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Ladd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关于腹腔镜与开腹Ladd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文献,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行Meta分析。 结果:经筛选共4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共454例患者,其中腹腔镜Ladd术89例(腹腔镜组),开腹Ladd术365例(开腹组)。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时间并无延长(P>0.05),但术后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发生肠梗阻率低(均P<0.05),术后肠扭转发生率亦无增加(P>0.05)。 结论:腹腔镜Ladd术较开腹Ladd术治疗肠旋转不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美克尔憩室伴出血28例,其中传统手术15例,腹腔镜辅助下手术13例。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差别。结果 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传统手术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的住院费用虽较传统术后稍高,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4例,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1例,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极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1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71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开腹组;术后肛门自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进食时间、固体饮食进食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术后30天内胃肠道功能障碍(腹泻、便秘等)发生率及肠梗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组相比更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同时更容易实施和满足快速康复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根据完成的手术分为腹腔镜穿孔修补治疗组与传统开腹修补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完成35例,开腹组完成31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的病例。开腹组在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较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术后疼痛轻、腹部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与开腹脾切除术(OS)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LS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4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S组)和开腹组(OS组)。LS组18例,OS组27例,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在临床上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进行LA和OA的93例小儿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及恢复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OA比较,小儿L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美容等优势,是治疗小儿阑尾炎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及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各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失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切口美观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切口美观等均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的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肠粘连等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幽门肥厚性狭窄患者采取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幽门肌切开术的113例幽门肥厚性狭窄患儿,将2011-01—2014-12间行传统开腹手术的6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01—2016-12间行单孔腹腔镜手术48例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幽门肥厚性狭窄,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操作时间基本相当,但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0例食管裂孔疝患儿,其中15例行开腹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开腹组),15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腹腔镜组较低,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对机体打击小,是安全、可行、创伤小、康复快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手术64例,其中直肠癌Dixon手术51例(79.7%),经肛门内括约肌直肠癌根治术(ISR)1例,Hartmann术1例,Mile手术11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1例,其中直肠癌Dixon手术38 例(74.5%)、Mile手术11例,Hartmann术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4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1.4±20.0)ml比(180.0±64.7)ml,P<0.0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保肛率、清除的淋巴结数量、直肠前切除肿瘤远端切缘长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组[(2.5±1.0)d比(3.8±1.2)d,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10.6±2.8)d比(13.5±3.1)d,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镇痛需求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或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8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7.8%和9.8%,95.3%和9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确诊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56.8岁,行腹腔镜修补术43例(腔镜组),开腹修补术40例(开腹组),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寻找病灶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4.6个月,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中寻找病灶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成为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手术的首发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放疝修补术治疗先天性膈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先天性膈疝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疝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至第1次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至第1次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89%。 结论对于先天性膈疝患儿来说,开放疝修补术与腹腔镜手术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缩短了术后第1次进食时间,对患儿身体影响较小,有利于患儿的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287例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中发生10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中黏膜破裂中转开腹手术;趋附效应致迟发性幽门黏膜穿孔再手术1例;腹腔镜下Ladd’s术后肠梗阻存在,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狭窄(隔膜型),再手术1例;以上9例开腹手术后均痊愈。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戳孔疝1例,门诊随访4个月后自愈。结论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中,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黏膜破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须及时中转开腹;趋附效应可引起组织的延迟性损伤,应认识到这种病理改变的可能性,及早处理;肠旋转不良合并畸形率高,注意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非绞窄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应用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26例反复发作非绞窄性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急性发作经保守治疗缓解3个月后,择期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药及物理治疗、液体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26例患者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7~15天(9.76±2.42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2~60个月(34.04±12.05月),术后未再出现肠梗阻临床表现。结论 择期选用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术后非绞窄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广东基层医院应用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腹股沟疝患者共385例,根据已完成手术分分腹腔镜组(n=178)和开放组(n=207),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组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正常活动平均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以及术后阴囊水肿发生少;腔镜组有5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腔镜组略长于开放组。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较开放组恢复快、痛苦少,但需要全麻且费用较高,基层医院可选择性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造口旁疝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2年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102例采用Keyhole或Sugarbaker术式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Keyhole术40例,Sugarbaker术62例,根据是否为腹腔镜辅助又分为开放组21例,腔镜组81例。观察不同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腹胀、疼痛、切口感染、肠漏、肠梗阻、肠坏死等并发症,并随访术后复发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Keyhole组较Sugarbaker组长(P<0.05),开放组较腔镜组长(P<0.05);腹胀发生率:开放组显著高于腔镜组(P<0.05);其余指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论采用Keyhole还是Sugarbaker术式、开放或腹腔镜手术进行造口旁疝修补,在严重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都是相似的,采用Sugarbaker术较Keyhole术手术时间更短,Keyhole组复发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用时更长,术后腹胀情况更重。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56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3年生存率。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89±3.44枚和14.33±3.38枚,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5.10±1.60 cm和15.2±2.51 cm,手术时间分别为196.75±21.54 min和153.82±14.8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63±35.73 mL和182.02±65.73 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0±1.41天和6.8±1.82 天,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2.6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0.76±2.10天和16.42±1.9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和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存在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