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某工厂380名外来青工性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外来青工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检验以往进行的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成效,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并分析西丽地区某工厂380名外来青工分别在性病知识健教前后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现况。结果:外来青工在相关知识健教前对性病的病种、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健教后(P<0.01)。结论:外来青工经过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后,知晓率较健教前明显增高,说明对该人群进行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校医学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评价在大学生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4000名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分别下发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可以接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学习、生活的学生由健康教育前的41.32%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68.09%(P<0.05);可以接受和性病患者握手、共用餐具、与性病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分别由健康教育前的72.44%、64.38%、74.66%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92.47%、87.32%、91.41%(P<0.05)。结论通过专题教育、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外来女工对生殖健康和性病的知识和态度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瑕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8):141-142
目的:调查深圳松岗外来女工对生殖健康和性病的知识和态度及教育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9.1%的外来女工知道一些避孕知识,84.6%的想了解;对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达到60.6%,而对性疾病的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差,为18%~43%;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差,约17%~50%。结论:对外来女工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吴瑕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X):141-142
目的:调查深圳松岗外来女工对生殖健康和性病的知识和态度及教育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9.1%的外来女工知道一些避孕知识,84.6%的想了解;对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达到60.6%,而对性疾病的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差,为18%~43%;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差,约17%~50%。结论:对外来女工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行人工流产青少年对生殖健康、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存在的需求,以便更适宜地进行干预。方法 对291名22岁以下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个人信息、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以及与性相关的信念、态度、行为和性伴侣的信息等。结果 291名青少年中,37.7%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前。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9.1%,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2.6%,对其他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3.5%。避孕措施的实施率远低于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P<0.05)。这些青少年寻求生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不高;45.0%的青少年最希望从专家或教授那里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结论 怀孕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不高,且不能有效地实施避孕措施;对该群体不仅要加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还要加强避孕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行人工流产青少年对生殖健康、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存在的需求,以便更适宜地进行干预.方法 对291名22岁以下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个人信息、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以及与性相关的信念、态度、行为和性伴侣的信息等.结果 291名青少年中,37.7%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前.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9.1%,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2.6%,对其他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3.5%.避孕措施的实施率远低于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P<0.05).这些青少年寻求生殖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不高;45.0%的青少年最希望从专家或教授那里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结论 怀孕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不高,且不能有效地实施避孕措施;对该群体不仅要加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还要加强避孕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评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订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基线调查五年级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6.7%,健康教育后提高至90.9%,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7,P〈0.01)。基线调查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9.8%,健康教育后提高至92.9%,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4,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况,探索在大学生中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入校后2周的新生274名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入校前接受过中专医学教育的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受孕知识知晓率等均明显高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前者选择最多的是学校教育,后者选择最多的是书刊,两者选择最少的都是家庭教育。结论 医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学生,但医专学生来源主要是普通高中学生,故大学期间仍应继续采取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油田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程度。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油田居民2619名,采取无记名问卷方式对性病/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防治态度、行为以及获取有关知识的途径等进行调查。结果:对我国规定管理的性病种类知晓率53.8%;性病传播途径知晓率62.5%;经性交和输血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5.1%、62.3%;性病的危害性知晓率59.0%;性病的预防措施知晓率59.1%。获取性病/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报刊(81.4%);电视(48.8%)、科普小册子(40.7%)和宣传画(40.0%);87.7%的人认为性病/艾滋病可以预防;57.5%的人认为感染性病后首选公立医院就医。结论:应进一步开展多样的性病/艾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以促进健康信念和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王鑫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4):153-154
目的:探讨艾滋病健康教育在体检人群中应用及分析。方法:对2008年l~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3000例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体检者的一般情况、教育程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及艾滋病知识的获得来源等。并同时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体检人员于5d后领取体检结果时进行相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体检人群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统计并比较,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视广播是人们获得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可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报刊、街头宣传占有一定的份额,说明这两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文化程度与健康关注和知识获得渠道有相关性,应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加强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有明显的提高,但了解不全面,仍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莉  解雅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58-1160
因小儿耳鼻喉手术刺激强,时间短,且常与气道相关,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只,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细菌胶原酶注射制作纹状体脑出血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在相应部位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24h病变局部及其周围和对照组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糖原的水平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到在脑出血动物出血灶周围区,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均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超微结构改变.最为醒目的是在脑内血肿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和突起内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聚集,尤其在毛细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突起内非常明显;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均未发现明显糖原颗粒存在.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相应部位的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正常;而且神经元、各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无明显糖原颗粒聚集.结论:脑出血周围糖原含量增高,局部存在明显的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2006年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人群抗体水平、媒介伊蚊种群(包括成幼虫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级医疗、卫生、检疫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疑似、临床病例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在流行季节前随机抽取正常人群血清,-20℃保存,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在6~10月采用定时、定点调查法,对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种群、孳生环境、伊蚊幼虫指数和成蚊密度进行监测,每月1次。结果2006年云南省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8例;健康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8.09%。伊蚊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BI)、容器指数(Cl)分别在14~98、4.7~73.68之间,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3.5~34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群抗体水平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的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媒介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均较高。对登革热传播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芪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采血后,迅速取出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可减少MDA含量,增强SOD活力。结论:黄芪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器官损伤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我国医药技术在2001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前完成了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汁划中的1%测序任务,到2000年,中国科学家在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多样性领域共完成研究论文1850篇,遍及医药各领域,研究手段和水平可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后基因时代”成为主角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莪术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的血药浓度。色谱柱:L ichrospher-5-C18(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5%醋酸水(45∶55);体积流量:1 mL/m in;检测波长:420 nm。结果姜黄素在6.5~10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41%(n=5)。采用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姜黄素的药动学参数:ka为0.53/h、ke为0.10/h、t1/2ka为1.32 h、t1/2k为6.89 h、tpeak为3.89 h、Cm ax为93.15 ng/mL、AUC为1 369.38 ng/mL。结论本法稳定、简单、可靠,可用于姜黄素的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麻醉学双语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和推进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教研室通过近10年对双语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体会到需要正确认识双语教学,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及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以便更好地推进麻醉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失眠情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957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失眠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27.3%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女生失眠率高于男生(P〈0.01);本科生的失眠检出率高于研究生(P〈0.05);三年级学生失眠率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失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级、学历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