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场饲养文维菌种鸡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c一、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目标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的背部,并低贴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人母鸡的泄殖腔内的阴道口,腿脚短粗和胸部丰满的公鸡在交配时,不容易平稳地抓牢母鸡的肩背,往往容易滑落和抓伤母鸡,也较难把精液准确地输人母鸡的生殖道。因此,肉种公鸡的饲养标准为腿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  相似文献   

2.
公鸡的外生殖器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定地抓紧母鸡的肩背并低贴前身且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内的阴道口。腿脚粗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在交配时就不容易抓牢母鸡的肩  相似文献   

3.
一种公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公母分饲 育雏期即开始实施公母分饲。母鸡为了获得良好的产蛋性能,一般都是在4~5周龄实行限制饲喂的方案;而为了使公鸡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长有坚实的骨骼和修长的腿胫,育雏期应采取自由采食,不可限制其早期生长,因为8周龄之后公鸡的腿胫生长会明显减慢,而腿胫的长短以及胸部的平坦程度对公鸡的交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发挥种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非生产公鸡的饲养量节约饲养成本,克服笼养种母鸡自然交配困难,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公母鸡直接接触所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在种鸡场已经普遍使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来提高育种效率,使母鸡的配种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地域的限  相似文献   

5.
5 鸡配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2种方法。自然交配有下列配种方式: 5.1 大群配种:系指公母鸡同群饲养,公母鸡按一定比例搭配,公鸡可随时与母鸡交配,优点是省工省事,种蛋受精率较高。 5.2 小间配种:指在一个配种小间,养8~15只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110个中国地方品种鸡所在地的生态因素(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时数)和生产性能指标,以研究其对中国地方品种鸡的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显著影响公母鸡胫长、公鸡胫围和胸肌率、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蛋重(P0.05);炎热条件下公母鸡胸宽、胫长和母鸡胫围生长较差,公母鸡屠宰率和公鸡半净膛率在暖条件下表现较好,蛋重在凉条件下较高;年均降水量对中国地方鸡品种公母鸡体斜长、胫长、骨盆宽及公鸡的腿肌率、胸肌率和母鸡体重、全净膛率、蛋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年均日照时数对公母鸡体重、公鸡胸深和母鸡胫长、骨盆宽、屠宰率、腿肌率和蛋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
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因而,在管好母鸡的同时绝不可忽视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笔者从事肉种鸡饲养管理工作近10年,通过不断提高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总结经验,使种蛋的受精率逐年提高。近2年饲养AA肉种鸡6万套,全期种蛋受精率平均在94%以上,高峰时达97%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搞好公母鸡的分饲工作 育雏、育成期实行公母分栏饲喂,产蛋期平养母鸡的料桶应没有防止公鸡吃料的防栅网,每条栅网水平间隙为42.5mm(因品种不同也有差异),每8~10只公鸡吊挂1只料桶,高出地面45~50cm,料桶要平稳,不能倾斜。喂料时先喂公鸡,后喂母鸡,以防公鸡乱窜。分配饲料的速度要快,各个料桶的料量要均匀,尽量让公母鸡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吃到饲料,料量一定要准确。笼养撒完料后要及时地匀料2~3次,保证每只公鸡采食的料量相同。  相似文献   

8.
1过度交配的表现 种鸡群如果公鸡过多就容易出现过度交配现象,鸡群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北都会明显降低.在公母混合群的早期,某些种母鸡头部及尾根部羽毛移位、磨损是正常的.安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到羽毛脱落,就是一种过度交配的信号.如果公母比例不减少,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将引起种母鸡背部大面种脱毛,被抓破、撕破皮肤.造成种母鸡体况下降,产蛋率降低.当种公鸡的羽毛过分损时也表明种公鸡数量过多.  相似文献   

9.
倘若鸡舍内的环境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颇为理想的世界,种公鸡与种母鸡都能在饲料平衡、光照恰当、体重适宜等条件下饲养,达到理想的产蛋率和受精率,也许就没有任何必要在鸡群中采用青年种公鸡替换老龄种公鸡的程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鸡群在整个生产周期至少要替换一次种公鸡,有时甚至两次。鸡群为何要替换种公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受精率太低。   鸡群至 40周龄时,由于种公鸡交配的频率变缓,而种母鸡,从其生理学方面来看,则需要交配的次数更加频繁才能维持较高的受精率,因而到此年龄阶段,肉种鸡的受精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场饲养艾维茵种鸡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 一、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目标 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的背部,并低贴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公母的配比公母比失调,无论公鸡多,还是母鸡多,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公母比一般为1∶8~12,即8~12只母鸡配1只公鸡。(二)种公鸡的选择公鸡的健壮与否是影响受精率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在种鸡育雏、育成中,特别要注意公鸡的发育情况,定期称重,性成熟的公  相似文献   

12.
绿壳蛋土鸡若干种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对绿壳蛋土鸡生长发育等有关特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公鸡的生长速度比母鸡快,到13周龄时公母鸡体重分别为1355g和1067g;公鸡的胫长、胫围、龙骨长、胸角测定值高于母鸡,而体斜长、胸围、胸宽、胸深公母鸡相差不大;上述各体尺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0.278、0.868、-0.013、-0.081、0.585、0.608和0.108:13周龄公母鸡在屠宰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公鸡的腿肌率、胸肌率、翅膀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分别为26.2%、18.3%、13.8%、89.2%和70.9%,母鸡为19.4%、13.9%、11.0%、90.4%和72.5%,公鸡的腿肌率、胸肌率和翅膀率高于母鸡,而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却比母鸡低。  相似文献   

13.
种公鸡的管理目标是饲养出优质公鸡,使其足以在19周龄时能与母鸡配种,并在母鸡的整个产蛋期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优良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陈志祥 《水禽世界》2006,(12):19-20
Ross公鸡的管理目标是培育质高量足的种公鸡,以在19周按时与母鸡混群,并在整个产蛋期都有个好的受精率。质高意味着公鸡整个生产期都能维持高水平的受精率;量足则表示23周时至少有占母鸡数量8% ̄10%之间的合格公鸡可供选择。从现有的实践经验看,培育、管理优秀公鸡的办法并非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种公鸡饲喂母鸡料对受精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5周龄健康的S08公鸡6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母鸡料和公鸡料,28周龄随机选取同舍母鸡2列,每列400只,分别与试验组、对照组公鸡进行人工授精,分别测定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产蛋前期的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产蛋中期与后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相近;孵化率的趋势与受精率一致;健雏率整个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种公鸡饲喂母鸡料对产蛋前期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实际生产影响并不大,考虑实际因素种公鸡可以饲喂母鸡料。  相似文献   

16.
1.控制种鸡体重不论是育成期还是产蛋期,将种公鸡和种母鸡的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非常重要。种公鸡体重过大,增加腿病和脚病发生机会,配种能力降低,失去种用价值。种母鸡体重过大,产蛋小,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耗料多,养鸡的经济效益降低。控制种公鸡和种母鸡体重的有  相似文献   

17.
种蛋受精率是衡量种鸡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受种鸡自身状况、饲养管理。授精技术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切实提高种蛋受精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鸡和受精事1.种鸡龄期影响:公母鸡的龄期对受精率都有影响,只有当公母鸡处于同样性活动状态,才能有较高水平的受精率。()公鸡:种公鸡利用年限一般为一年。因在6一比月龄性机能最旺盛,其受精率也最高。(2)母鸡:作为种母鸡最好用一个产蛋年度。随着鸡龄的增加和产蛋持续时间的延长,由于体肥使生殖系统积蓄过量的脂肪,接受精子的次数和数量不…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周左右的分开饲养,在母鸡开产之前,我们需要将公鸡混入母鸡群体中(混群时间和种鸡挑选对交配尤为重要。混群后公母感情培养及公鸡体重变化影响着种蛋受精率。所以,通过合理的混群时间、方法及恰当的公母比例,我们才能得到较高的受精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 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种公鸡的日龄,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为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对种母鸡的选择,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20.
平养肉种鸡人工授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父母代肉种鸡饲养过程中,受精率是考核种公鸡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决定着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种鸡场都采取将公母鸡按适当的比例混群后进行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受精,可是到了中后期,尤其在45周之后由于种公鸡生殖系统的退化、体重超标严重、营养、公母配比不合适、油苗免疫、环境变化、疾病死淘等诸多因素导致受精率不断下降,给饲养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