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依据工艺试验所得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铝棒材挤压成形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反映该过程温度场分布和变化情况的云图,并结合实验研究和模拟结果对其工艺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压时间是决定工艺稳定性和制件质量的重要工艺参数,合适的保压时间可使挤压过程中变形区金属始终处于半固态,保证工艺的顺利实施.该结论为进一步设计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激光表面强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和展望.主要内容包括:①激光表面强化工艺及其控制研究.利用光束变换形成光束的特定阵列或周期分布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先进工艺;②数值模拟、强化工艺的优化与评价.半解析和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可对强化过程参数与结果进行半定量的计算和分析,而对实际材料整个强化过程的温度场、多次相变、组织演化、最终的相组成以及力学性能的计算和预测仍将是今后数值模拟的研究重点;③光束质量与时空变换.光束质量对应着强化工艺的可重复性.激光束的时间空间分布研究可充分挖掘激光表面强化工艺的潜力以最大限度满足材料性能对强化工艺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电子产品得到广泛应用,此类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同装配过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工艺控制是装配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积极提升电子装配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过程中,本文从工艺控制的角度出发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温度场及原子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放电等离子烧结不同材料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样品内出现较大的温差,控制工艺参数可以降低温差.对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材料界面和颈部的原子扩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辐射加热烧结进行比较,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促进了原子的扩散.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子探针、差热-热重、岩相分析等多种检测方法,研究四川广旺含钒高碳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优先选煤的工艺过程.通过石煤可浮性试验,评定了该石煤的可浮性等级及工艺的可行性;通过浮选参数试验,系统研究了浮选时间、药剂用量和原料粒度对浮选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工艺条件下,该石煤浮选效果差,用常规的浮选工艺很难达到有效分离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由我校韩其睿教授承担的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维编织工艺模型及其 CAPP系统的研究”于2 0 0 1年 7月 14日通过同行专家评议 .验收专家一致认为 ,该项目选题新颖 ,研究目标明确 .项目建立了三维异型整体编织工艺过程的数字模型和三维编织件结构模型 ;编制了三维编织件的结构显示程序、编织过程的动态模拟程序和工艺过程的设计程序 ;开发了三维编织 CAPP系统等 .  这一研究结果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编织复合材料技术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该项目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 .“三维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7.
成型精度和表面质量一直是困扰RP技术的关键问题.RP成型件的误差主要是在快速成型过程中三维原始数据与RP接口关键参数进行转换时产生的误差、以及RP各工艺参数设定不当导致的误差等等.本文以FDM快速成型工艺为例,通过实验,对制件在成型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FDM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该实验与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其它RP工艺;并对提高成型件精度和对产品表面质量的控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便捷、准确地确定工艺参数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考虑热加工工艺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基于Hodgson再结晶模型建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工艺参数的灵敏度方程,探讨工艺参数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道次热加工过程中,变形速率、变形量、间隙时间、初始晶粒尺寸、间隙温度和变形温度灵敏度依次降低,工艺参数在不同的工艺过程中灵敏度不同;在多道次热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灵敏度还与工艺参数所在道次和总道次数有关.H型钢开坯过程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后两个道次间隙时间是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关键影响因素;降低温度并缩短间隙时间可以将H型钢开坯后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26.2%.  相似文献   

9.
芳烃渣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对芳烃渣在盘式连续干燥机中的干燥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了干燥性能指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找出了芳烃渣干燥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本文所建立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和最佳操作工艺参数对生产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太阳能电池板薄膜灌封成形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真空树脂薄膜灌封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薄膜灌封设备的功能及灌封过程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拟定了真空树脂薄膜灌封工艺过程,经实践验证,该工艺过程可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缓蚀剂--无机缓蚀剂磷酸氢二钠和有机缓蚀剂三乙醇胺之间的协同作用,考察了二者的最佳组合,测试了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效率以及它们作为缓蚀剂在同一体系中混合使用时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以采用工业粉状废物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无水泥固结剂对细粒铁尾矿膏体进行固化处理,以三乙醇胺、氯化钙、水玻璃为激发剂来提高固结剂的活性,重点研究这3种激发剂在单掺或复掺时对固结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剂单掺时,水玻璃的激发效果要明显优于三乙醇胺和氯化钙,水玻璃掺量为0.75%时,其激发效果最好,固结体7 d抗压强度比不掺激发剂时提高了29%;水玻璃与三乙醇胺复掺时的激发效果最优,当水玻璃掺量为0.75%、三乙醇胺掺量为0.035%时,固结体7d抗压强度达到1.4MPa,比单掺水玻璃时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一剂多用”原则,以油酸、油酸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三乙醇胺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了不含亚硝酸盐、磷、硫、苯酚等有害元素的无毒低污染油基切削液.研究结果表明:该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和防腐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张彬  刘琼    郑平  吴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7,39(5):427-431
三乙醇胺硼酸酯和三乙醇胺油酸皂为主要成分,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作为主要添加剂,复配制备水基金属切削液. 通过调整复配制备切削液的成分配比,系统地测试与评估其防锈性,防腐性、润滑性. 实验结果表明,硼酸酯和油酸皂的复配作用使得配制的切削液具有优良的防锈性、润滑性,质量分数为2.5 %及5%的水基金属切削液稀释液各项性能优良,并且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的加入降低了切削液对皮肤的刺激性,从而减轻了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采用复配技术制备的切削液性能稳定,易于存储,环境友好,在金属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镍为工作电极,Fe2(SO4)3/三乙醇胺(TEA)/NaOH为氧化还原媒质,外加脉冲电源对靛蓝进行电化学还原继而上染织物.讨论工艺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以求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染液循环利用,测定并分析其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三乙醇胺(TEA)、硫酸铁质量浓度分别为30g/L、5 g/L,外加脉冲电压7V,阴极面积为20cm2时染色效果最佳.间接电化学染色方法较常规方法能明显地提高上染率,可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钠、三乙醇胺和早强组分A复合对超早强灌浆料终凝时间、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与结构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石英砂的级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行星式搅拌机将原材料搅拌均匀,用贯入阻力法测定凝结时间,用水泥压力试验机测试力学强度,用电子显微镜分析砂胶比1.0的微观结构.结果单掺0.05%三乙醇胺,0.8%硫酸钠或0.1%早强组分A,超早强灌浆料的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要求.将硫酸钠、三乙醇胺和早强组分A按合理比例复合;石英砂的最佳质量级配为5∶5∶2,且砂率范围1.0~1.5;超早强灌浆料的终凝时间为50~60 min,初始流动度大于320 mm,0.5 h流动度大于280 mm,2 h抗压强度达35.6 MPa,1 d抗折大于12 MPa,28 d抗压强度大于90 MPa.结论采用砂的最佳级配,将硫酸钠、三乙醇胺和早强组分A复合掺入后,胶凝材料的水化早期的水化程度的增幅最大,后期保持稳定增长.提出复合早强剂最佳配比和砂的最佳级配.  相似文献   

17.
硼酸酯型透明阻燃涂料的合成与性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硼酸酯型防火涂料的合成配方筛选、防火机理及性能检测。由氨基醛聚物、低聚三乙醇胺硼酸酯、硼酸铵、季戊四醇等成分合成的阻燃透明涂料,阻燃时间达到19~20min。  相似文献   

18.
用直接、活性、酸性等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对柠檬酸交联棉的可染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理液中添加三乙醇胺、聚乙二醇可大大提高阴离子染料对交联棉的可染性。  相似文献   

19.
仙人掌润肤霜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仙人掌提取液为添加剂,选择硬脂酸、十六醇、15^9白油、I.P.M、单甘酯、TEA、甘油、Tween-80、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香精等化妆品原料,以不同配方制作润肤霜,检测其理化指标、感官指标,通过对比选择各成分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可采用硬脂酸2.5%、十六醇2.0%、单甘酯6.0%、I.P.M9.0%、尼泊金丙酯0.1%、15。白矿油9.0%、TEA0.6%、甘油8.0%、Tween-800.3%、尼泊金甲酯0.2%、仙人掌汁25.0%、香精0.1%、蒸馏水(余量)的配比制备仙人掌润肤霜.  相似文献   

20.
钢表面扩散混合层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铜合金-钢摩擦副在三乙醇胺中摩擦时,钢表面形成了扩散混合层,而非富铜膜或纯铜膜。并探讨了其形成过程及摩擦学特性,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