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生血丸 1号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生血丸 1号水提液 ,0 1ml 10g体重 次 ,2次 d ,连续 9d ,并以康力隆为对照。实验第 10天处死动物 ,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 (BMNC) ,股骨中段骨髓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生血丸 1号组白细胞数 ,股骨BMNC及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 ,生血丸大剂量组与康力隆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生血丸 1号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增殖 ,其作用与康力隆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生血胶囊水提液,0.1ml/10g体重/次,2次/日,连续9天,并以生血丸1号为对照。实验第10天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股骨中段骨髓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生血胶囊组白细胞数、股骨BMNC及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生血胶囊大剂量组与生血丸1号组比较无显差异(P>0.05)。结论:生血胶囊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增殖,其作用与生血丸1号相似。  相似文献   

3.
严苏纯  王光普  刘彤 《中草药》2010,41(11):1853-1856
目的观察生血丸对60Co合并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促进全血细胞上调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象;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细胞周期;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髓基质中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的量。结果 生血丸能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骨髓有核细胞(BMC)的量(P0.05),生血丸组升红细胞疗效更为突出(P0.05);生血丸组能解除G0/G1期细胞阻滞,促进G0/G1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生血丸能有效平衡微环境中TPO的量;能改善EPO的表达;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上清中G-CSF有明显的正调控作用。结论生血丸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血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可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从G0/G1期进入增殖周期;并能有效调节骨髓微环境中TPO、EPO和G-CSF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补肾活血法对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能力及黏附分子CD106/CD49d的影响。方法:用免疫介导法复制小鼠再障模型,并给予补肾活血方药(参芪益肾饮),体外培养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碘化丙啶染色检测其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基质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绝大部分处于G0/G1期,处于S期及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中药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处于S期及G2+M期的比例较模型组小鼠明显增加;模型组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力下降,中药组基质细胞黏附能力回升,与正常组无区别;模型组骨髓基质细胞CD106、CD49d表达均降低,中药组CD106、CD49d水平有所升高。结论:补肾活血法提高再障小鼠骨髓基质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再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选用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 ,在接受亚致死剂量射线照射后 ,立即注射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 ,形成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 ,分组处理后 ,摘取胸腺制成单细胞悬液 ,然后采用流氏细胞仪(FACS)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胸腺细胞绝大部分停留在G0 /G1期 ,S期和G2 +M期细胞显著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种中药复方均能促进小鼠胸腺细胞的分化增殖 ,降低细胞的凋亡率 ,但地甘口服液的效果明显优于四物口服液 (P <0 0 5)。结论 :地甘口服液可明显促进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的胸腺淋巴细胞分化增殖 ,延缓免疫细胞的衰老凋亡 ,效果优于四物口服液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模型血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介导法进行再障造模,Balb/c小鼠经^60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后,自尾静脉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随机分成4组,即模型组、PNS治疗高、中和低剂量组(每只3.2、1.6、0.8mg/d),并设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12天后,做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病理检查和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CFU-GM、CFU-E)集落培养。结果:(1)PNS升高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PNS高、中和低剂量组的白细胞数提高率分别为(34.3±2.9)%,(29.2±1.7)%和(14.5±1.6)%(P<0.01或P<0.05)。(2)改善骨髓抑制,骨髓病理检查模型组出现大片空白区,被大量的脂肪组织代替,而PNS治疗组造血组织结构较完整,造血细胞量丰富。(3)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高、中和低剂量PNS对CFU—GM集落提高率分别为(64.4±2.8)%、(67.3±2.4)%和(21.9±1.8)%(均P<0.01);CFU—E集落的提高率分别为(31.9±3.6)%、(20.7±2.4)%和(12.8±2.6)%(P<0.01或P<0.05)。结论:免疫介导性再障小鼠在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低下时,PNS通过促进骨髓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改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从而促进血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法(以圣愈汤为代表方)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的促增殖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小鼠骨髓抑制模型,以利血生片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药物组分别给予圣愈汤组成中的益气药人参、黄芪(益气法)、补血药四物汤(养血法)、圣愈汤全方(益气养血法)治疗,不同时间点连续观察上述治法对骨髓有核细胞(BMNCs)计数、细胞周期、造血生长因子IL-6、IL-11、GM-CSF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骨髓抑制小鼠BMNCs计数明显减少,BMN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骨髓造血生长因子IL-6、IL-11和GM-CSF表达明显减少。益气法、养血法、益气养血法均可提高骨髓抑制小鼠BMNCs计数,促进骨髓有核细胞由相对静止时相G_0/G_1期进入细胞增殖活跃时相S期、G_2/M期,增加骨髓造血生长因子IL-6、IL-11和GM-CSF表达,以益气养血法效果更好,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疗效持续改善。结论:益气法(人参、黄芪)、养血法(四物汤)、益气养血法均可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促进造血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进而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有关,疗效以益气养血法更佳,提示益气法和养血法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刺激作用 ,以探讨其治疗 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机理。方法 :以益髓生血灵 1 .9、3 .8和 7.6g· kg· d- 13个剂量分别给小鼠灌胃 ,并分别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生血丸对照组 ,1 0天后应用半固体琼脂克隆形成法及微量甲基纤维素法 ,研究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 CFU-GM)和早期红系祖细胞 ( BFU-E)和晚期红系祖细胞 ( CFU-E)的生长情况。结果 :益髓生血灵灌胃的 3个剂量组的小鼠骨髓 CFU-GM、BFU-E和 CFU-E集落数都明显增多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CFU-GM和 CFU-E集落数的增多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 ,1 .9g· kg· d- 1和 3 .8g· kg· d- 1剂量组的 BFU-E集落数增多也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和 P<0 .0 1 )。结论 :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 GM-CFU、 BFU-E和 CFU-E均有促进增殖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肾活血法对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立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补肾活血中药 ,观察红系和粒系造血祖细胞的变化。结果 :再障模型组小鼠红系造血祖细胞CFU E、BFU E和粒 单系祖细胞CFU GM集落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1) ,补肾活血中药组CFU E、BFU E和CFU GM集落数均较再障模型组显著升高 (P <0 0 1)。说明补肾活血中药能使再障小鼠受损的骨髓红系和粒单系造血干细胞继续增殖与分化 ,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小鼠滑膜组织成纤维样细胞(FLS)增殖的变化及甘草附子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附子汤组(7.8 g·kg~(-1)),雷公藤多苷组(10 mg·kg~(-1))。采用AA小鼠模型,模型成功后,治疗组小鼠给予相应给药灌胃18 d,1次/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足肿胀法评价药物治疗作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Vimentin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成纤维样增殖;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_1(Cyclin D_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和p2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肿胀度增加,滑膜增生和骨侵蚀明显,滑膜组织成纤维样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TNF-α,Cyclin D_1,PCN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53和p2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附子汤组小鼠足肿胀,滑膜增生和骨侵蚀有所改善,滑膜组织成纤维样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TNF-α水平,Cyclin D_1,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p53和p2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对AA小鼠关节和滑膜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降低局部慢性炎症,调节AA小鼠滑膜Cyclin D_1,PCNA,p53和p21的蛋白异常表达,抑制FLS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8天,停药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观察血清和关节液IL-1、IL-6、IL-8、TNF-α水平,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穿山龙总皂苷治疗能使AA大鼠降低的胸腺指数基本恢复到正常,也能使AA大鼠明显增大的脾指数显著降低。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大鼠的血清、关节液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水平较AA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提高。结论:穿山龙总皂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其机理部分可能与调节机能依赖性的双向免疫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冰茶栓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继贵  童晔玲  何国浓  俞丽霞  王泽时 《中成药》2007,29(11):1594-1597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观察冰茶栓(BCS)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T)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大脑皮层AST,将纯化后的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后,随机分为药物组(高、中、低剂量)和对照组,加入相应血清共培养48h后,MTT比色法观察AST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ST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冰茶栓高、中剂量组较空白血清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P<0.05),低剂量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冰茶栓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冰茶栓组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冰茶栓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抑制其由G1期向S期和G2/M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清胰消积方对实验性胰腺癌体内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药清胰消积方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荷瘤裸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中药不同剂量组,治疗后计算抑瘤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中药小、中、大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1.31%、38.16%及29.09%;细胞增殖指数为15.33%、15.78%及15.74%,均小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G2/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消积中药对人胰腺癌体内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理之一是阻止肿瘤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TIMP-2水平及鸦胆子乳剂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鸦胆子乳剂注射液30 mL qd×30天+TP方案静脉化疗2疗程.对照组单用TP方案(用法剂量同治疗组)静脉化疗2个疗程.分别于化疗前1天、第2个疗程结束后(即第42天)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技术要求收集标本送检.结果血清MMP-2、TIMP-2水平与TNM分期呈线性关系,MMP-2水平随TNM分期增高而升高,TIMP-2则正好相反.治疗组其下调MMP-2及上调TIMP-2作用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化疗所致的Ⅲ-Ⅳ度WBC损伤具保护作用(x2=3.956,P<0.05);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TIMP-2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指标之一.鸦胆子乳剂具下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2及上调TIMP-2的作用,即有一定的MMP抑制物样作用.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对原代培养的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槲皮素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原代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 MTT 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计数、Giemsa染色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可显著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且主要是细胞周期的 G_0/G_1到 S 期受抑制。结论:槲皮素可显著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其对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菲  李娟  韩颖  杨赵栋  肖阳  刘晶  李熳  彭彬  张静  李玲俐  施静 《中国针灸》2006,26(6):436-440
目的:探讨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炎症组(n=10)、穴位电针组(n=10)、非穴位电针组(n=10)及对侧穴位电针组(n=10)。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关节炎模型。对穴位、非穴位及对侧穴位电针组大鼠隔天针刺,穴位为“环跳”“阳陵泉”;非穴位为两穴旁开5mm处。观察背屈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足部肿胀程度,以及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结果:炎症组大鼠注射足出现了明显的痛觉过敏和局部肿胀,同时外周局部组织GDNF表达增加。电针患侧、对侧穴位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加速炎症足肿胀的恢复,并显著降低炎症侧踩关节真皮层及皮下浅层组织GDNF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百分比;而非穴位电针对照组没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可以调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病灶局部皮肤组织GDNF的表达,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穴位与非穴位之间存在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免疫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细胞CD34抗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6.0Gy^60Coγ-射线照射和尾静脉输注淋巴细胞造成小鼠再障。分为正常组、再障组(对照组)、川芎嗪组,除正常组外均胃饲川芎嗪注射液4mg/次,1天2次,第10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骨髓细胞膜上CD34抗原表达量。结果:川芎嗪CD34抗原表达量的荧光强度(77.6±.6.5)  相似文献   

18.
舌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失语症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滋平  伦新  刘炳权 《新中医》2002,34(8):42-43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舌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均12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失语症优于单纯体针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Plantago major L. extract in Ehrlich ascites tumor (EAT) bearing Balb/C mice in vivo. Thirty male Balb/C mice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3 treatment groups and 2 control groups (6 per group).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were injected with EAT (1 x 10(6) cells) intraperitoneally to develop ascites tumor. P. major L. extract (1%, 2% and 3% concentration extracts, 0.1 ml/day/mouse) were given p.o. for 10 alternate day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9% NaCl solution (0.1 ml/day/mouse).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in animals were recorded. On the 11th day, all of the mice were sacrified and their tissues were stained with haematoxylen and eosin for pathological studies. Body weights of in 3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were elevated because of tumor burden. The maximal weight gain was recorded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inimal weight gain was recorded in Group I. Patholog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P. major L. extract (especially 1% concentration) has inhibitive effect on EAT. P. major ha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EAT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红景天对重症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急性肺损伤早期防治的可能性。方法:根据彩超筛选出76例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处理相同,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常规用药。治疗组则在术前口服7~10天,术后口服5~7天复方红景天,4g/d,儿童用量减半。两组按规定时间点进行生命体征、肺通气参数、动脉血气分析、血栓烷族系的检测。结果:治疗组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和因肺损伤死亡者治疗组分别为7.5%(3/40)、0(0/3);对照组为19.4%(7/36)、43%(3/7)。结论:复方红景天对体外循环手术并发急性肺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