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ACP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ACP骨水泥型假体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84例获均得随访,时间6~36(18±3.5)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未发现髋内翻及脱位。早期感染2例,经彻底清创更换假体后恢复良好。术前下肢彩超发现肌间静脉丛血栓4例,术后下肢彩超发现肌间静脉丛血栓10例、胫后静脉血栓2例,肌间静脉丛血栓抗凝后复查无血栓加重,胫后静脉血栓治疗后复查血栓吸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63例,良16例,差5例。结论 ACP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早期下地负重行走,恢复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围手术期积极的抗凝治疗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与非骨水泥固定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方法]按入院单数和双数日期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70~93岁,平均(76.69±5.38)岁]分为两组,骨水泥组67例,非骨水泥组64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以及患髋Harris评分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非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组在下地负重时间、早期(3个月)髋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其余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最终(24个月)随访时,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7.61±4.77和86.95±5.71.[结论]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但骨水泥组在早期负重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两种假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差别。方法回顾了本机构近3年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共221例,按应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分组。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下地时间存在差异,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两种假体都能很好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6-03—2017-06间收治的3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照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取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和6个月Harris评分、末次随访WHOQOL-100评分等指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可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OFNF)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06淮滨县人民医院骨科行THR治疗的72例老年OFN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组和骨水泥型组,每组3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统计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生物型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生物型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THR术治疗老年OFNF患者,均有良好效果和安全性。但骨水泥型假体能有效缩短老年OFNF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131例患者(新鲜骨折101例,陈旧性骨折30例按Garden分型:Ⅱ型23例,Ⅲ型62例,Ⅳ型46例),取后外侧切口安置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术后药物预防静脉血栓。结果随访0.5~8年,优良率96.4%。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优14例,良19例(其中1例随访至第14个月死亡),中5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风险小、费用低、疗效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7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或不用含水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病例分为四组。A组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0例;B组为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5例;C组为骨水泥型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2例,D组为非骨水泥型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四组住院时间、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出院时功能评估、远期并发症、髋臼磨损和再手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分别与B组和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发现双极假体置换A组和B组步速明显快于单极假体置换C组和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应用含水泥的B组和D组,患者镇痛率多于应用骨水泥的A组和C组,但并不影响治疗效果的评价。四组功能评价优良率为:A组90.0%,B组84.4%,C组88.1%,D组82.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者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本组资料表明四种置换方法无明显差异,对要求术后有较快步行能力的老年患者,应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如有明显骨质疏松和股骨上段髓腔骨皮质薄弱情况的老年患者,骨水泥的应用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三种非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解剖型、直柄和直柄有领股骨假体双极人工骨股头置换治疗。结果34例经6个月~4年随访,按H 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4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4.1%。结论每一种假体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应根据股骨近端的骨质量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2):2067-2070
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骨科手术中最常见、最成功的手术之一,股骨颈骨折是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适应证。在临床应用中传统的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存在较高股骨骨折和塌陷的风险并增加了翻修的可能性,同时还存在近端-远端错配、非理想负荷转移、骨丢失、大腿疼痛和假体周围骨折等缺陷。在近二十年以来,髋关节置换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短柄假体逐渐替代传统的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并且具有一系列优点:保留骨量(高颈骨切除),保留股骨颈的解剖前倾,减少皮质应力,减少残余大腿疼痛,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更适用于微创手术等。目前,关于非骨水泥股骨短柄假体于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并无相关指南,更多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本文将从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多个角度阐述非骨水泥股骨短柄假体的优势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对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进行短期疗效分析。其中,骨水泥型18例,非骨水泥型40例。结果:术后10个月的Harris评分65~97分,平均88.25分。80分以上的48例,优良率为82%,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0例。术后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根据H arris评分、X线片以及测量骨密度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死亡,随访时间2.3~4.7年,平均3.5年。H arris评分由术后的平均71分(68~8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平均82分(平均74~85分),优良率为78.6%。术后12个月患者股骨假体周围RO I 1区、RO I 2区、RO I 6区和RO I 7区骨密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检查未见假体移位及周围出现透亮带,无病例需要翻修。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方法,但是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注意术中细节处理,术后需要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62,P0.01;t=16.5410,P0.01;t=11.2559,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均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较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综合分析,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9-01间接受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半髋关节假体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观察组采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长或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36个月,6个月时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可靠效果,但前者远期并发症少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而后者手术创伤轻。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自身诉求及骨折类型,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及评价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术前做好全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者。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外侧直切口进入。术后应用抗生素,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8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6个月,平均8个月,无一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伤口均愈合,无一例感染,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应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共收治92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均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33例,女59例;年龄80~97岁(90岁以上16例),平均85.5岁。按Garden分型:Ⅲ型44例,Ⅳ型48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1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脊柱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BFHR)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replacement,THR)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共获得7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BFHR组和THR组,BFHR组42例,男7例,女35例,平均年龄77.3岁。THR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年龄74.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6.5年(平均3.2年)随访,BFHR组和THR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年及5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R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BFHR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适合于少数身体状况差、伤前活动量小、伴有较多基础病、或受伤前伤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