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修睦  赵超  赵增福 《武当》2005,(11):19-22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家,张三丰传云游道人,云游道人传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1574-1655),从而经王宗岳这一支,将太极拳传人民间。纵观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有文字记载的,如《太极秘术》中各文作者蒋发、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及《太极拳正宗》作者杜元化,其师任长春等无不是信奉道家。所以,不理解赵堡太极拳的道家渊源,就很难理解背丝扣和七层功夫。现将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与七层功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杰 《武当》2004,(7):28-28
2003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赵堡和式太极拳(准确的说应为赵堡太极拳)传人和有禄编著、康戈武作序的《和式太极拳谱》。  相似文献   

3.
赵堡太极拳简介赵堡太极拳由蒋发传达室入古镇赵堡,经过逐渐形成了赵堡镇自已的太极拳风格。赵堡太极拳具有中架动作难度适中,初学者明年于掌握;运用则适于以健身、养生为止的老年人、病人习。赵堡太极拳当代主要传人:王海州赵堡太极拳历来不外传,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流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在温县,有"陈式太极不出族,赵堡太极不出村"之说。陈式太极拳自从被杨禄样带出小小的陈家沟之后,而今已传遍中国,走向世界,还繁衍出杨式、吴式等流派。而赵堡太极拳与之相比.却不相当封闭。泛传播赵堡太极拳。今年54岁的赵堡太极大师王…  相似文献   

4.
王玮 《武当》2005,(9):13-14
一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源于元明时期武当道家张三丰真人的太极内丹养生修持文化体系,后流传河南温县赵堡,经过四百余年,历代热爱太极拳知识的赵堡传人身练体悟,不断实践与总结,继承发展到今天,形成一套地道传统的,能动、能行、能用的,具有卫生、养生作用并可防身的内外兼修功法。武当赵堡太极拳契合传统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历代修炼者从认识阴阳契入修炼本质,以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戚建海 《武当》2005,(9):10-12
是赵堡太极流传早,还是和式太极产生早?和式太极拳能否完全可以取代赵堡太极拳?要澄清这些问题,还得从赵堡太极拳源流史说起。  相似文献   

6.
《武当》2011,(2):2
武当赵堡太极拳名家吴忍堂及弟子关宝君。吴忍堂先生,1949年11月生于西安。自幼随父学习道家内功及中医之术。1961年拜父亲挚友——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悟清先生门下学艺,深得恩师喜爱和器重,精心严教,悉得太极真谛,为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正宗传人。吴忍堂先生现为西安市武协常委,武当赵堡太极拳悟清拳法研究会会长、总教练,中国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并担任多个社会团体、武警部队的武术顾问和教练。入编《中华太极人物志》、《中华传统武术精英》、《中华传统武  相似文献   

7.
卢信友 《武当》2015,(2):18-21
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拳,同属太极拳六大派。因历史的原因,赵堡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起步较晚,科学化、规范化推广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太极门派。截止目前,赵堡太极拳还缺乏一套标准的初级套路,这非常不利于赵堡太极拳评段、竞赛等推广活动的开展。鉴于此,浙江台州的卢信友老师在师父王海洲及各位同门师兄的支持下,依据赵堡太极练法旨要,结合竞赛要求,创编了"赵堡太极拳初级套路(讨论稿)",以期抛砖引玉,诚邀更多赵堡太极名家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搞好修订,最终形成赵堡太极拳初、中、高级标准架,以利于赵堡太极拳更好的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武当》2024,(2):35-37
<正>侯天才,生于1957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赵堡村人。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及总会教练,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第三代传人及研究会理事。曾受邀参加海内外武术大会研讨会及名家表演,荣获武当山太极拳百强名家称号。被《中国太极拳辞典名家》《中国太极拳百科》收藏。作为嘉宾2017年参加中国台北大学主办的两岸太极学术论坛并讲课。又多次率弟子参加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大会、香港国际武术节表演等,获得多项奖牌和荣誉。  相似文献   

9.
王玮  吴忍堂 《武当》2004,(9):17-19
武当赵堡太极拳源于张三丰的太极内丹学炼养思想,是张三丰在上阳子陈致虚、扶摇子陈抟的内丹修炼体系上的继承和发扬。修炼士王宗岳传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蒋发。从蒋发到今天,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赵堡镇已相传400余年,是十几代人以身证司可行能行的大法。太极拳不是某个张三李四发明的,故不应姓张也不应姓李。  相似文献   

10.
关宝君 《武当》2011,(2):40
2010年10月,受美国北德州太极功夫学院、北德州达拉斯地区华人协会的邀请,中国著名赵堡太极拳名家,武当赵堡太极拳悟清拳法研究会会长、总教练吴忍堂先生,携弟子关星赴美进行中美太极文化交流。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武当经典太极功夫,揭示武当赵堡太极拳真谛。10月的达拉斯地区阳光明媚,景色怡人。吴忍堂大师亲临北德州达拉斯地区进行太极文化交  相似文献   

11.
李滨先生在《陈清平与赵堡太极拳》(见《中华武术》1994年第4期)中谈到“陈清平的师承与传播”时,引用了杜育万《太极拳正宗·武当太极拳溯源》的一段话:“……其后.陈先生(指陈敬伯)欲扩张此术,广收门徒至八百余,能得其一技之长者一十六人,能得其大概者八人,能统其道者惟张宗禹先生一人。其后,传给其孙张先生彦。先生又传给陈先生清平……”李先生根据这段话引伸出“‘能统其道’的张宗禹参加了捻军,是安徽捻军的首领。因此,赵堡镇陈敬伯——张宗禹一  相似文献   

12.
注1:今年4月29日,收到张杰同志(自称梅花拳第十七代传人)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今将我写的《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笼》一文给您寄去,请过目。如有不同看法来信说明。”信后附有《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笼》一文。此信及其附文的落款时间皆为“2004年4月24日”。此信的主要内容,是张杰自言以赵堡太极拳传人、赵堡太极拳总会负责人、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负责人的“话”为依据,对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和康戈武为此书写的序进行的“评”说。未及“来信说明”,就听张杰同志传出话来,说:“他写的《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笼》已得《武当》杂志采用。”闻讯后,我与《武当》  相似文献   

13.
张天绪 《武当》2008,(8):36-36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刘瑞先生,自1964年师从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老先生修炼武当赵堡太极拳以来,四十余载如一日,太极功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刘瑞先生谨记先师发扬光大太极拳之师训,在自己修炼的同时,以弘扬武当拳法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太极拳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郭兆凤 《武当》2006,(2):13-13
武当赵堡太极拳源传自道家,由来于武当,由老子的传人张三丰先生所创。三丰先生,号称游道人,二传明朝王宗岳(字林桢),王宗岳传高徒蒋发,蒋发(出生于明代万历二年)于1605年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邢喜怀先生,邢以地域名冠名的赵堡太极拳派由此而兴起。  相似文献   

15.
河北永年县广府城,是如今名满天下的杨、武两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当年,杨禄禅三下陈家沟,师从陈长兴而扬威武林;武禹襄远赴赵堡,得陈清萍教诲而开宗立派;后武禹襄传技杨禄禅之子班侯,班侯授业全佑至吴鉴泉以有吴式太极;武式三代弟子郝为真又传道孙禄堂遂成孙式太极。可以这么说,现在广为流传的陈、杨、武、吴、孙、赵堡六派太极拳,无一不与广府城有极深的渊源,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太极之乡”。 武禹襄先师,是早年间武学宗师中  相似文献   

16.
康戈武 《武当》2004,(7):29-29
注1:今年4月29日,收到张杰同志(自称梅花拳第十七代传人)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今将我写的《评和有禄&;lt;和式太极拳谱&;gt;的出笼》一文给您寄去,请过目如有不同看法来信说明。”信后附有《评和有禄&;lt;和式太极拳谱&;gt;的出笼》一文此信及其附文的落款时间皆为“2004年4月24日”此信的主要内容,是张杰自言以赵堡太极拳传人、赵堡太极拳总会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一、推手八法 赵堡太极拳在架式和推手中要取得我顺人背的效果,十分讲究运用十三法和各种劲。 赵堡太极拳十三法的名称与各家太极拳的名称一致,就是:(扌朋)、(扌履)、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法的动作贯串赵堡太极  相似文献   

18.
李师融  李永杰 《武当》2006,(1):28-29
据顾留馨著《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58页记述:“从《陈氏家谱》可知,陈王廷三子一孙拳艺一般,玄孙甲第则拳艺精到,但从此后继无人。然而,陈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陈家沟著名的太极拳手,人称三雄,与同族陈公兆、陈大兴齐名。”由此可推知,陈王廷从蒋发学得的太极拳艺,只是初级功夫,未得太极内功真谛,无能传其子孙后代。为什么呢?原因是陈王廷一生习外家拳的炮捶,晚年才学太极拳,由  相似文献   

19.
李万斌 《武当》2010,(12):34-36
(21)《武当》1987年第一期载有刘会峙先生《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一文,其中述及赵堡太极一支传递关系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初臣——陈敬伯——张宗禹——张彦——张应昌——张汶——张金梅——张敬之——侯春秀——刘会峙等,至此共为十四代。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05,(6)
1998年10月,郭江参加邯郸国际太极拳比赛,荣获赵堡太极拳传统套路金牌。同年被授予太极名家称号。1999年,组建赵堡太极拳邯郸分会,郭江任会长兼主教练。2000年、2001年、2002年,郭江带领邯郸越堡分会部分人员在邯郸和珠海等地太极拳比赛中获集体奖两个第二名,个人金牌15枚,银牌10枚,铜牌8枚。2003年,河北省首届太极拳比赛在邯郸举行,郭江应邀作为赵堡太极拳邯郸掌门人参加名家表演,受到一致好评。2004年9月,带领邯郸赵堡分会部分人员应邀赴香港参加比赛,获集体金杯一个,个人金牌7枚、银牌2枚,郭江另获一金一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