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根管治疗期间偶尔会出现急性疼痛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文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对肿痛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有关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1材料和方法临床450个根管治疗的患牙,牙髓炎180个,尖周病270个,均行根管治疗术2~3次法。1.1标准将患者在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肿痛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无或轻微疼痛,无肿胀,且不需急性处理。中度:明显疼痛伴肿胀,仅需药物治疗,降低咬合即可缓解。重度:剧烈自发痛,咬合痛.颌面肿胀,需即刻处理。2结果450个患牙中有40个出现肿痛,占总例数的9%,其中牙髓炎发生1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急症的原因及急症与放疗的关系.方法 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153颗患牙和非放疗患者的148颗患牙在行根管治疗术期间发生急症,以及鼻咽癌患者的患牙在不同情况下发生急症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患牙行根管治疗的急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放疗患者的患牙,且急症的发生率与患牙的病变情况、治疗进程等有明显的关系,与放疗后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明显减弱患牙根尖周组织耐受根管治疗刺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娟 《口腔医学》2010,30(4):253-254
目的评价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消毒药物预防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6颗有根管治疗指征的患牙,将其随机分为A、B2组,每组48颗牙。每组患牙均为二次完成根管治疗,Α组患牙约诊期间根管内封Ca(OH)2糊剂,B组患牙约诊期间根管内封FC棉球或CP棉捻。分别于封药后1周和充填后1周复诊,并记录2组约诊期间和根管充填术后1周内患牙疼痛情况。结果Α组患者约诊期间和根管充填术后1周内患牙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Β组,经χ2检验,2组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消毒药物可有效地预防根管治疗约诊期间及充填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59例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9例老年患者需根管治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22.78%.根尖周炎及牙髓坏死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急、慢性牙髓炎(P<0.05).下后牙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上后牙,根尖有阴影低于无阴影者,术前有叩痛者高于无叩痛者,无窦道的患牙发生疼痛明显高于有窦道的患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与牙位、患牙情况及医生的技术操作等有关.为了预防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应根据患牙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做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急性症状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3方面的因素即患牙本身的病理改变、牙科医生的治疗操作和宿主因素可能与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IAE)的发生有关,作者等对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调查了2000名作过根管治疗的患者,其中半数在根管预备后曾发生过疼痛。另一半则无任何疼痛和不适发生。  相似文献   

6.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nterappointmentemergencies,IAE)是指患牙在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及肿胀的情况。IAE的发生会增加病人痛苦及复诊次数,使治疗复杂化,不同程度降低了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影响医患关系。因此,在根管治疗中应尽量避免一些诱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IAE的发生。本文采用0.2%甲硝唑注射液作为根管冲洗剂,观察其对IAE发生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128颗,为了避免其它因素干扰,本文所选患牙均为下颌、无瘘管、根尖无明显阴影及叩痛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坏死牙髓根管预备后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AE)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351颗死髓牙根管预备后IAE的发生率,并就性别、年龄、牙位、根尖周损害、术前疼痛不适等因素在IAE发生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IAE发生率为27.64%,女性较男性容易发生;40~59岁IAE发生率最高:上磨牙IAE发生率最高,上前牙最少;有术前疼痛不适症状的容易发生。结论 根管预备中除了严格遵循操作常规,还应重视性别、年龄、牙位、术前疼痛不适在IAE发生中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进行初次根管治疗的患牙的愈合率,分析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296例患者的371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治疗,随访2年。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判治疗效果,并分析牙根数目、牙髓活力、根管充填情况、根尖周病变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296例患者(371颗牙)中143例患者(176颗牙)参与了回访。复诊病例中有152颗(86.36%)患牙评定为愈合(无临床症状、无根尖周病变);24颗为病变,其中12颗被拔除,12颗进行再治疗。活髓牙的根管治疗愈合率(95.38%)明显高于死髓牙(81.08%),根尖周无病变患牙的愈合率(95.24%)明显高于有病变的患牙(73.24%);单根牙的愈合率与多根牙无明显差异,不同根管充填情况(适充或充填不完善)患牙的愈合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髓和根尖周状况对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空管药物消毒根管对预防根管治疗术复诊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暂封空管药物来消毒根管,达到预防根管治疗术复诊间痛的发生。方法:选择患急、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需接受根管治疗的362例患者共376个患牙为受试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80例186个患牙和对照组182例190个患牙。两组均行两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实验组暂封空管药物,对照组暂封FC。比较两组患牙在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的比率。结果:暂封空管药物组发生疼痛的患牙为21个(11.29%),对照组发生疼痛的患牙为41个(21.58%),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暂封空管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根管治疗术复诊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用K锉与H锉结合使用预备根管对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 IAE)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50例患者250牙髓炎患牙按牙位、年龄、性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0例,140颗牙采用手用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B组110例,110颗牙采用手用K锉与H锉结合使用预备根管,对A、B两组IAE发生率比较,两组根管预备后6h、24h、72h、3d-1w疼痛程度比较。结果A、B两组IAE发生率分别为27.14%和14.55%,有显著差异(P<0.05);B组疼痛程度比A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用K锉与H锉结合使用预备根管可减少IAE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和薄弱根管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大面积缺损和薄弱根管患者165例219个患牙为研究对象。患牙经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修复完成后6个月、1年、2年进行临床复查,其中牙体缺损达龈下行牙龈切除术或冠延长术的患牙,增加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临床复查,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165例的219个患牙中,有4例出现纤维桩与根管壁完整脱落,均未见根折、根裂,重新粘固后未见异常。其余215个患牙修复体未出现脱落,冠边缘密合,牙周正常,219个患牙均未出现基牙松动。结论应用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和薄弱根管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简称IAE,临床发生率一般在2%~22%之间,引起IAE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3种根管消毒剂封药后IAE的发生情况作一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牙髓坏死的患牙,临床上常选择根管治疗。但根管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出现急性根尖周炎、面部肿胀疼痛情况,根管治疗期间的疼痛发生率为25%~40%。作者自1991年以来,对236例牙髓坏死后牙,采用首次髓腔封药预防诊间急症,复诊用酚醛碘仿糊剂导入根管的疗法,并对125例进行了一年以上的追踪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根尖刮治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根尖刮治术对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40例患牙47颗,完成根管治疗后,即刻行根尖刮治术,术后3、6、12个月复查,摄根尖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1年,39颗患牙临床症状消失,无任何不适,根尖片显示患牙根尖周有新骨形成或原有根尖周透射影缩小;5颗患牙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咀嚼时偶感不适,根尖片显示患牙根尖周有新骨形成或原有根尖周透射影缩小;总有效率为93.6%。2颗患牙术后症状无减轻,经患者同意后拔除。1颗患牙术后6个月复发,患者出现咀嚼痛,颊侧牙龈出现瘘管,根尖片示根尖周透射影与术前比较没有变化。结论完善根管治疗后即刻行根尖刮治术,可有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  相似文献   

15.
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分根保存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磨牙根分叉部位因各种原因被感染后,常常会出现根分叉的慢性炎症。即使给患者做了完善的根管治疗也无法彻底解决根分叉的病变。患者一直会有不同程度的咬合疼痛,局部红肿等症状。炎症导致牙槽骨不断吸收直到患牙松动脱落。笔者尝试将患牙牙根分开,并对根分叉病变进行彻底刮治,然后再用修复的方法恢复牙外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选择下颌第一二磨牙根分叉病变 3度、4度的患者共计 13人 13牙,其中,男性 8例,女性 5例;年龄 20~53岁,平均 29. 4岁;后牙区反复肿痛,咬合不适 2年以上,经干髓或根管治疗后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根管超声预备和手动预备术后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管治疗术中根管预备非常重要,关系到治疗的成败。临床根管预备术后常出现局部疼痛、肿胀,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到治疗的疗程。如何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出现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近年来对门诊诊治的 120例患者 200个恒牙分别采用超声波和手动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对所产生的术后反应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口腔门诊患者已确诊为牙髓炎,需要作根管治疗,共120例 200个患牙 (包括前牙 20个,前磨牙 80个,磨牙100个),无明显根尖周炎表现,或根尖周炎经开髓引流后病情稳定,无明显叩痛…  相似文献   

17.
选有根尖周炎需作根管治疗的患者120 例,患牙140 颗,随机分为治疗组(Vitapex糊剂根管用药)70 颗牙,对照组[甲醛甲酚(FC)根管封药]70 颗牙.观察比较两者在封药后临床反应级别和发生根管治疗期间疼痛(EIP)的情况.治疗组EIP的发生率低, 用药效果好,比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31个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患牙,进行封入常用的根管消毒剂及地塞米松糊剂,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活髓牙、根尖无阴影的死髓牙较易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地塞米松注射液+抗菌素糊剂根管内封药是治疗顽固性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有效方法。结论:顽固性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病因可能与酚类根管消毒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两种根充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术后肿痛发生率。方法对25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但X线检查根尖有阴影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1)一次性根充组129例,通过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2)分次根充组121例,根管预备后氢氧化钙封药,1周后临床检查无痛再行根管充填。比较这两种根充方法分别在术后第2天与术后1周对患牙肿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根管畅通患者中,一次根充组术后第2天及1周的肿痛发生率分别为28.2%和8.5%,其肿痛消失时间为(1.69&#177;0.84)d;分次根充组的肿痛发生率分别为30.6%和4.9%,其肿痛消失时间为(1.90&#177;0.46)d。根管狭小的患者中,一次根充组术后第2天及1周的肿痛发生率分别为37.9%和15.5%,其肿痛消失时间为(2.15&#177;0.96)d;分次根充组肿痛发生率分别为28.8%和16.9%,其肿痛消失时间为(2.09&#177;0.83)d。两种根充方法在肿痛发生率及肿痛消失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根尖周炎而言,一次性根充法在短期内疗效与分次根充法相当,又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有望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药物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0颗牙髓坏死的前磨牙,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颗牙。A组患牙1次完成根管治疗;B组患牙2次完成根管治疗,但约诊期间根管内不封任何药物;C组患牙2次完成根管治疗,但约诊期间根管内封Ca(OH)2糊剂。采用改良10点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根管治疗后的疼痛水平。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封药可有效预防根管充填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