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 M  Cao J  Wang NP  Li LY  Li L  Qiao YL  Pan Q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74-677
目的 探讨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液基薄片进行p16^INK4a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随访组织活检结果,并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16^INK4a在宫颈细胞学诊断的鳞状细胞癌(SCC)、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小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病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7)、92.2%(107/116)、24.3%(17/70)、100.0%(14/14)和36.4%(4/11)。150例p16^INK4a阳性者中,111例有组织活检诊断,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病变者97例(87.4%);70例p16^INK4a阴性者中,18例有组织活检诊断,无一例CIN2及以上病变。p16^INK4a在CIN2及以上病变与在CIN1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R-HPV DNA的阳性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16^INK4a在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中高表达,有利于高危病例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81例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p16^INK4A和p57^KIP2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ASC—US、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16)、58.8%(10/17)、89.2%(33/37)和100.0%(1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6,P〈0.001;p57^KIP2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27.1%(13/48),与ASC—US和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的阳性表达率为69.7%(2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4,P=0.002。结论: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p16^INK4A和p57^KIP2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81例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p16^INK4A和p57^KIP2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ASC—US、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16)、58.8%(10/17)、89.2%(33/37)和100.0%(1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6,P〈0.001;p57^KIP2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Ⅱ~Ⅲ)和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27.1%(13/48),与ASC—US和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Ⅰ)的阳性表达率为69.7%(2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4,P=0.002。结论:p16^INK4A和p57^KIP2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p16^INK4A和p57^KIP2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U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6例宫颈病变(UCC50例、CIN57例和宫颈炎19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50例UCC中,p16^INK4a全部阳性表达;57例CIN中,p16^INK4a阳性表达41例,阳性表达率为71.93%,其中CIN Ⅰ,CINⅡ,CINⅢ 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4%(7/19)、81.82%(18/22)、100.00%(16/16),且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9例宫颈炎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42.11%。p16^INK4a蛋白在宫颈炎、CIN和UCC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CC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16^INK4a在UCC及癌前病变中过表达,提示其在U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INK4a在宫颈病变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U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6例宫颈病变(UCC50例、CIN57例和宫颈炎19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50例UCC中,p16^INK4a全部阳性表达;57例CIN中,p16^INK4a阳性表达41例,阳性表达率为71.93%,其中CIN Ⅰ,CINⅡ,CINⅢ 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4%(7/19)、81.82%(18/22)、100.00%(16/16),且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9例宫颈炎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42.11%。p16^INK4a蛋白在宫颈炎、CIN和UCC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CC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16^INK4a在UCC及癌前病变中过表达,提示其在U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p16INK4a和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16^INK4a、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INK4a和PCNA在40例宫颈癌、3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28例CINⅠ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1)p16^INK4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宫颈癌或CINⅡ-Ⅲ的p16^INK4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P〈0.01。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PC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P〈0.01。p16^INK4a、PCNA表达强度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01。2)宫颈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p16^INK4a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中PCNA表达强度呈增强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16^INK4a、PCNA在CINⅠ和CINⅡ-Ⅲ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INⅠp16^INK4a阳性表达是其发生质变的信号,PCNA可作为宫颈细胞异常增殖的灵敏标志。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和PCNA的表达有助于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明确意义型(ASCUS)中的表达及筛查潜在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50例ASCUS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对该150例患者的TCT标本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16^INK4A的表达和RT-PCR法检测其中HPV16型口蛋白和18型E6蛋白(HPV16 E7/HPV18 E6)mRNA的表达。结果: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在ASCUS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33%和46.67%,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表达的阳性率也随之增加;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筛查ASCUS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8、0.95、0.91、0.93和0.81、0.75、0.67、0.86,在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阳性的样本中,宫颈病变发生率分别为91.07%和67.14%,均明显高于阴性样本中的发病率7.45%和13.75%(P〈0.001);ASCUS中宫颈病变样本中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呈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6475)。结论:p16^INK4A和HPV16 E7/HPV18 E6 mRNA在ASCUS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样本中均呈高表达,对筛查潜在的宫颈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p16^INK4A的筛查效能优于HPV16 E7/HPV18 E6 mRNA;p16^INK4A能间接反映HPV的转录活性,在ASCUS的分流中有重要意义,且可视性的p16^INK4A免疫染色比HPV检测更直观。  相似文献   

8.
吴美芬 《中国肿瘤》2008,17(6):541-542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0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所有ASCUS以上病变的受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1100例患者巾ASCUS32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H)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TL)2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鳞状细胞癌2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CINⅠ26例、CINⅡ13例、CINⅢ9例、宫颈鳞癌3例,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为71.28%。[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痛硬痛前病弯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i-67、p16^INK4a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不同程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的不同亚型、Ki-67、p16^INK4a蛋白在182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V在不同程度病变中总检出率52.19%(95/182);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中检出最多的感染类型为HPV16/18,而HPV6/11在尖锐湿疣组检出率87.50%(21/24)最高;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级别升高,Ki-67、p16^INK4a阳性程度呈递增趋势。Ki-67、p16^INK4a与HPV16/18型感染关系密切,χ^2=11.779 8,P〈0.01;Ki-67也与HPV6/11型有关。结论:HPV16/18型及Ki-67、p16^INK4a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2例子宫颈鳞癌、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p16州K4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16^INK4A在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100%(30/30),而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3.2%(33/62),子宫颈CIN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70.0%(28/40),p16^INK4A在后两组中的高表达率与慢性子宫颈炎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05),而且P16^INK4A低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级别高、淋巴结转移多和TNM分期晚显著相关。结论p16^NIK4A蛋白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预测子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