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社区114例〉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及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高血压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知晓率由21.05%提高至89.47%、服药率由31.58%提高至91.23%、血压控制情况由36.84%提高至87.72%、干预后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及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朱巧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42-2343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辖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运动干预及血压监测等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按时服药、合理膳食、运动、血压监测、戒烟酒等比例显著提高,血压控制有效率提高,护理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口服高血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规范、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一般情况,患病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治疗服药依从性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无关(χ^2=0.92、2.34和6.56,P均〉0.05),而与患者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病程分级有关(χ^2=25.97、16.39和9.34,P均〈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服药治疗依从性受多因素影响,综合干预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时间前后分为两组,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50例患者为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应用李克特问卷调查表和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住院需求,提高其对医疗护理的认可和信任,按时正确服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状况稳定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00例在治疗期间给予药物、饮食、运动及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指导,对照组10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治愈过程中进行调查随访。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生活行为、服药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设计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表,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社区内60岁以上建立了健康档案的老人中的96例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上门调查,并对干预前后老年患者的血压进行普查。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疗效和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服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护理干预老年患者的服药,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方法 对2007年8月~2008年3月来入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半年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药理知识掌握程度、正确的用药行为、服药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加强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是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护理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60例,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率和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以及服药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对17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不良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总遵医率为92%,对照组为4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压稳定率为82%,对照组为64%,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较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发生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5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社区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情况问卷调查及 SF-36生活质量表测评,研究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压达标80.7%、血压有效87.7%、合理饮食82.5%、用药依从性87.7%、合理运动80.7%、抑郁症5.3%)与干预前(血压达标35.0%、血压有效43.9%、合理饮食52.6%、用药依从性45.6%、合理运动40.4%、抑郁症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在 SF-36生活质量测评表上显示干预后比干预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修正或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92例接受护理干预及按医嘱服药,对照组88例仅予单纯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干预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万耀莲  张璋 《当代医学》2016,(23):90-91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时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个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研究前先记录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用药水平。对观察组进行6个月的用药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试验结束后再次调查并统计2个社区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用药管理水平。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47.96%、47.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仅为48.98%,观察组高达9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干预后的用药管理水平评分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进行进行干预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用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中常见问题及护理疗效。方法对2013年3-10月我科120例老年患者采用问卷形式调查,观察患者口服用药、护士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种类分布,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干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的常见问题中,自行服药发生率最高64.17%;其次,漏服药发生率59.17%。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过程中存在护理工作不到位现象,其中自行服药与漏服药物分别为25.83%、24.17%。120例老年患者口服药医嘱共l217条,服药种类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用药、呼吸系统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其构成比分别为19.80%、17.83%和17.33%。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服药方法、服药时间、药物知识、对服药误区和不规律服药危害的了解以及对不良反应的了解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可加强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意识,从而保证老年患者安全服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接受护理干预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无干预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陈明娟 《吉林医学》2014,(15):159-3356
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入、出院时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入院时对高血压知识知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得分较高(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为83.93%(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连文  牟兴兰  丁瑞娟 《西部医学》2011,23(12):2441-244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陌生、日间活动少、吵闹、焦虑等。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压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差,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