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0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脑胶质瘤误诊为脑膜脑炎、脑梗死、脑出血、症状性癫痫、急性脊髓炎、蛛网膜囊肿、血管炎。病情好转6例,恶化自动出院2,死亡2例。结论:不典型临床表现的脑胶质瘤,易造成误诊,应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鉴别诊断,诊断不明确的建议行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脑炎的原因,寻求降低误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3a首诊误诊为脑炎的29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门诊诊断为脑炎,手术确诊为阑尾炎29例。结论: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查体不仔细,腹部体征掌握不准确及过多依赖辅助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静脉窦血栓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16例被误漏诊后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的磁共振表现。病例均行MRI检查,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9例行MRV检查。结果:MRI漏诊5例急性期病变,2例慢性期病变;误诊为脑肿瘤2例,脑炎3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1例。结论:急性期血栓常导致漏诊,脑实质的间接征象常导致误诊。临床病史、MRV、MRI及增强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诊断,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10/2008-11共12例CT高密度脑胶质瘤误诊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分别误诊为脑挫裂伤并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畸形、脑灰质异位、脑膜瘤,后分别经CT复查、CT增强、MRI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结论:非典型胶质瘤易误诊。综合分析CT表现,密切结合病史,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误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原因分析。方法 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脑内血肿穿刺抽吸术,术后引流发现新鲜出血,或行CTA检查后,行开颅手术,发现动脉瘤。结果 7例患者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治愈4例,经手术或CTA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不典型的动脉瘤破裂致脑内血肿易被误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诊治时需注意鉴别,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脑内血肿CT、MRI的影像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手术证实的21例慢性脑内血肿的影像资料,其中21例CT平扫+增强,8例同时有MRI检查。结果:术前5例诊断为囊性胶质瘤,4例转移瘤,1例脑脓肿,此10例开颅手术证实为脑内血肿,并反应性胶质增生;另11例临床动态观察吸收后证实。结论:慢性脑内血肿具有占位效应轻、均匀环形强化及MRI均匀铁环的影像特点.结合此点并详细询问病史及治疗后动态观察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颅CT平扫正常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997-01/2005-03收住我院的12例头颅CT平扫正常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肺炎2例,病毒性脑炎7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误诊原因主要是结脑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医生对结脑的警惕性不高,对结脑早期CT表现认识不足。结论:对于头颅CT平扫正常但不能排除结脑的患儿,应进一步强化CT或M R I检查,必要时及早行脑脊液检查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隐源性脑脓肿的影像学误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隐源性脑脓肿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经头颅CT或MRI或临床确诊的隐源性脑脓肿。结果 本组26例首次行头颅CT或MRI描扫时误诊10例,总误诊率为38.46%。其中4例误诊为脑囊虫病,5例误诊为脑转移瘤,1例误诊谓离胶质瘤。结论 CT、MRI是隐源性脑脓肿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可以明显提高确诊率,但要注意与脑转移瘤、脑囊虫病、脑胶质瘤及结核瘤等进行鉴别,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脑肉芽肿 (Granulomas of brain)是颅内少见的占位性病变 ,包括有结核性肉芽肿、化脓性肉芽肿、霉菌性肉芽肿等。误诊率高 ,易被误诊为脑胶质瘤。我科于 1989- 0 4~ 1999- 10共收治脑肉芽肿误诊患者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5岁~ 5 0岁 ,平均年龄 36岁 ,病程 40 d~ 12 a。既往均无结核病及脑炎病史。本组术前均误诊为脑肿瘤。其中头痛、恶心 10例 ,视乳头水肿 7例 ,癫痫发作 3例 ,小脑症状 2例 ,精神障碍 4例 ,进行性肢体无力5例。病变部位 :额叶 5例 ,颞叶 3例 ,顶叶 2例 ,小脑半球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被误诊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53例病毒性脑炎误诊情况和临床特点。结果:病毒性脑炎误诊率为30.81%,误诊时间为1~15d。综合治疗后,治愈41例,好转11例,死亡1例。结论:详细采问病史,早期进行包括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在内的辅助检查,随病情变化多次复查脑电图,可提高早期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出血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例脑出血MRI误诊病例。结果:1例误诊为胶质瘤,1例误诊为脑转移瘤并出血,1例误诊为脑脓肿。结论:MR发现可疑征象结合临床及随访复查可有效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典型脑脓肿的特点并探讨降低误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误诊的脑脓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及避免的方法。结果:误诊为胶质瘤6例,转移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均接受手术及术后严格抗感染治疗,术后复查CT证实脓肿已清除,并治愈出院。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囊变坏死胶质瘤及转移瘤切除前的穿刺是预防误诊而致感染扩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转移性脑肿瘤误诊为脑胶质瘤的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4年4月误诊为脑胶质瘤的8例转移性脑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3例因头痛、头晕1周入院,3例因发热伴左偏侧肢体感觉和活动障碍3 d入院,2例因反应迟钝,嗜睡及精神症状4周入院。8例均在当地医院经MRI或CT检查误诊为脑胶质瘤,平均误诊时间为(3.25±1.56)d。均入我院拟行手术治疗,术前复查CT和MRI及肿瘤标志物,确诊为转移性脑肿瘤,原发肿瘤为肺癌4例,胃癌2例,肝癌及肺部恶性纤维瘤各1例。确诊后给予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等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结论转移性脑肿瘤与脑胶质瘤临床表现相似,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仔细鉴别诊断,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李勍  朱沂  龙江  李江  杨雪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87-6187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早期误诊原因。方法对17例早期误诊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及误诊疾病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高血压脑病1例,梅尼埃病1例,脑炎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眼病1例,胶质瘤1例。结论为了避免误诊,应该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全面综合的分析。对所有疑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头颅MRI检查。  相似文献   

15.
对脑胶质瘤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病误诊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凤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38-8438
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rebri,GC)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属于胶质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迄今为止。文献报道较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许多疾病相混淆。延误诊断及治疗,以至于尸检方确定临床诊断。现就我院2004-2010年收治脑胶质瘤病误诊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术后及时确定由于手术造成的反应性损伤、肿瘤残留及复发对于提高术后诊断水平有指导意义。本文就MRI及1H-MRS对脑胶质瘤术后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分析自2005-06~2007-08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5~76岁。临床头痛,肢体无力、感觉减低等,其中35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或随访证实。1.2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机,仰卧位,头颅正交线圈。被检者均行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波谱感兴趣区尽可能在包含病灶的同时包含正常脑组织以利对照,波谱仪自带软件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7例误诊为胶质瘤的脱髓鞘假瘤(DPT)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DPT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结果 7例术前影像学及临床怀疑为胶质瘤,术后病理诊断为DPT;1例在外院手术,冰冻及常规病理诊断为星型细胞瘤,最后在我院重切腊块并行免疫染色诊断为DPT.结论 DPT极易误诊为胶质瘤,提高对其不典型影像学认识,并结合临床是降低误诊的关键,对难以分辨者,可给予激素进行诊断性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的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系统回顾我院2004/2008年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首诊时,均仅诊断为阑尾炎,7例患者在阑尾手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与阑尾炎并存,而行根治术;8例首诊及术后15 d-6个月诊断为回盲部肿瘤行手术治疗。结论:早期回盲部肿瘤患者症状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可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20.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1995/2007年收治的5例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误诊误治原因,总结正确的诊治方法。结果:5例患者全部有误诊误治病史。仅通过临床表现常易误诊,行电子结肠镜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初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结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重视电子结肠镜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首诊作用,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指导治疗减少误诊,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