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福欣 《给水排水》2007,33(10):109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于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很大,污泥必须首先进行脱水,方能进行进一步处置.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污泥脱水,通常可使用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脱水机、离心式脱水机等.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带式压滤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这种脱水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布夹带着污泥,从一连串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弯曲经过,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力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量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  相似文献   

2.
带式压榨脱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固液分离新技术。在多年从事该技术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带式振动浓缩压榨脱水的原理 ,该技术使原来静态重力过滤方式在振动作用下变为动态悬浮过滤 ,提高了带式压榨过滤机的过滤效率  相似文献   

3.
污泥浓缩的造粒流化床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作者分析了提高污泥结团体颗粒密度的基本原理、途径,讨论了混凝剂PAC、高分子助凝剂PAM在污泥结团造粒工艺中的作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它们适宜的投量范围。  相似文献   

4.
转鼓浓缩工艺中剩余污泥性质对絮凝剂投配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采用转鼓式浓缩机进行剩余污泥浓缩,采用带式压滤机对浓缩后污泥进行脱水.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考察了浓缩过程中剩余污泥性质变化对絮凝剂投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保证相同的污泥浓缩效果下,剩余污泥含水率为99.2%~98.9%时,投配率最低;剩余污泥的SVI为100~250 mL/g时,投配率最低;投加PAC进行化学除磷时,投配率将上升约10%;冬季时的投配率明显高于夏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如何通过工艺调整保持合适絮凝剂投配率.  相似文献   

5.
污泥浓缩脱水投药量优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脱水的药剂消耗是主要的运行费用。通过北京市高碑店污水 处理厂连续两个月的试验,考察了污泥浓缩脱水最佳投配比与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优化控 制模型。用该模型进行了一个月的试生产,结果表明,对加药量进行优化控制相对于人工控制不仅 保证了处理效果,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6.
陈辉 《给水排水》2002,28(11):75-76
介绍了离心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在水厂产水污泥中的浓缩脱水处理。阐述了离心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在这方面应用较其它浓缩脱水装置的优势 ,列举了水厂处理污泥的实例 ,得出了离心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的差速、投药量同脱水泥饼含固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器分离因素同分离清液浊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实测得到的静态沉降曲线讨论迪克理论和柯伊-克里维什理论在给水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中的应用。运用迪克理论时,考虑与不考虑排泥固体通量,所得的总固体通量最小值分别为195kg/(m2·d)和49kg/(m2·d),差别很大。结合给水厂污泥浓缩池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时宜采用保守设计,即不考虑排泥固体通量的影响。运用柯伊-克里维什理论时,浓缩要达到的目标浓度的取值应根据脱水机械对进泥浓度的要求来确定。  相似文献   

8.
从水工挡土墙的工作环境、构造要求阐述水工挡土墙的特点,同时对水工挡土墙常用的结构型式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型式挡土墙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述,为水利工作者在挡墙设计、施工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龙  谢雯  张刚 《给水排水》2007,33(1):93
0 引言 带式压滤机是以辊系的运转带动滤带的运行,通过上、下滤带之间的压力变化和滤带的透水性使固体与液体逐渐分离的一种新型高效固液分离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10.
水电站蜗壳结构为一异形空间结构,受力状态复杂,是水电站多技术专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型式的选择关系到工程安全和机组稳定运行。在分析各类蜗壳结构型式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已建部分水电站蜗壳结构分析、监测成果,对高水头、大容量水电站机组蜗壳结构型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国产卧螺离心机组的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 ,并对运行数据以及机组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卧螺离心机处理量大 ,发生故障率低等特性能够满足污泥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The performances of electroflotation (EF) on the thickening of activated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aboratory scale batch flotation reactors. Four activated sludges including bulking sludges were tested. After 30 minutes of EF operation, 57-84% of sludge volume reduction could be achieved by EF, while only about 1.5-14% could be obtained by gravity thickening for the same period. After thickening the effluent water quality in terms of TCOD, SS, and turbidity was improved by EF operation for all sludge samples. In addition, the EF thickened sludge showed much better dewaterability both in SRF and cake solid content. It is induced that the air bubbles entrapped in the thickened sludge play a key role in the observed dewaterbility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3.
净水厂污泥脱水机选型及使用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净水厂排泥水特点,通过对常用污泥脱水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析,提出脱水机选型及使用设计要点。脱水机选择,应该以实物试验为基础。一般,净水厂污泥脱水,不宜采用带式脱水机,可选择离心脱水机或板框脱水机。当污泥脱水比较困难,或对脱水污泥含固率要求比较高时,宜优先采用板框脱水机。  相似文献   

14.
Co-conditioning and dewatering of alum sludge and waste activated sludg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conditioning and dewatering behaviors of alum sludge and waste activated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wo different sludges were mixed at various ratios (2:1; 1:1; 1:2; 1:4) for study. Capillary suction time (CST) and 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 (SRF) were utilized to assess sludge dewaterability. Relatively speak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though of higher solid content, was more difficult to be dewatered than alum sludge. It was found that sludge dewaterability and settlability became better with increasing fraction of alum sludge in the mixed sludge. Dosage required of the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 (KP-201C) for dewatering was reduced as well. It is proposed that alum sludge acts as skeleton builder in the mixed sludge, and renders the mixed sludge more incompressible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sludge dewatering.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o the sludge management plan for Taipei City that generates both alum sludge and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t significant amount are also discussed. The current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plan in Metropolitan Taipei could be made more cost-effective.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立式污泥干化造粒装置的干化原理、结构组成和日处理25 t污泥立式污泥干化造粒装置的应用情况.重点论述了立式污泥干化造粒装置的干料返混涂层工艺.利用燃烧干化后污泥产生的热量满足污泥干化所需能量,是减少外加热量、节约能源的技术途径.实际运行和测试证明,该系统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运行经济.  相似文献   

16.
淤泥絮凝脱水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状态下淤泥中细颗粒泥沙难以形成大的絮团,对其进行自然或者机械脱水都是极度困难的。因此,在运输河湖疏浚淤泥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在淤泥中添加阴离子型絮凝剂(PAM),对淤泥的絮凝脱水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淤泥絮凝脱水的影响因素和颗粒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絮凝剂加入比例和淤泥含水率对淤泥絮凝脱水均有影响;随着絮凝剂加入量的增加,絮团颗粒的当量粒径呈增大趋势;当投加量超过一定值后,淤泥颗粒级配基本保持稳定;当絮凝剂比例在0.3%,淤泥含水率在200%时,淤泥脱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南洲水厂供水规模100万m3/d,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深度处理饮用净水厂。采用浓缩沉淀、离心脱水工艺对滤池反冲洗水和沉淀池排泥水进行处理。具体介绍了排泥水处理系统中污泥离心脱水工艺及设备选型。设计选用国产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认为国产离心脱水机在工况变化的适应性及故障排除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且装机容量小、投资少、技术支持到位、易损件修复容易、备品备件供货期短。  相似文献   

18.
厢式板框压滤机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  张砺彦 《给水排水》2007,33(7):96-98
通过板框压滤机用于污泥脱水时的工艺分析,结合工业废水产生污泥的特点,对板框压滤机的选择、设计、计算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设计、计算公式及部分参数.同时对板框压滤机配套污泥泵的选择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黄河水为原水的给水厂污泥进行了混凝及优选比阻调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进行给水厂污泥脱水技术改造方案设计时,可以不经过混凝处理,直接利用电厂粉煤灰作为比阻调理剂。细粉煤灰的最佳投加率为20%,粗粉煤灰的最佳投加率为30%,使污泥比阻由1013数量级降至1010数量级,改善了污泥脱水性能,所得滤饼含水率仅为40%~50%,易于剥离,能耗低,所得滤液的色度、浊度、CODMn均达到可直接回用标准。当进行技改工程设计时,建议选用带式压滤机或板框压滤机,既适应粉煤灰调理剂,又可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20.
邓军  唐友尧  陶涛  曾卓  邱文心 《给水排水》2006,32(12):17-21
给水厂排泥水的小试和现场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投加PAM后快速搅拌排泥水(不小于300r/min)30s左右,矾花出现早,絮凝颗粒大,泥水分离效果好。斜板浓缩池的斜板间距5~8.6cm对出水效果的影响不显著,浓缩效果相差不大。最佳斜板间距为5.5~8cm。当投加PAM出水效果不佳时采用快速机械搅拌装置能较好地提高排泥水的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