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封洲禁牧对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感染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保  王小红 《江西科学》2004,22(3):176-180
简介了鄱阳湖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巧妙地设计出不灭钉螺、采取封洲禁牧等综合措施,从而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有效地降低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的感染性指数。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养殖鱼、鸭生物灭螺防治日本血吸虫病技术,在全市选点示范扩建鱼塘和沟渠稻田放养鱼,鸭采食钉螺进行生物灭螺防治血吸虫病,通过五年的示范研究和推广,使疫情得到显著控制,钉螺感染率和感染钉螺密度分别下降71.84%,80.00%,耕牛和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73.36%,48.05%,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南昌县泾口乡544 .5 hm2 草洲实施封洲禁牧2 年(1996 ~1997) 后的结果,草洲的阳性钉螺由0 .002 19 只/0 .11 m2 下降到零;耕牛血吸虫病由4 .01 % 下降至0 .46 % ;居民血吸虫病由7 .44 % 下降至1 .81 % ,达到有螺无害控制草洲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溪云  吴国昌 《江西科学》1999,17(3):163-167
介绍了南昌县泾口乡544.5hm^2草洲实施封洲禁牧2年(1996~1997)后的结果,草洲的阳性钉螺由0.00219只/0.11m^2下降至零;耕牛血吸虫病由4.01%下降至0.46%;居民血吸虫病由7.44%下降至1.81%,达到有螺无害控制草洲血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周期中最脆弱环节,灭螺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本文分别用新鲜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根皮、茎皮、叶的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1ppm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 ̄1.0%以上的樟树根皮、茎皮、叶水浸液均可达到100%的明显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1ppm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2)采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分离经0.5%樟树新鲜叶水浸液处理不同天数的钉螺样品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经处理1~2天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3-4天的酶活最强,而处理5天样品的酶活则大大减弱。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有时出现新的酶带,有时又有酶带消失。(3)还在微观领域探究其化感作用导致钉螺的形态病理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杀伤钉螺的机理。由此获得强他感作用植物樟树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病是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寄生虫病,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防止钉螺随水流扩散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分析拦网型、沉螺池和取中层水型的防止钉螺工程措施后,结合钉螺迁移扩散的规律,提出了利用网箱系统拦截钉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枫杨颗粒剂灭钉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一种以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叶为主要成份,与淀粉、明胶等原料混合而制成的植物颗粒灭螺剂代替化学灭螺药品用于灭螺实验.与其它植物灭螺方式相比,这种颗粒灭螺剂对钉螺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在室内用颗粒灭螺剂饲喂钉螺5天,杀灭钉螺最高可达到75%;并且具有应用广泛、成本低廉、药效持久、污染减少等特点.结果表明利用枫杨颗粒灭螺剂是植物灭螺的一种新型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是我国血吸虫病最严重的疫区之一.经过60多年的防治,该区域血吸虫病疫情处于低度流行状态.但是血吸虫寄生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环境仍然存在,钉螺面积总体下降不显著,血吸虫病疫情随时都有反弹的风险.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血防成果,助力精准血防,该文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至2017年的村级螺情及控螺措施数据,以螺情状况及动态、钉螺孳生环境和控螺状况等三个要素构建钉螺防控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二阶聚类的方法开展钉螺防控的地理区划及其防控等级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江汉平原钉螺增减动态变化类型以“无变化”为主,其次是“减少或不变”和“增加或不变”;螺情、孳生环境和钉螺防控措施等要素指标具有空间异质性.江汉平原被分为3个一级分区和7个二级分区,分析了各分区螺情主要特征及其防控的态势,提出了降低螺情风险、整治有螺环境、加强防控力度等方面的防控建议,为制定精准防螺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枫杨颗粒剂灭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以枫杨叶为主要成份,与淀粉,明胶等原料混合而制成的植物颗粒灭螺剂代替化学灭螺药品用于灭螺实验,与其它植物灭螺方式相比,这种颗粒灭螺剂对钉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在室内用颗粒灭螺剂饲喂钉螺5天,杀灭钉螺最高可达到75%;  相似文献   

10.
用夹竹桃(Nerium indium)和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复合颗粒剂进行灭螺实验,并与单独使用夹竹桃灭螺和紫红链霉菌的灭螺效果对照,探讨夹竹桃和链霉菌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夹竹桃和紫红链霉菌复合灭螺具有一定协同增效作用.复合颗粒剂在不同温度下对钉螺毒杀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在15℃下,钉螺7 d死亡率为64.2%;在25℃下,钉螺7 d死亡率为83.2%;在35℃下,钉螺7 d死亡率49.9为%.  相似文献   

11.
对2004年-2008年南昌高新开发区血吸虫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今后防控对策。通过现场考察、座谈、访问、查看资料,统计分析各项防控指标。5年来该区未发生一例急感,人群发病率降至0.12%,救治了几乎所有能挽救的晚血病人,行政村的疫情层次已明显地向后推移,近2年一、二类疫情村已被取消,耕牛阳性率已降到0.73%,灭螺面积达2 267.79 hm2,压缩有螺面积276 hm2,消灭感染螺面积77 hm2。通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全区血防成效显著,大湖区封洲禁牧应属一个整体,要加强实行联防联控才能加速成效。  相似文献   

12.
紫红链霉菌杀钉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钉螺孳生地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杀钉螺效果的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用改良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在28℃下培养96h,其0.1%的水浸液(5000万菌/mL)实验杀螺效果(钉螺死亡率):24h达10%;48h达90%;72h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和分析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疫情效果。通过在示范区实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并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年的血吸虫病防控技术的实施,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57%降至0.83%;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由17.14%降至0;示范区洲滩未发现阳性钉螺。建立以控制传染源为核心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准确掌握永胜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确定调查点。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顶管孵化法分别对人畜进行查病,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螺情调查。结果:人群感染率为3.74%;家畜感染率为1.59%;活螺平均密度为3.5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026%,感染螺平均密为0.0009只/框。结论:重度流行区疫情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轻度流行区的疫情有一定的反弹。  相似文献   

15.
滩地抑螺防病林植物群落特征及抑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黄冈市黄州区长江外滩抑螺防病林实地调查及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林龄的意杨林中郁闭度、物种组成、物种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标等因素的差别,并结合投螺试验,综合分析各林龄不同环境条件对钉螺生存的影响,比较不同林龄抑螺效果.结果表明:抑螺防病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林内郁闭度逐渐增大,物种数目增多,土壤湿度增大,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投螺试验表明:林龄越大的样地中,钉螺死亡率越小,钉螺更适宜生存于林龄较大的意杨林中.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林下间作、嵌合栽种对钉螺有抑制作用的桔物笺梏怖  相似文献   

16.
大同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同盆地是一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的不对称地堑盆地。盆地基底形态控制了晚新生代沉积的厚度、结构和分布规律。大同盆地古湖泊在上新世早期即已存在,并被盆地中部呈北东走向的玄武岩垅岗分隔成南北两部分;由于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的影响,早更新世早期湖泊发育达到全盛期,然后几经扩张与收缩,于晚更新世早期逐惭消亡。河流与湖泊的相互消长在盆地内沉积了一套河湖相地层,其物质来源主要是东北部火山岩和变质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丁红秀  徐亮 《江西科学》2004,22(3):208-211
鄱阳湖候鸟举世闻名,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观光旅游,除鸟类以外,湖区内还栖息繁衍着为数众多的各类水生和陆生动物,它们正受到大生态环境改变及当地人民群众生产活动的巨大威胁。笔者较系统地分析了鄱阳湖地区动物多样性的特征及湖区动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初步探讨了湖区动物多样性保护深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动物血吸虫病农业综合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有效对策,2004年到2008年选择在川兴、大兴、磨盘三个乡镇开展了"四个突破"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灭螺防病效果与经济效益;钉螺面积下降了53.11%,人感染率下降0.23%,病畜阳性率下降了0.41%,在22个乡镇51个村推广应用,增收节支3969.6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