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穆圆  田洁 《天津护理》2010,18(1):36-37
目的: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73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执行留置尿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术后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腹肌、缩肛运动锻炼和排尿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进行积极有效的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可以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凡 《临床医学》2023,(11):73-76
目的 分析提肛运动联合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提肛运动联合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膀胱恢复状况、膀胱相关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FVS)、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PVR)]、尿动力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周研究组FVS、MFR水平高于对照组,且PV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储尿时研究组膀胱压、尿道闭合压高于对照组,排尿时研究组膀胱压高于对照组,尿道闭合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20.41%(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肛运动联合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能促使膀胱功能和尿动力学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起行膀胱功能训练,并于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250ml。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尿管前排空膀胱,让患者有尿意时自行排尿,比较2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排尿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排尿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排尿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实验组第1次平均排尿时间为(1.25±0.18)h,对照组为(2.05±0.21)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膀胱功能训练联合拔尿管前注入0.9%生理盐水能有效预防拔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爱兰  马敏  朱格红  王勤 《护理研究》2008,22(11):2959-2960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产生的可变生物电波通过两路电极经皮导入,多方位刺激膀胱壁平滑肌,引起收缩,促进排尿。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开放尿管5d~7d后关闭尿管2h~3h间断放尿,模拟膀胱被动充盈及主动排尿动作以锻炼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观察两组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陆文娟 《护理研究》2012,26(3):252-253
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方法,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潴留[1],其发生率为28%.20%左右的病人需要再次导尿,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1].目前,国内外对宫颈癌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方面有许多研究,如留置尿管方式及时间的改变,术后盆底肌肉的锻炼,预防泌尿道感染,个体化放尿、排尿,物理疗法及心理护理等措施[2].但对于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各说己见.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预防措施,进行有意识的会阴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的收缩锻炼、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得到一定的恢复, 阻止膀胱肌肉的萎缩,加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 促进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为此,我科于2009年1月起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加腹肌盆底肌膀胱肌锻炼的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法,对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和排尿成功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膀胱治疗仪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兰  马敏  朱格红  王勤 《护理研究》2008,22(32):2959-2960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产生的可变生物电波通过两路电极经皮导入,多方位刺激膀胱壁平滑肌,引起收缩,促进排尿。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开放尿管5d~7d后关闭尿管2h~3h间断放尿,模拟膀胱被动充盈及主动排尿动作以锻炼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观察两组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有效地膀胱功能训练,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方法将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改进的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患者首次排尿情况和残余尿量测定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及残余尿测定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早期电针治疗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预防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预防尿潴留,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法加电针治疗预防尿潴留.结果:实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重置导尿管率与重置导尿管后带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传统方法加早期电针治疗,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9.
妇产科导尿术是护理常见的技术操作,由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40%左右,居于首位,其中约75%~80%患者的尿路感染由导尿引起,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及手术患者已构成较大威胁[1].临床上引起排尿异常的原因复杂,而伴随性尿路感染则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2].因此,对于预防医院泌尿系统感染已引起众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方式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对照组被动训练膀胱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第1次排尿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可加快盆丛神经的恢复并改善手术后膀胱功能的支撑,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仪对降低留置尿管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科室留置尿管〉7d的患者8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持续开放尿管引流尿液,并在拔管前1~2d间断夹闭尿管;实验组在留置尿管期间应用膀胱功能训练仪控制尿管的夹闭与开放,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及排尿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排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留置尿管期间应用膀胱功能训练仪控制尿管的夹闭与开放,维持膀胱的功能,能有效预防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5天开始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留置尿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和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为(62.33±32.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93.33±29.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1.36±2.42)d,明显短于对照组(15.23±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尿潴留的综合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巧利 《护理学报》2004,11(11):34-35
笔者对1999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的49例宫颈癌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和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认为术前心理疏导,术后采取综合防护:膀胱冲洗,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耻骨上膀胱造瘘等,能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孙丽燕 《护理研究》2008,22(29):2680-2681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手术是宫颈癌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39%~44.91%[2].病人表现为术后2周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后残余尿超过100 mL.临床采用延长术后尿管保留时间,拔管前3 d定时开放尿管,但效果不佳.近年来,我院对70例子宫颈癌术后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防治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综合护理干预防治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丽燕 《护理研究》2008,22(10):2680-2681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宫颈癌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39%~44.91%。病人表现为术后2周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后残余尿超过100ml。临床采用延长术后尿管保留时间,拔管前3d定时开放尿管,但效果不佳。近年来,我院对70例子宫颈癌术后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十预防治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行为改变训练对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 将265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32例和对照组133例,实验组又分为术前1~2 d训练组、术前3~4 d训练组和术前5 d以上训练组,手术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行为改变训练,对照组术前未进行任何训练.术后对2组患者出现尿潴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行为改变训练的时间长短与术后出现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膀胱功能训练和行为改变训练有助于减少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尿潴留,且术前训练时间与术后尿潴留成反比,从而减少导尿带来的痛苦和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尿潴留,比较2组的排尿情况、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4 d尿路感染少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躯体功能、宫颈癌特异性模块、功能状况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个体化排尿训练计划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从术前到术后拔除尿管全过程进行个体化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对96例宫颈癌需行广泛手术的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实验组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体位的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个体化放尿结合定时开放;膀胱灌注;二次排尿法等。观察拔除尿管4~6h再次排尿后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结果对照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100ml者33例,≥100ml者15例,实验组残余尿<100ml者42例,≥100ml者6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插尿管天数分别为14.92d和16.75d,对照组插管天数比实验组长1.83d。结论个体化排尿训练可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护理干预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evMan 4.2分析专用软件,对国内28篇关于护理干预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关系文献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与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之间关联明显(Z=14.99,P<0.00001),合并计算的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