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麻营繁茎被蜜环菌侵染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u JT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2):150-153,I002,I003
目的 研究天麻营繁茎被蜜环菌侵染后细胞结构的变化,及天麻整个生长期的营养来源。方法 作天麻营繁茎连续纵切片结合横切片观察;在天麻生长期切断其与菌材连接的蜜环菌素,测量生麻生长情况。结果 密环菌索侵入天麻营繁茎后,分成多个分枝的菌丝通道,菌丝突破通道形成菌丝流,向外侵入皮层细胞形成菌丝结,向内直接侵入大型细胞被天麻消化作为营养;切断天麻与菌材连接的密环菌索,新生麻就停止生长。结论 密环菌索侵入天麻营繁茎后,菌丝结、突破菌丝爱道的菌丝流,及大型细胞等三层细胞层呈片状环周包围了整个营繁茎,菌丝通道是天麻整个生长期营养的补给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复壮已退化的蜜环菌,恢复其促进天麻生长及天麻素积累的作用。方法 将相同来源的蜜环菌 Arrmillearia mellea 野生菌种、该野生菌种连续无性繁殖退化的后代菌种以及退化后复壮的菌种接种到同一品种的天麻 Gastrodia elata 上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天麻的生物产量和天麻素质量分数。结果 野生菌种组与退化菌种组相比较、复壮菌种组与退化菌种组相比较在天麻产量、天麻素质量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 ( P <0.01)。结论 采用诱导子实体方法可以使退化的蜜环菌复壮,其促进天麻生长、天麻素积累的作用也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3.
天麻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认识天麻的生活史.天麻种子无胚乳及其他营养贮备,无外源营养供给不能发芽.蜜环菌对天麻种子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现天麻种子必须与紫萁小菇等萌发菌建立营养关系才能发芽.发芽后的原球茎在当年进行第一次无性繁殖,必须同化蜜环菌才能正常生长。天麻与紫萁小菇等萌发菌及蜜环菌先后共生,三年(24个月)完成由种子到下一代种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天麻属兰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材。由于它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多年来,有关学者大都认为其整个生长周期都是靠蜜环菌提供营养,进行无性繁殖。天麻种子极小,仅由胚及种皮构成,无胚乳及其他营养储备,因此种子发芽异常困难。70年代中期,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原药研所栽培室)与陕西省合作,研究成功夭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即将天麻种子播种在带有蜜环菌材的树叶播种床上,发芽率达7.43%,播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11个蜜环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方法:有性繁殖,采用菌枝加新材的播种方法,一年半收获,结果:蜜环菌A9,A10伴栽的天麻产量最高,为16.14和15.23kg/m^2。结论:不同来源蜜环菌对天麻产量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e Fr)Quél.J是一种真菌,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é)系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主治头晕目眩等症,为常用和重要的中药之一。但天麻产量少,难以满足广大工农兵防治疾病的需要。我们根据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并对蜜环菌的依赖性,以及蜜环菌和天麻的药用有效成份可能有关的设想,自1975年起对蜜环菌的培养、制剂及疗效进行了一些研究。经过2年多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蜜环菌具有与天麻类同的临床疗效。蜜环菌的人工培养常用的有瓶子栽培和液体培养。液体培养适合工业生产。瓶子栽培适合农村和基层单位使用。主要是取其菌丝体供药用。培养基的要求较低,玉米秆、甘蔗皮、甘蔗渣、棉花根、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下脚和甘草等多种中草药药渣均可加以综  相似文献   

7.
天麻在我国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但由于它无叶无根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国内外多年研究都未能人工栽培成功。 6 0年代初 ,中国医学科学院徐锦堂教授等科研人员分离培养出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 ,使人工栽培获得成功。 70年代 ,徐锦堂教授等又研究出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新技术。然而 ,天麻经过多代无性繁殖 ,退化现象严重 ,产量骤减。 80年代初 ,徐教授等首先分离、筛选和鉴定出与天麻种子共生萌发的紫萁小菇等优良菌株 ,后又分离出兰小菇等三个同属新种 ,经观察证明 ,天麻必须与小菇属一些真菌共生 ,消化侵入菌菌丝获得营养才能发芽 ;…  相似文献   

8.
天麻为名贵的传统中药,自1911年Kusano报道了“天麻与蜜环菌共生”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天麻(Gastrodiaelata Bl.)靠同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Fr.)获得营养,甚至在种子萌发阶段都离不开蜜环菌。近年我们的试验证明,蜜环菌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从天麻种子发芽的原球茎中分离筛选出12种对种子萌发有效的共生萌发菌株。研究了这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技术。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天麻种子接菌萌发动态及菌床伴菌直播方法,推广于生产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亮菌糖浆为白磨科密环菌属假密环菌A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ex.fr)Sing经固体发酵,提取浓缩后制成的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及胆道疾病的治疗[1.2].多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肝[3.4]、防辐射[5]和抗肿瘤[6]等作用.为了控制亮菌糖浆的质量,本实验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对其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刘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50-450
天麻原名赤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端有花、叶赤色、茎是箭杆……惟无心脉尔”。(见于《开宝本草》)。天麻为多年生寄生植物,寄主为密环菌,以密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多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土壤中。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过去多依靠采挖野生资源,春季植株出芽时挖出“者春麻”质量较差;冬季茎枯时挖出者“为冬麻”质量较好,目前许多地区进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别名,赤箭,明天麻。药材性状,块茎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6 ̄13cm,宽2 ̄6cm,厚1 ̄3cm,一端有红…  相似文献   

11.
天麻蜜环菌片是由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A rm illav iella m eliea(V ah l ex F)K arst.经培养发酵加工的产物直接加工压制而成,具有定惊、熄风的功效,主要用于眩晕头痛、惊风癫痫、肢体麻木、腰膝酸痛等症。其质量标准无定量指标。本实验选择腺苷作为测定对象,建立了测定天麻蜜环  相似文献   

12.
<正>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与密环菌共生的草本植物,药用其块茎。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称天麻为“赤箭”。因其茎直立,圆柱形,黄赤色,全体不含绿叶素,故名。天麻味微辛、甘而性平,专入肝经。功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诸凡头目眩晕,痉挛抽搐,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一切风证,皆可赖以平定。前人说:“眼虚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现代用天麻  相似文献   

13.
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天麻的块茎.以干燥块茎入药,又名赤箭、定风草, 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生为蜜环菌,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 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多生于湿润肥沃的环境里,主产四 川、云南、贵州、西藏,现用多为人工种植.天麻性甘、 平、归肝经.其主要功效有平肝熄风,对中枢神经系统既有 镇静、抗惊厥、镇痛作用.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诸 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和耳源性眩晕 等症.天麻的主要成风为天麻素、天麻甙元、香草醛、香荚 兰唇、维生素A类物质、结晶性中性物质及微量生物碱等.  相似文献   

14.
天麻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天麻濒临灭绝,而人工栽培天麻退化严重,品质低劣,产量下降。综述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及其退化机制,从天麻种质、繁殖技术、播种方式,尤其是蜜环菌的优选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天麻退化的防治技术体系,为天麻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有效可行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沙雷菌属的分布情况以及沙雷菌属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2月临床分离的84株沙雷菌的菌种分布和抗菌药物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采用黑马生物鉴定加药敏板进行,数据分析采用WHONT 5.0版软件.结果 沙雷菌属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90%,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30%左右,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因抗生素的种类不同而异.结论 沙雷菌属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有很高的耐药率,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生应重视其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是一种药食两用菌,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蜜环菌制剂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眩晕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对肢麻、耳鸣、失眠、癫痫等症亦有一定疗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更名前为复方天麻蜜环菌片)是以蜜环菌粉为主药,配伍以黄芪、当归提取物而制成的一种生物中药复方制剂,可用于高血压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的头晕、头胀、头痛、目眩、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17.
应用脑血流图及热板法测痛二种方法在家兔及小白鼠上进行了人工培育天麻药理作用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天麻均引起脑血流图波幅降低,与用药前对比,二种天麻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人培天麻作用似更明显,但二种天麻之间尚无差异.小白鼠镇痛实验也表明人培天麻对痛阈的影响较野生天麻明显.作者认为,人培天麻作用较野生明显可能是因为人工培育有效地保证了蜜环菌的生长,从而提高了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天麻Gastrodla elata Bl.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是著名常用中药,入药已二千余年,药用部分为块茎,功能祛风定惊,平肝熄风。主治头晕目眩,风湿腰膝痛,四肢痉挛,中风惊痛等症。用天麻制成注射剂,治疗眩晕综合症、血管性头痛、脑溢血后遗症,面肌痉挛等有良好疗效。天麻无根、叶,不能营自养生活,必需从树木上的蜜环菌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麻节料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田间栽培法。结果;在天麻有性繁殖中,(1)用短菌枝代替菌材播种,两层菌枝,播种4层种子,可使天麻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原球茎接蜜环菌率达50%以上,播种半年后,白麻米麻的产量高;(2)长菌捧播种,两层菌捧,播种4层种子,可使产量翻倍。在天麻无性繁殖中,改用短菌棒伴栽天麻,不仅可以节约木材和种麻,还可保证天麻的产量。结论:新的栽培方法在节料的同时,不但可保证天麻的产量,而且使天麻高产。  相似文献   

20.
周江   《中国医学工程》2012,(6):46-46
目的采用前瞻性临研究方法观察川芎密环菌胶囊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临床治疗研究方法探讨川芎密环菌胶囊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的疗效确定性比对56例,梅尼埃病患者经病史临床表现与辅助诊断及确诊后以川芎密环菌为基础用药,试验组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剂,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6观察疗效1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患者均需列表:有眩晕、呕吐及感音性听力下降等相关症状,伴耳鸣、耳胀闷感等。治疗前后均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及甘油试验。结果川芎密环菌与碳酸氢钠联合用药优于维生素B6与川芎密环菌的联合用药效果。用服从治疗的方案完成及意向治疗方法计算川芎密环菌联合碳酸氢钠给药的有效率分别为:72.3%,68.5%,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5%,39.7%,对照梅尼埃病疗效标准判定,试验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映对听功能提高没有帮助,对比对以后的症状改善显著,为前者。但其中作用确切疗效还需长期临床观察,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川芎密环菌(川芎密环菌胶囊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镇静抗惊厥作用;(2)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脑血管痉挛,改善大脑及前庭功能;(3)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改善内耳循环。5%碳酸氢钠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体液酸碱平衡;(2)功能降低血粘稠度;(3)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4)中和胃酸。结论川芎密环菌胶囊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