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49例膀胱正常黏膜组织中hMSH2的表达状况,分析不同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hMSH2蛋白阳性表达与5年复发的关系。结果: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MS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4.72%(25/72),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的91.84%(4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Ⅰ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为44.4%(20/45),高于Ⅱ~Ⅲ级的18.5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Tis~T1期中hMSH2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3.48%(20/46),高于T2~T4期的19.23%(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SH2表达阳性者的5年复发率为19.35%(6/31),低于hMSH2表达阴性者的46.34%(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较正常组织低,与其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5年复发率有关,hMSH2可能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演化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B7-H4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组织中B7-H4的表达,ELISA检测45例患者外周血可溶性B7-H4(sB7-H4)的含量,分析癌组织和血清中B7-H4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B7-H4阳性表达率为49.0%(24/49),而正常膀胱组织中无B7-H4表达(P<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血清中sB7-H4的浓度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高级别患者表达量显著高于低级别患者(P<0.05)。结论 B7-H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上调,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封闭肿瘤组织中的B7-H4有可能干预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分别有23(51.1%)例Livin阳性和39(86.7%)例HIF-1α阳性。在正常组织中有1(6.7%)例Livin阳性,3(20.0%)例HIF-1α阳性。二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膀胱组织(P<0.01)。Livin蛋白和肿瘤复发成正相关,病理分级之间存在差异;但Livin和HIF-1α的表达均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此外,HIF-1α在病理分级上也无显著差异;Livin与HIF-1α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ACH2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4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1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DACH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ACH2蛋白在肿瘤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5);随分级、分期增高,DACH2蛋白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 RT-PCR显示DACH2的m RNA表达在肿瘤组(2-△△Ct 18.25)高于正常膀胱黏膜(2-△△Ct 1.00)(P0.05);复发组(2-△△Ct 19.70)高于原发组(2-△△Ct 7.57)(P0.05);随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增高,DACH2的m RNA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DACH2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恶性侵袭性明显相关,检测DACH2有助于膀胱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5.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8):598-602
目的:探讨微小RNA-372-5p(miR-372-5p)、E-钙黏蛋白(CDH1)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于本院确诊的9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膀胱癌组,选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372-5p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H1蛋白表达,Ualcan数据库检索CDH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Kaplan-Meier法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组织miR-372-5p、CDH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Ualcan数据库中,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中CDH1水平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膀胱癌组miR-372-5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DH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大小3 cm、可见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3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miR-372-5p低表达、CDH1阳性表达比例高于肿瘤大小≤3 cm、未见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1、2级患者(P0.05)。miR-372-5p高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miR-372-5p低表达患者(88.89%vs. 67.35%,χ~2=6.274,P0.05);CDH1阳性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CDH1阴性表达患者(70.00%vs. 91.18%,χ~2=5.609,P0.05)。CDH1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372-5p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72-5p表达下调、CDH1表达上调,二者均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80例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二者在不同病理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和CD4+、CD8+细胞数量及CD4+/CD8+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65.4%(102/15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8.8%(3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数量、远处转移及复发有关(P值均<0.05)。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nail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0.186,P<0.05);Snail蛋白阳性表达与CD4+细胞数量以及CD4+/CDt+值呈负相关(r=-0.313,P<0.05;r=-0.305,P<0.05),而与CDs+细胞数量无关(r= -0.250,P>0.05)。 结论 Snail蛋白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及诱导膀胱肿瘤局部免疫抑制,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miR-802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展抑制CYLD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与发展。方法:qRT-PCR检测miR-80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T24、5637、J82、BIU-87、SW870、UM-CM-3)与非肿瘤正常尿路上皮细胞系SVHUC-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因素的相关性;预测靶基因CYLD,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及Western blot检测与miR-802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3种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与miR-802的相关性;qRT-PCR检测12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T24、5637、J82、BIU-87、SW870、UM-CM-3与非肿瘤正常尿路上皮细胞系SV-HUC-1中的CYLD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水平;用CCK8法、流式细胞法、Tranwell迁移实验检测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T24的增殖、迁移及周期S期的聚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YLD及TNF-α对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的调控作用。结果:miR-80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膀胱尿路上皮癌各株细胞系中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而同时与危险因素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也呈现正相关;miR-802mimics转染组较miR-NC对照组CYLD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miR-802过表达导致N-cadherin与Vimentin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CYLD可以作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对其有抑制效果;miR-802通过促进EMT的发展,而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周期S期的聚集,但该效果被CYLD回补;CYLD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结论:miR-802促进EMT的发展抑制CYLD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与发展,本研究miR-802有可能成为诊断和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7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73基因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73阳性表达率为38.3%(23/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8.3%,47/60,P〈0.01)及正常膀胱组织(86.7%,13/15,P〈0.01)。p73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且与临床分期、浸润及转移也密切相关(P〈0.05)。结论p7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抑制作用,p7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预判膀胱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P-1/CD9和cyclinD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2例正常对照组膀胱组织MRP-1/CD9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MRP-1/CD9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为51.25%,对照组为91.11%(P<0.05);Ta~T1肿瘤阳性表达率为71.42%,T2~T4为35.56%;G1肿瘤阳性表达率为78.57%,G2为43.48%,G3为31.03%,随着肿瘤浸润性和分级上升,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0.01,P<0.05);MRP-1/CD9阳性表达率肿瘤初发和复发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单发者高于多发者(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53.75%,对照组为0(P<0.01);Ta~T1肿瘤阳性表达率为78.57%,T2~T4为17.65%;G1肿瘤阳性表达率为85.71%,G2为56.52%,G3为20.69%,随着肿瘤浸润性和分级升高,cyclinD1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P<0.05)。cyclinD1阳性表达率肿瘤初发和复发者、多发者和单发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MRP-1/CD9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浸润性和分级相关,其表达缺失可能是判断该肿瘤预后的一个指标;cy-clinD1较能准确地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二者对于判断膀胱癌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α-抗胰蛋白酶A1AT、肌球蛋白10MYH1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A1AT、MYH10的表达,根据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A1AT、MYH10的表达情况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χ2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结果在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A1AT和MYH1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而在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及癌旁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60%,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及癌旁间质细胞A1AT和MYH10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膀胱组织(P0.01)。A1AT和MYH10的阳性表达率在低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分别为68%、36%,在高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分别为91.4%、77.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分别为65%、30%,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分别为90%、75%。A1AT和MYH10在高分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2种标记物在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1AT、MYH1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新的肿瘤标记物,并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防及诊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UC1(Mucins 1)和MUC7(Mucins7)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6例正常膀胱黏膜MUC1和MUC7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1在正常膀胱黏膜及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中阳性表达是42例(84.0%),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显著相关.MUC7在正常膀胱黏膜无表达,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阳性表达37例(74.0%),MUC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且有显著性差异,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UC1和MUC7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分期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肌球蛋白5(TM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探讨TM5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珐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4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TM5的表达。结果①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TM5蛋白全部阴性表达,48例膀胱癌标本中,TM5蛋白表达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9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TM5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显著相关。结论TM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过度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p53蛋白表达及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8例膀胱癌组织和8例正常膀胱黏膜中FGFR3和p53的表达.膀胱癌患者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29~87岁.TNM分期Ta~T164例、T2~T4 44例.病理分级G130例,G249例、G329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复发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08例膀胱癌组织FGFR3阳性表达59例(54.6%),其中Ta~T1肿瘤阳性表达率75.0%,T2~T425.0%;G1 70.0%、G2 57.1%、G334.5%;p53阳性表达48例(44.4%),其中Ta~T1 25.0%、T2~T4 72.7%;G1 36.7%、G2 34.7%、G369.0%.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FGFR3、p53表达均为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FGFR3与p53表达不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结果表明FGFR3阳性表达组较阴性表达组、p53阴性表达组较阳性表达组有较长的复发间期(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GFR3表达缺失和p53过度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53表达是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9,P=0.04).结论膀胱肿瘤组织中FGFR3蛋白过度表达及p53蛋白表达缺失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UC1(Mucins 1)和MUC7(Mucins7)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6例正常膀胱黏膜MUC1和MUC7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1在正常膀胱黏膜及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中阳性表达是42例(84.0%),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显著相关.MUC7在正常膀胱黏膜无表达,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阳性表达37例(74.0%),MUC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且有显著性差异,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UC1和MUC7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分期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骨桥蛋白(OPN)和金属基质蛋白酶10(MMP-10)的表达,探索二者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20例正常膀胱壁标本中的OPN和MMP-10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复发、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17例(85.0%)OPN表达为阴性,3例(15.0%)为弱阳性,而MMP-10未见表达;OP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3.3%(44/60),MMP-10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8/60),OPN和MMP-1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表达中有明显差异(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OPN及MMP-10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及转移呈正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二者之间的表达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OPN及MMP-10表达强度同肿瘤分级、分期、复发、转移有关,可能作为临床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进展及肿瘤预后的指标及在膀胱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IB1和PI3K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5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肿瘤组织、10例非肿瘤组织中的AIB1和PI3K表达情况。结果 AIB1和PI3K阳性表达率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明显高于非癌膀胱组织,AIB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肿瘤数目等没有相关性。T3期膀胱癌AIB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膀胱癌(P=0.044)。AIB1与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30)。结论 AIB1是膀胱癌预后不良的分子标记;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AIB1促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ER2和P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和PTEN在62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23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是46.77%,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相关(P0.05)。P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77%,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低表达与膀胱癌分级、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ER2的过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可能在部分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对膀胱癌预后判断及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肿瘤标记物Ki-67和P53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传统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原发性上尿路肿瘤根治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5例原发性上尿路肿瘤根治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标记物Ki-67和P53蛋白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联合传统临床病理参数多因素分析上尿路肿瘤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Ki-67在肿瘤标本中正常表达率44.87% (48/107),过表达率55.13%(59/107).P53在肿瘤标本表达阴性率34.86% (38/109),弱阳性率25.69% (28/109),阳性率17.43%(19/109),强阳性率22.02% (24/109).Ki-67和P53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有关(P =0.003).原发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的发生率为11.30%(13/115),平均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7~130个月).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患病年龄>65岁(P=0.040),输尿管下段肿瘤(P =0.008)和Ki-67低表达(P=0.041)可作为膀胱癌出现的预测因素.结论 Ki-67正常表达可作为原发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发生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表达及与微血管形成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微血管形成的定量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8例原发性膀胱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COX-2进行检测,并对3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结果膀胱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63.2%(43/68),正常膀胱黏膜组织COX-2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和浸润性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和表浅癌组(P值均<0.01);有血管浸润性癌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癌组(P<0.01)。3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形成定量为(61.5±19.6),并与COX-2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COX-2表达与肿瘤浸润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膀胱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及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LC3、Beclin-1及BCL-2 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C3在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P<0. 05),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相关( P <0. 05)。Bec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P <0. 05),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0.01)。BCL-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P<0. 01),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P<0. 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LC3蛋白、Beclin-1蛋白的表达均与BCL-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36(P<0. 05)和0.3593(P<0. 01)。结论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自噬活性的上调与凋亡能力的下调并存,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对其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