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纯Al粉、C粉和SiC颗粒进行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经冷压实后直接进行热挤压,成功地制备了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不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复会材料.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SiC颗粒与Al基体具有较好界面结合,其在基体中分布的均匀性受基体粉末特性的影响Al_2O_3含量较低且尺寸细小,X射线衍射和透镜分析难以确定.Al_4C_3为尺寸细小(直径约0.02μm,长度约0.2μm)的棒状单晶体,与Al基体没有固定的取向关系,界面结合良好,无中间过渡层.  相似文献   

2.
采用纯Al粉、C粉和SiC颗粒进行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经冷压实后直接进行热挤压,成功地制备了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不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复会材料.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SiC颗粒与Al基体具有较好界面结合,其在基体中分布的均匀性受基体粉末特性的影响Al_2O_3含量较低且尺寸细小,X射线衍射和透镜分析难以确定.Al_4C_3为尺寸细小(直径约0.02μm,长度约0.2μm)的棒状单晶体,与Al基体没有固定的取向关系,界面结合良好,无中间过渡层.  相似文献   

3.
马宗义  张玉政 《金属学报》1994,30(1):B033-B038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5.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Al2O3、SiC、SiO2等三种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中显微孔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前者显微孔隙是由Al2O3颗粒加入导致熔体粘度增加、颗粒堵塞枝晶间的补缩流动通道以及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三种因素所引起;第二种材料由于气孔易在SiC颗粒表面形核,或者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较弱,使得该复合材料比前者易形成显微孔隙;第三种复合材料,是由于SiO2颗粒与基体间发生了界面反应,一定量的Si溶入了基体,增大了基体的凝固潜热,从而提高了基体合金凝固时的补缩流动能力,所以SiO2p/Al-4%Mg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比同样条件下Al2O3p/Al-4%Mg和SiCp/Al-4%Mg复合材料致密。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通过基体合金化改良Al2O3/Al界面润湿的思路.添加元素M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液态金属表面能γM<γAl;(2)氧化物Gibbs形成能△GMxOy<△GAl2O3,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Mg是良好的润湿增强剂.而且随Mg含量的增加,浸润效果增强.Bi、Pb和Li合金化在Mg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润湿、但Cu的加入效果相反.在Al2O3/6061Al复合材料中,Mg偏析到界面.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界面反应产物MgAl2O4,但是在Al2O3/6262Al复合材料中富集Bi和Pb的纳米颗粒存在于增强体之间或增强体内部孔隙.讨论了0.5μm或4μm Al2O3/6061Al和4μmAl2O3/6262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8.
铝液与SiO2反应原位形成Al/Al2O3(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铸造方法与原位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原位形成的Al/Al2O3(P)复合材料。向铝液中添加(搅入法)预先在300℃下烘烤3h、粒径为300μm的SiO2颗粒,发生如下反应:3SiO2+4Al=3Si+2Al2O3,其结果,原位形成颗粒分布均匀的Al/Al2O3(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Al2O3、SiC、SiO2等三种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中显微孔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前者显微孔隙是由Al2O3颗粒加入导致熔体粘度增加、颗粒堵塞枝晶间的补缩流动通道以及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三种因素所引起;第二种材料由于气孔易在SiC颗粒表面形核,或者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较弱,使得该复合材料比前者易形成显微孔隙;第三种复合材料,是由于SiO2颗粒与基体间发生了界  相似文献   

10.
铝液在SiO2反应原位形成Al/Al2O3(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铸造方法与原位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原位形成的Al/Al2O3(p)复合材料。向铝液中添加预先在300℃下烘烤3h、粒径为300μm的SiO2颗粒,发生如下反应:3SiO+4Al=3Si+2Al2O3,其结果,原位形成颗粒分布均匀的L/a2O3(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添加晶种的碳热还原SiO2法制取Si3N4/SiC复合粉末的工艺。发现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原料SiO2粉比表面的增大、添加Si3N4晶种以及提高N2流速,均有利于Si3N4、SiC相含量的增加。当SiO2:C为1:2,加入10Wt%Si3N4品种时,在1350℃下于N2流速为0.4m3·h-1气氛下反应4h,可得到平均粒度为0.46m,含N23.9wt%、C6.25Wt%、O2.90wt%的Si3N4/SiC超细复合粉末。  相似文献   

12.
(Al2O3)p和SiCp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l2(SO4)3 分解反应所制备的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中Al2O3 和SiC 颗粒和基体结合良好,分解的SO3 对SiCp/ Al 复合材料熔体进行精炼、除气,试样中没有发现气孔、团聚、集聚、偏析,克服了传统搅拌铸造所带来的铸造缺陷,解决了回收利用重熔过程中的吸气、精炼问题;从而为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走向实用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铸造搅拌法制取了由Al2O3颗粒增强的Al-Si合金复合材料。通过正文试验,探讨了Al2O3颗粒的尺寸、颗粒的体积分数与浇注温度对Al2O3颗粒-Al-S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颗粒尺寸为1-3m、体积分数15-20%,浇注温度为800℃时增强效果最佳,强度可提高20%以上,磨损量可减少60%-70%,Al2O3颗粒能促进Si相形核、有碎化共晶硅并使之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单质铬粉、硅粉和NaCl、NaF、AlF3三元活化剂对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进行铬硅包渗,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含铬29%、硅4%左右的铬硅渗层。渗层的表面为光亮的银白色,组织为柱状的α固溶体+少量的Cr23C6厚度为200μm左右,表层显微硬度为300kg/mm^2,渗层在0.5mol/LH2SO4中浸泡腐蚀速度和在0.25mol/LH2SO4中的电化学腐蚀速度均比未  相似文献   

15.
Ca对Al2O3(P)/Al—Si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树森  黄乃瑜 《金属学报》1999,35(6):663-667
本文利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了Al2O3/Al-Si复合材料溶液中添加微量Ca对基体组织及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能够细化,Al-Si合金基体的共晶Si,但Sr变质时添加Ca,Ca对Sr的共晶Si细化能力具有阻碍作用,Al-Si-Sr-Ca中Ca的变质阻碍作用可能是因为生成Ca-Sr-Si金属间化合物消耗了溶液中的Sr,单独添加Ca或Sr时,Al2O3颗粒部被凝固界面所排斥和推移,在固  相似文献   

16.
原位Al2O3和TiB2粒子增强Al-Cu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由TiO2AlBCuO体系制备了原位Al2O3和TiB2粒子增强Al3.2%Cu和Al6.0%Cu合金基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两种复合材料中均有Al2O3和TiB2生成,没有发现Al3Ti相产生。原位生成的Al2O3和TiB2粒子为尺寸小于2μm的等轴状粒子,在Al基体中均匀分布。室温拉伸试验表明两种AlCu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并且随着基体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增加。动态压缩试验表明,这种AlCu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对应变速率是不敏感的,这可由不同应变速率变形后的复合材料基体中位错密度大致相同来解释。高温压缩蠕变试验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显态应力指数。随基体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ZMLMC定向凝固装置,研究了Al2O3/Al-4.5Cu金属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凝固冷却速度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凝固速度v=16.7μm/s时,Al2O3/Al-4.5Cu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胞状晶,胞状晶中无颗粒存在;当v=49.8μm/s时,基体为树枝状晶,颗粒在枝晶中均匀分布,一二,次枝晶间距随着凝固速度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以双铂电极作指示电极,于KBr─Na2B4O7介质中,用Ca(ClO)2滴定测定A1N、TiN、Si3N4、Si3N4/SiC材料中氮的方法。本方法对于20%-40%的氮的测定,标准偏差小于0.22%,可测定金属材料中0.05%以上的氮。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MMCs材料的冲击磨损机理,采用单摆划痕法对Al2O31/Al-9Si合金耐冲击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3m/s冲击速度下,随着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增多,A2O31/Al-9Si合金抗冲击磨损性降低。在4m/s冲击速度下,对同一种Al2O31/Al-9Si合金材料,冲击速度为4m/s时的耐冲击磨损性优于速度为3m/s时的耐冲击磨损性。92)在冲击磨损过程中,A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20.
用电沉积-热解方法在合金表面获得了厚度为0.1-0.5μm的单一Y2O3,Al2O3或不同Y2O3含量与Al2O3或Cr2O3混合的氧化物薄膜涂层,研究了在1100℃,10^4PaO2的条件下各类OTFC对Al2O3形成Fe25Cr5Al合金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