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继2004年建立和运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后,卫生部计划在医疗机构建立一套台理用药监测系统,以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合理用药目标。据悉,该系统全面运行后,将覆盖全国二级以上医院。这一信息是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9年12月11日举行的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际协调会议上透露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标性监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情况.方法 通过医院LIS系统每日查阅细菌室报告单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去细菌室调查相结合,收集多药耐药菌资料.结果 233株多药耐药菌中神经内科占27.9%,ICU占21.9%,神经外科占13.7%;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38.2%,其中以ESBLs最多,占47.2%;其次为多药耐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PDRAB)、MRSA.结论 将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方案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多部门协作做好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探索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对2012年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并进行目标性监测,制定目标监测管理方案,建立危急值管理流程,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结果 2012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共837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84株,检出率10.0%;科室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内科、老年科、泌尿外科,分别占27.4%、20.2%、15.5%、11.9%;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及分泌物,分别占65.5%、17.9%、7.1%;84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结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较高,制定并落实目标监测管理方案,及时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能有效预防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的建立及管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方法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筛选检验数据,对符合多重耐药菌筛查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经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结果通过多重耐药菌监控系统的管理,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的监控水平,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于医院感染监测的思路和措施. 方法总结国内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报道. 结果了解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开发实用性功能模块;充分利用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以集成化方式开发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分级分批搭建平台,逐步完善各个层面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结论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是医院感染监测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临床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干预策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方法前瞻性监测了我院两年内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细菌和耐药谱,并采用了相应的干预手段. 结果两年共检出细菌69种,1 092株,其中G 菌487株,占44.6%,G-菌449株,占41.1%,真菌156株,占14.3%,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 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2014-2019年全国不同等级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从2014-2019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中提取不同等级医院的相关数据,分析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数据变迁,并进行比较.结果 2014-2019年,全部医院检出革兰阳性菌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屎肠球菌.与三级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临床共分离455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4株占49.2%,其次为克雷伯菌属87株占19.1%;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5.6%、54.0%.结论 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院2011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操作;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数据分析按CLSI2011年折点判读.结果 医院2011年全年检出的454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最高,占71.4%,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1.6%,真菌占7.0%;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变形菌属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7.7%;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0.00%、35.3%.结论 尽管医院细菌耐药率明显低于三甲医院细菌耐药率,但仍不可忽视细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力图减缓细菌耐药性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住院患者检测出的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等进行监测.结果:共检出1 998株致病菌株,其中多重耐药菌为105株,占检出总致病菌株的5.3%.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病人感染率最高.耐药菌株以产ESBLs的细菌最多.年龄大、病程长、合并症多、接受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等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MDRO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