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药学部门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药学部门在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本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及其相关资料.结果 本院不合理用药现象由干预前的31.2%下降至干预后的5.64%(P<0.05).结论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药学部门可以明显降低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的比率.  相似文献   

2.
130例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审核处方及分析不合理处方,促进医患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6月本院门、急诊处方8616例进行抽查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30例,占所查处方的1.51%,抗菌药不合理处方91例,占不合理处方的70.00%。结论 本院用药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抗生素不合理用药表现,药学部门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合理使用要走出的误区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药学干预后,降低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的比率,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明显下降,同时其他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也得到有利的控制。结论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较好地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电子处方库中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童共6000人次的电子处方,就合理用药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价。结果每人次处方平均用药5.3种,平均药费61.7元,注射剂使用率60.5%,抗菌药物使用率53.6%,糖皮质激素使用率27.4%。结论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医院药学部须加强用药宣教,提高儿科医师及患儿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查本院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与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药物利用指数分析和比较。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前三位,两时段都一样,依次是:①头孢类;②青霉素类;③克林类。在23个品种中,2007年时段,DUI〉1的5种属不合理用药为21.73%,属合理用药占78.27%。而2008年时段,DUI〉1的3种属不合理用药占13.04%,属合理用药占86.96%。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虽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向更为合理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分析目前本院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资料,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判断是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本院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较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术后用药种类和方式不合理(46.2%)、术前预防性用药种类不合理(32.5%)和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25.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34.2%VS11.1%,P=0.014)、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8.1±3.6)d vs(5.5±2.4)d,P=0.036。结论目前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较为常见,需药学部门加强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进门诊处方质量的提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6月的门诊处方6137张,根据本院处方点评的相关程序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相关质控干预。结果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使处方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干预前的66.9%上升到干预后的98.8%;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采用输液(〉100mL)给药方式的比例均有明显降低,分别由干预前的58.4%、45.9%降至干预后的36.9%、27-3%。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对本院规范处方书写和临床合理用药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处方点评的力度及深度仍有待提高,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不仅要指出来,还应给予医师合理化的用药建议,促进药师与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调查2012年1月-12月份门诊处方,分析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1%,其中单用一种的抗菌药物处方占76.3%,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23.2%,三联用药占0.5%。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处方占所审核处方总数的1.47%。主要反映为配伍禁忌、重复用药、选药不当、联用过多或联用不合理、选药高档或不合理、疗程过长、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结论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医师和药师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敞开式发药顺应了药学服务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其第十条规定“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第十六条又指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指导合理用药,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提供用药咨询服务”。这就意味着.新世纪的医院药学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原因,提高基层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门诊西药处方960张,根据有关药学理论,统计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合计90张(占9.38%),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根据处方数所占的比例依次为:联合用药不合理29张(32.22%)、重复用药25张(27.78%)、选药不当20张(22.22%)、用法不合理16张(17.78%)。结论合理用药任重道远,特别是在抗生素的用药中,一方面需要临床医生科学用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多方面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 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实施护理细节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施细节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结果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科学、规范化较实施细节管理前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细节管理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总体应用效果,提高小儿临床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总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对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与细节管理实施前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相比,细节管理实施后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实施细节护理之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强化了其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对患儿护理实施的全面性,实现了临床护理优质目标,减少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比例。儿科实施细节管理能够最大限度上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