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12例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恶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恶化或称类赫氏反应在肺结核治疗中较为多见 ,在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治疗中发生少见报道。笔者在临床诊疗中遇到 12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2例均系我院 1991~ 1999年住院患者 ,占同期结脑患者的 2 6 5 % ( 12 / 4 9)。其中男 5例、女 7例 ,年龄 16~ 4 9岁 ,中位年龄 3 2岁。全部患者脑脊液都符合结脑的改变 ,其中 9例脑脊液结核聚合酶链反应 (PCR)阳性或有活动性肺结核 ,3例属治疗后诊断。全部患者均经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抗痨治疗 ,并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暂时性恶化 :均在开始抗痨治疗后 2周内 (…  相似文献   

2.
异烟肼对氯丙嗪血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烟肼对氯丙嗪血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5例单用氯丙嗪的精神分下合并肺结核住院患者,以异烟民安慰剂进行双盲对照比较。结果 服药前、服药后2天及4周末异烟肼组氯丙嗪血浓度、BPRS分值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常用量异烟肼对氯丙嗪血浓度无明显影响,亦未使精神症状加重,完全适用于伴肺结核的精神病人抗痨之用。  相似文献   

3.
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恶化或称类赫氏反应在肺结核治疗中较为多见,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治疗中发生少见报道.笔者在临床诊疗中遇到12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2例均系我院1991~1999年住院患者,占同期结脑患者的26.5%(12/49).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6~49岁,中位年龄32岁.全部患者脑脊液都符合结脑的改变,其中9例脑脊液结核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或有活动性肺结核,3例属治疗后诊断.全部患者均经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抗痨治疗,并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患者经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亚急性起病,病程中或治疗过程中合并出现结核瘤,经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异烟肼0.1 g+地塞米松5 mg),临床症状缓解,CSF恢复正常,影像学示脑部病灶消失。结论对于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来说,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也许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异烟肼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异烟肼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对 2 0例伴肺结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来氯氮平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异烟肼 ( 0 3g/d)治疗 10周。分别于合用前、合用后 2、6、10周末测定氯氮平稳态血药浓度 ,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 ,同时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两药合用前后的副作用。结果 合用异烟肼前与合用后第 2、6、10周末的氯氮平血药浓度分别为 ( 4 2 0± 14 3 )g/L、( 5 2 9± 2 5 5 )g/L、( 5 3 0± 2 83 )g/L和 ( 5 10± 3 2 9)g/L ,合用前后氯氮平血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F =0 80 ,P >0 0 5 ) ;合用异烟肼前后患者PANSS及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均大于 0 0 5 )。结论 异烟肼合用氯氮平虽能提高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氯氮平血药浓度 ,但对患者合用前的精神症状无明显影响 ,两药合用早期应监测氯氮平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随抗痨药物广泛应用 ,耐药菌不断产生和增加。耐药性结核性脑膜炎时有发生 ,国内文献报道尚少。 1999~ 2 0 0 0年我科收治耐药性结核脑膜炎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 例例 1,患者 ,女 ,2 0岁 ,头痛 1周 ,呕吐 4天入院。查体 :T 38.5℃ ,神清 ,颅神经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未引出病理征。颈强 3指 ,kernig’s征 (± )。腰穿脑脊液蛋白 0 .6 5g/L ,糖2mmol/L ,氯化物 12 0 .5mmol/L ,白细胞 1.0× 10 6/L潘氏试验弱阳性 ,未找到抗酸杆菌。结核抗体阳性。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经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7.
用异烟肼作为抗忧郁药治疗具有忧郁综合征症状的患者53例,其中慢性焦虑症11例,恐怖性焦虑5例……人格缺陷2例.男性25例、女性28例.年龄自21岁至64岁.每日常规口服异烟肼400毫克,同时伴服维B_650毫  相似文献   

8.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确切疗效。方法  81例住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糖皮质激素组 (4 0例 )和对照组 (4 1例 )。两组患者均常规抗痨治疗 1年 ,异烟肼 (H)、利福平 (R)、毗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治疗 3个月 ,HRZ治疗 9个月。糖皮质激素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1年后的GOS评分。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的不良转归率为 4 4 7% (17/38) ,而对照组为70 3% (2 6 /37) ;糖皮质激素组局灶神经异常发生率为 2 6 3% (10 /38) ,对照组为 4 8 6 % (18/37)。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能降低发生不良转归的危险 (相对危险度 0 6 4 ,95 %可信区间为 0 4 3~ 0 95 ,P <0 0 5 ) ;降低患者局灶神经异常的发生率 (相对危险度 0 5 4 ,95 %可信区间 0 30~ 0 99,P <0 0 5 )。两组的死亡率及听力丧失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其转归。  相似文献   

9.
异烟肼、氯丙嗪合用致抽搐发作1例报告安徽省荣军医院杨晓帆患者,男,43岁,因自语独笑,冲动毁物19年,加重月余入院。发病以来即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服用氯丙嗪等药物治疗,本次用量为400mg/日。自90年以来因右上肺结核加用异烟肼治疗。于1993年6月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结核瘤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对确诊的5例椎管内结核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椎管内结核瘤在脊髓MRI有相对特异性表现。以椎板减压、病灶清除术和抗痨等综合治疗为主的5例患者。除二便功能障碍恢复差外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有3例能独立行走。结论:脊髓MRI在本病的诊断中为首选;治疗以手术、抗痨等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9岁。因患肺结核,并继发肺内感染,用异烟肼0.3、对氨水杨酸钠8.0每天1次静滴,及利福喷丁、吡嗪酰胺、链霉素、青霉素等对症治疗。4天后患者躯体症状减轻,但出现精神症状,失眠,兴奋,乱语,爱管闲事,答非所问,哭笑无常,打骂人。停异烟肼,在其它抗结核药物续用的基础上,给予氯氮平50mg/d口服,维生素B6500mg/d静滴及支持疗法,2周后精神症状渐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2.
1966年以来选择6例结核性脑膜炎所致高压性脑积水病人进行侧脑室-胼胝体池分流术,4例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术后随访17年,初步认为本手术是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 患者,女,3岁。1965年元月发烧、头痛、呕吐,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经抗痨治疗后好转。同年10月又出现头痛、发烧及发作性四肢强直、后弓反张,经积极抗痨治疗,体温正常。多次复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结脑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及地塞米松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分别记录2组脑脊液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周期3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脑脊液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缓解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苯妥英钠长期(2~15年)治疗342例癫癎和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剂量是150~300毫克/日,在儿童是与年龄相应的剂量。11例发生了苯妥英钠中毒症状,并不是由于长期或过量地使用了该药,而是与这些患者因结核病服用异烟肼(9例,另2例用异烟腙)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动态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在结核性脑膜炎耐药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共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7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脑脊液药敏检测和至少每周一次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计数有核细胞和各类细胞百分比;药敏检测结果回报前采取H(S)REZ(V)方案,结果回报后根据耐药情况制定个体化抗结核方案。结果根据脑脊液药敏检测结果,37例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其中29例(78.38%)为多药耐药,耐药谱依次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35.14%(13/37)],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18.92%(7/37)],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16.22%(6/37)],异烟肼和利福平[各10.81%(4/37)],异烟肼+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氟喹诺酮、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各2.70%(1/37)]。抗结核治疗2和4周后,非耐药组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t=5.050,P=0.000;t=11.100,P=0.000)和中性粒细胞比例(t=15.268,P=0.000;t=17.048,P=0.000)均低于耐药组。脑脊液细胞学显示,耐药组呈现持续4周的混合细胞炎症迁延反应,非耐药组向显著淋巴细胞反应转化。随访6个月时,耐药组总有效率低于非耐药组[45.71%(16/35)对90%(36/40);χ~2=17.218,P=0.000]。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以混合细胞炎症反应为主,治疗过程中持续 4周的混合细胞炎症迁延反应是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可能是提示治疗方案无效的依据。临床受限于药敏检测时限和条件限制时,监测脑脊液细胞学动态变化可能成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判断方法,可为临床疗效评价和抗结核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脑卒中所致偏身舞蹈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部分病人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按脑卒中常规治疗 ,并加用丁酰苯类药物和 /或增加GABA含量的药物 (如异烟肼 ) ,疗效显著。结论 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脑卒中 ,经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脑膜炎8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年来住院初治结核性脑膜炎(TM)患者8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脑脊液压力升高发生率82.1%,细胞计数升高发生率94.2%,糖降低发生率73.3%,氧化物降低率72.1%,蛋白升高率89.5%,脑CT异常率65.7%,胸部X线阳性率45.3%,误诊率高达29.1%;复发5例,占5.81%。20世纪80年代44例TM患者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三联治疗;20世纪90年代以后42例TM患者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两组转归无明显差别(P=0.38),但前者总疗程为18~24个月,后者为12个月;84.9%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肺外结核感染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线索;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导1例因服利福平引起的严重肌病.患者女,44岁,1974年患活动性肺结核,经用异烟肼、利福平治疗16个月而愈.1980年10月症状复发,胸片示新鲜空洞,痰培养结核肝菌(+),给予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4周后出现近端肌肉无力、不能站立,无感觉异常、感觉过敏,肌肉疼痛,面肌和眼肌未受累,也无吞咽困难和异常疲劳感等重症肌无力表现.体检:四肢近端肌肉肌力减退伴轻度萎缩,以双下肢为甚;无皮疼,无肌肉压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脑卒中所致偏身舞蹈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部分病人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并加用丁酰苯类药物和/或增加GABA含量的药物(如异烟肼),疗效显著。结论 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脑卒中,经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人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7例患者的脑脊液、影像学、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7例患者均缺乏典型的临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经诊断性应用标准化"抗痨"方案治疗1~2个月治愈23例,好转10例,慢性迁延4例.结论 对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诊断性抗结核试验性治疗,避免误诊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