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目的:研究清脑滴丸对急性多发脑梗死大鼠海马MARCKS磷酸化变化的调节作用,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清脑滴丸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neko法建立急性多发脑梗死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ARCKS磷酸化表达.结果:中药组同西药组MARCKS、p-MARCKS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脑滴丸对急性多发脑梗死大鼠海马MARCKS磷酸化表达变化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可能在海马缺血损害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Cδ/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底物(PKCδ/MARCKS)信号通路的调节,探讨解毒通络法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苦碟子组),西药组(盐酸法舒地尔组)。造模后1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光镜下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固定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δ、p-PKCδ、MARCKS、p-MARCKS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Cδ、MARCKS mRNA的表达。结果苦碟子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减轻脑组织缺血病理改变,降低缺血皮层、海马PKCδ、MARCKS及其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解毒通络法对急性脑缺血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缺血脑组织PKCδ/MARCKS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艳伟  赵晋英  李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6):487-490,550,F0003
目的 探讨脑缺血对大鼠皮层、海马铁含量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1d、3d、7d、28d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脑缺血,假手术对照组仅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皮层及海马铁含量,应用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法观察细胞内铁分布,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FP1在皮层及海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第7天组皮层、海马铁含量开始增加(P〈0.05),缺血第28天组显著增加(P〈0.01);缺血第28天组铁染色明显增强,皮层和海马神经元中有大量铁沉积颗粒。正常皮层及海马组织中FP1表达明显,主要定位于锥体神经细胞。而脑缺血第7天FP1表达开始减少,缺血第28天降到最低水平。结论 脑缺血引起了大鼠皮层及海马铁含量升高,神经元中铁沉积;同时引起了FP1表达减少。提示脑缺血后FP1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铁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ROK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α(ROKα)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通络法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ROKα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OKα mRNA的表达,及其在中药苦碟子注射液、西药ROK选择性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干预后的变化.结果 ROKα在模型大鼠缺血脑组织中异常高表达(P<0.01),苦碟子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皮层、海马ROKα 及其mRNA的表达(P<0.01),与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ROKα在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磷脂酰肌醇(PI)通路探讨脑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的作用机理.方法 复制脑缺血后抑郁状态大鼠模型后,用酶联免疫法测定PI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测定PI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蛋白激酶C(PKC)的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皮层IP3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中药组海马IP3含量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及皮层PKC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经药物治疗后,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海马及皮层PKCα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缺血后抑郁症的发病可能与PI通路有关;颐脑解郁方和盐酸氟西汀对PI通路有干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后抑郁症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缺血对AD大鼠皮层和海马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在A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大鼠海马注射Aβ1-40成功建立AD大鼠模型后,于AD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内皮素-1建立临床常见的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对AD大鼠皮层和海马内Ser202位点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后AD大鼠皮层和海马内异常磷酸化tau的表达较单纯的AD大鼠明显增多(P<0.05)。结论脑缺血促进AD大鼠皮层和海马内异常磷酸化tau的表达,进一步可促进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提示脑缺血可促进AD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和意义. 方法: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 min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三组新生鼠不同时点海马CA1区脑组织GAP-43的动态变化及三组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①脑组织病理改变:假手术组大鼠无异常病理改变,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预缺血组-病理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轻. ②GAP-43表达:缺血再灌注组海马GAP-43表达在再灌注后24 h时开始增高,7 d达高峰,至14 d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GAP-43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加更明显,与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生鼠脑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再次严重脑缺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脑缺血预处理后海马CA1区GAP-43表达和合成增加,GAP-43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元再生和轴突重塑有关,是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内源性代偿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缺血2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皮质及海马排斥性导向因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ar A,RGMa)蛋白的表达,免疫染色神经微丝蛋白200(NF-200)评估轴突生长。术后2、7、14 d和28 d,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结果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和海马RG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NF-200蛋白表达增加(P<0.05),mNSS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促进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GMa蛋白的表达,促进轴突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回神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及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大鼠神经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右侧中动脉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回神颗粒,0.7g(/kg·d)],观察回神颗粒治疗对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活动,以及大鼠缺血同侧海马内嗅区前穿通纤维-海马齿状回(PP-DG)长时程增强的影响。[结果]未经药物治疗各组测LTP之前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建模后第1天的评分下降,而药物3d组和药物7d组的评分升高,(7d组P0.05)。缺血同侧海马齿状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斜率、群体峰电位(PS)幅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EPSP斜率增大(1d组P0.05,3d组P0.05,7d组P0.01),各组PS幅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回神颗粒能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易化大鼠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效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P2X_7受体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表达下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P2X_7受体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型脑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出生7 d的SD大鼠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缺氧缺血前后脑皮层、白质、海马P2X_7受体表达.结果 缺氧缺血后2 h,患侧皮层、白质和海马P2X_7受体蛋白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P<0.01);免疫组化也显示患侧皮层、白质和海马P2X_7,受体表达下降.结论 P2X_7受体可能参与了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并初步研究PKCδ/MARCKS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oCl_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碟子注射液组、PKCδ特异性抑制剂Rottlerin组。光镜下观察缺氧损伤24 h后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法(IHC)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PKCδ、p-MARCKS蛋白质的分布与表达。结果苦碟子注射液、Rottlerin可显著减轻细胞缺氧损伤形态改变,苦碟子、Rottlerin可明显增强缺氧损伤后的细胞活力(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PKCδ、p-MARCK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苦碟子、Rottlerin显著抑制p-PKCδ、p-MARCKS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PKCδ/MARCKS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毛冬青总黄酮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皮层、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毛冬青总黄酮提高脑缺血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min做为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IP)模型,72h后阻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2h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R),脑缺血预处理组(CIP+MCAO),毛冬青总黄酮高剂量组(IPTF,200mg/kg),毛冬青总黄酮低剂量组(IPTF,100mg/kg)。 采用神经缺损评分(NDS)法评价行为学改变,TTC染色法评价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BDNF、GDNF、VEGF的表达变化。 结果?毛冬青总黄酮能明显改善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增加皮层、海马CA1区BDNF、VEGF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结论?毛冬青总黄酮提高脑缺血耐受的作用与上调BDNF、VEGF内源性保护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黄酮(flavonoids from stem and leaf of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SSF)对大鼠永久性慢性脑缺血引起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个月制备慢性脑缺血记忆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测定海马细胞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lo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来探讨黄芩茎叶黄酮对大鼠缺血性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找到平台的游泳路程显著延长;海马细胞中ChAT和e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NOS和i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然而,17.5、35.0和70.0 mg/kg SSF灌胃给脑缺血大鼠38 d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明显缩短大鼠找到平台的游泳路程;增加海马细胞中ChAT和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海马细胞中nNOS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 SSF对大鼠脑缺血性记忆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ChAT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异常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米诺环素干预组(I/R+MC组)。I/R组行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术;S组行假手术操作;I/R+MC组在再灌注术后,尾静脉注射3 mg/kg米诺环素,每日2次,持续14 d。缺血再灌注后2 d,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EB)法评估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HMGB1)及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后2、7、14 d,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2 d,I/R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较S组增大,缺血侧脑组织内EB的渗出量、HMGB1和Iba1蛋白表达均较S组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R+MC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EB的渗出量、HMGB1和Iba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I/R+MC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I/R组下降(P<0.05)。结论 米诺环素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小胶质细胞激活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米诺环素组。缺血再灌注2天,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EB)法评估血脑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及Ibca1的表达。术后第2、7和14 天,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结果 缺血再灌注第2天,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缺血侧脑组织内EB的渗出量[(4.40±0.73) μg/g], HMGB1(0.862±0.058)和Iba1(0.325±0.041)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EB的渗出量明显降低[(2.71±0.68) μg/g,P<0.05],HMGB1(0.353±0.036)和Iba1(0.137±0.03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米诺环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 结论 米诺环素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等方面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及PI3K/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再灌0、6、12、24、36 h),每组12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海马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内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 II、p62、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自噬小体数量均增加(均P<0.05);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大鼠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II表达显著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PI3K/mTOR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外周给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路路通组(LLT,31.25 mg•kg-1)及OMT 35、70和105 mg•kg-1 腹腔注射给药组;脑室给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LLT 0.15 mg•kg-1组及OMT 0.35 mg•kg-1脑室注射给药组。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塞面积为指标观察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检测OMT脑室注射给药大鼠血清NO含量。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腹腔注射OMT 105 mg•kg-1组神经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OMT 70和105 mg•kg-1组脑梗塞面积缩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 OMT 0.35 mg•kg-1脑室注射给药组大鼠脑梗塞面积缩小(P<0.05),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室注射OMT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中枢作用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对实验性脑缺血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檗碱5、10、20mg/kg腹腔注射,可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臻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自颅外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小檗柘20、40mg/kg于术前,能缩小缺血2小时造成的梗塞范围,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小檗碱40mg/kg能提高大鼠急性脑缺血30分钟时的血浆,海马及皮层脑组织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推测与其抗氧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9.
金丝桃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erin,Hy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丝桃苷高(50mg·kg-1·d-1)、中(25mg·kg-1·d-1)、低(12.5mg·kg-1·d-1)剂量组、银杏叶胶囊对照组。给药组术前连续灌胃5d,于末次给药30min后行手术,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病学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检测脑组织梗死面积;干湿法测脑含水量。结果:模型组神经病学评分、脑组织梗死面积、脑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yp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梗死范围明显缩小(P<0.05或P<0.01),脑含水量及神经病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或P<0.01)。结论:Hyp能够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水肿程度,减少脑组织的梗死范围。Hyp对脑缺血再灌损伤有显著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