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成药》2017,(10)
目的优化石榴Punica granatum L.叶多糖亚临界水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反应压力、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再检测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反应压力5 MPa,料液比1∶27,提取时间11 min,提取温度155℃,多糖得率1.809%。清除率与多糖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0.1 mg/m L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分别为57.36%、70.51%、58.02%。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亚临界水提取有明显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石榴叶多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火棘果原花青素,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超声波提取火棘果原花青素的最优条件.通过DPPH和ABTS两种方法对火棘果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火棘果中原花青素较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20℃、超声时间50min,超声功率80W,在提取2次的条件下,原花青素的得率为13.98%.抗氧化实验显示火棘果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火棘果原花青素效率高,损耗小,原花青素得率较高,其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首次由藏红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研究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真菌#CSL-8多糖的最佳工艺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探讨真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采用DPPH法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5℃,料液比1∶30,提取时间4 h,粗多糖得率为9.47%,多糖含量为26.35%;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00 W,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0 min,粗多糖得率为9.12%,多糖含量为57.65%。两种方法提取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分别为0.15和0.11 mg/m。l结论与热水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较高,提取效果较好。抗氧化实验中,两种方法提取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有明显的量-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20,(8)
目的优化桑叶多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协同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液料比25∶1,超声功率139 W,微波功率250 W,协同时间14 min,多糖得率为5.19%。多糖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能力,IC_(50)为0.513 2 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桑叶多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赶黄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及料液比进行优化,同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赶黄草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6倍量60%乙醇于50℃下超声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4.14%,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赶黄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该优选工艺方便、快捷、高效;赶黄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打破碗花花多糖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粉碎粒度、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85℃,粉碎粒度40目,提取次数3次,多糖得率16.23%。该成分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34.31%,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微波提取打破碗花花多糖,并且该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刘莎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5):747-751
目的:优化芦苇中多酚提取工艺,比较水生、陆生芦苇不同部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芦苇为试材,优化了亚临界水提多酚工艺,并测定芦苇多酚提取物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亚临界水提取芦苇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200℃、料液比1∶40(g∶mL)、浸提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为4.22%。水、陆生芦苇叶、茎清除·OH的能力依次为:71.88%、64.27%、67.41%、67.62%。水、陆生芦苇叶、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依次为:100.00%、38.69%、68.46%、36.13%。结论:在选定的因素中,对于亚临界提取工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反应温度,其次为反应时间和料液比。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OH清除能力与多酚含量有较优的正相关量效关系,在DPPH·的清除实验中,水生芦苇叶多酚提取物的清除能力有绝对优势,而比较了陆生芦苇中叶与茎多酚提取物的清除能力,发现芦苇叶多酚提取物效果更佳,同等浓度下,陆生叶多酚的清除率可达陆生茎多酚清除率1.9倍。芦苇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原料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焘  屈新运  王喆之 《中成药》2011,33(11):1895-1900
目的研究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菘蓝种子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甲醇质量分数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菘蓝种子总多酚清除DPPH.的能力呈浓度依赖效应,当总多酚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与BHT的抗氧化能力基本相当。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总多酚得率为(8.92±0.03)mg/g,DPPH.法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巴戟天醇提物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对巴戟天醇提物的提取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然后通过清除ABTS、清除DPPH、清除超氧阴离子、还原力和总抗氧化五种方法评价巴戟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提取浓度75%,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巴戟天75%醇提物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48.016%和28.782%,还原力测试与总抗氧化能力实验数值均与浓度呈现量效关系。结论:巴戟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8,(11)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牛大力多糖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牛大力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pH值、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使用DPPH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试剂盒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牛大力多糖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76.0 min,液料比:14∶1(mL/g),酶解pH值:5.4,酶添加量:9.5 mg/mL,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牛大力多糖得率为(4.43±0.67)%,与预测值4.48%的相对误差小于5%。液料比对多糖得率影响最显著,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次之,酶解pH值影响最小。牛大力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974、1.894 mg/mL,但与维生素C比较,其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优化的工艺条件方便可行,提取到的多糖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1.
Yang RF  Huang PP  Qiu TQ  Fan XD 《中药材》2011,34(2):289-293
目的:采用超声强化亚临界水萃取紫草中挥发油,与超声辅助溶剂萃取、水蒸汽蒸馏法进行比较。方法:考察了挥发油萃取率、萃取物中组成成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以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超声强化亚临界水萃取、超声辅助溶剂萃取及水蒸汽蒸馏的挥发油萃取率分别为2.39%、1.93%和0.62%;3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油中都检测出6种主要成分,但水蒸汽蒸馏和超声辅助溶剂得到的挥发油还检测出更多的杂质。水蒸汽蒸馏萃取得到的挥发油还原能力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强,超声强化亚临界水萃取的活性最差。结论:超声强化亚临界水萃取挥发油萃取率最高,含杂质成分少,主要表现在还原能力和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方法提取油菜籽饼粕中原花青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以脱脂油菜籽粉末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乙醇浓度、萃取温度和静态循环次数3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确定加速溶剂萃取法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与超声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油菜籽饼粕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60%、萃取温度60℃、静态萃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加速溶剂萃取法所提取的原花青素的含量是7.370 mg/g,而超声法提取原花青素含量为6.812 mg/g。结论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具有省时、方便、提取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油菜籽饼粕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小鼠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罗布麻叶中原花色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罗布麻叶中原花色素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的罗布麻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花色素,测定波长为545nm。结果:天津产罗布麻叶中原花色素含量最高,新疆的最低。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和新疆5个不同产地罗布麻叶中原花色素含量依次为10.95%,7.96%,7.30%,6.56%,2.16%。结论:不同产地罗布麻叶中的原花色素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体外释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探索其与普通脂质体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混悬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以总酚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其在不同介质中的释药特性.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普通脂质体体外释药特性均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在没有压力条件下,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具有相似的体外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的纯化效果,以寻找最佳型号的大孔树脂。方法:以表儿茶素、金E含量和浸膏率为指标,结合HPLC指纹图谱,选择最佳型号大孔树脂。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表儿茶素洗脱率为89.78%,对金E洗脱率为93.04%。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比较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更适合用于金荞麦有效成分的纯化。结论:采用AB-8型大孔树脂纯化金荞麦中有效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ytotoxicity of 16 proanthocyanidins was evaluated in GLC4, a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cell line, and in COLO 320, a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 using the microculture tetrazolium (MTT) assay.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18 to >200 μM following continuous incubation, the proanthocyanidins examined possess only moderate to low cytotoxicity. The highest cytotoxicity was found in a series of galloylated proanthocyanidins.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alloyl substituents increased cytotoxicity. Simple proanthocyanidins possess low cytotoxicity, that was independent of the stereochemistry. Compounds with doubly linked units had negligible cytotoxic effects, even at 200 μM,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tested.  相似文献   

18.
陈燕  乔洪翔  叶剑锋  何厚洪  王如伟 《中草药》2013,44(13):1774-1778
目的 建立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定性检测方法,为原花青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NP-HPLC法和HPLC-DAD-MS法分析银杏叶原花青素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银杏叶制剂及掺假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组成.结果 原花青素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可以按聚合度的大小进行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由(表)儿茶素组成,各个聚合体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只有1个特征峰;而银杏叶原花青素由(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组成,有2~3个特征峰.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定性分析原花青素,还可用于鉴别银杏叶制剂中是否掺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的纯化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的纯化效果。方法:以表儿茶素和金E的含量、浸膏率为指标,结合HPLC指纹图谱,选择最佳型号大孔树脂。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表儿茶素洗脱率为89.78%,对金E洗脱率为93.04%。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比较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用于金荞麦有效成分的纯化。结论:采用AB-8型大孔树脂纯化金荞麦中有效成分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产地及采收期莲房中原花青素量的变化,确定莲房适宜的产地及采收期,为莲房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2产地6个采收时期及不同成熟度的莲房样品,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青素量,比较质量分数差异。结果不同成熟度的莲房中的原花青素量具有较大差异,成熟样品质量分数大于幼嫩样品;不同干燥方法对莲房中的原花青素质量分数有较大影响,其中烘干法影响较小,阴干法其次,晒干法影响最大;不同产地和采收期莲房中的原花青素质量分数具有一定差异,呈区间波动特征。结论宜选用与莲子采收保持一致的成熟莲房,采摘后宜采用烘干或阴干法干燥处理,不宜置烈日下暴晒;浙江12产地7~9月份的莲房中的原花青素质量分数大多在6%~8%波动,均可作为莲房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