抑郁评分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4、-0.26、-0.32、-0.32、-0.37、-0.58和-0.60;教育程度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1、0.30、0.23和0.24;重新就业时间与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1、0.28、0.19和0.1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改良Rankin评分、抑郁、教育程度和重新就业时间与生理和(或)精神不同维度相关。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措施,对提高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cerebral infraction,CI)]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CI患者1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74例和抗血小板治疗组7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和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晚1次;抗血小板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晚1次。于治疗开始、用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随访1年内再发主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再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结果联合治疗组再发主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8例,占10.81%;抗血小板治疗组21例,占2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脂及CR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CI患者再发主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并降低血脂及CRP。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IS)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类疾病,其致残率与死亡率高,易遗留后遗症或导致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IS的发病机制为多原因引发脑组织缺血,进而导致脑部功能性障碍,因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坏死.受损脑组织主要为缺血半暗带与缺血中心区,前者的损伤原因是旁系血管难以正常发挥血液灌注功能,多为中度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2年6月1日—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且诊断为PSCI的患者36例为PSCI组,以年龄±1岁、性别相同为匹配条件,1∶1纳入同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SNCI)患者36例为PSNCI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完成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由神经心理评估师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价。采用假设检验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灶部位差异,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SCI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CI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载脂蛋白E(ApoE)ε4基因型以及颞叶、丘脑梗死比例均显著高于PSNCI组(41.7%比13.9%、36.1%比2.8%、30.6%比5.6%、22.3%比2.8%、25.0%比5.6%),MMSE、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PSNCI组[16.50(8.25,19.00)比28.00(27.00,30.00)分、10.00(4.25,14.50)比27.00(25.00,28.00)分](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Hcy是PSCI发生的正相关因素(OR=2.343,95%CI=1.186~4.622,P=0.01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与MMSE(r=-0.368)、MoCA(r=-0.377)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HHcy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Hcy升高与卒中后认知评分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LOCK基因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的TaqMan探针方法检测357例缺血性脑卒中首发病例及345名健康对照的CLOCK基因(rs11133391)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CLOCK基因rs11133391多态性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P=O.04).两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36%和3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P=0.03);以CC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携带CT基因型是对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1.50倍,95%可信区间为1.09 ~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s11133391多态性C>T突变仍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51,P=0.00).结论 rs1113339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生的遗传易感标记.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通过不同种族人群的关联研究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男性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国男性人群中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1982~1985年在全国10组人群中分别整群随机抽取2000~4000人进行饮酒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对其中无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至1999~2000年,平均随访15.2年。结果 在12352名男性中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83例。在控制了多种危险因素后,每日饮酒量(酒精含量)在0~、15~、30~和60g各组与不饮酒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OR值95%CI)分别为0.86(0.57~1.27)、1.20(0.87~1.65)、1.26(0.86~1.84)、1.96(1.30~2.93)。结论 在中国男性人群中,小量饮酒并不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大量饮酒会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某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而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早期给予运动疗法、ADL训练及心理干预等康复干预,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为期14d的住院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78,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富克非  孟祥亚 《现代保健》2011,(26):136-138
目的了解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现况。方法对200名脑卒中门诊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纤颤等高危因素的知晓情况、服药情况及控制情况进行询问和检查。着重了解抗血栓药,特别是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和未服原因。结果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占被调查者的28.5%,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43.3%,有10%的被调查者从未检测过血糖;被调查患者的戒烟率为27.3%;戒酒率为39.7%。结论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