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痔疮是一种肛门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病。痔疮即是肛垫处表现为病理性肥大。痔疮可由病发部位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类型,即有:外痔、内痔、混合痔。当下临床认为外痔是由于皮下血管丛发生病理性血栓或者扩张引发;内痔则是由于肛垫静脉吻合支、血管、支持结构出现病理性移位或者变化引发;混合痔则是由外痔和内痔的混合形成。痔疮临床常见症状为嵌顿、疼痛、脱垂以及出血。手术是治疗痔  相似文献   

2.
张建柏 《药物与人》2006,19(11):68-68
痔疮是种常见病,它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团块。根据发生部位一般将其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及时的判断出自己是否得了痔疮呢?这里介绍三种预警系统,一般人群可以对号入座,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瑞粉 《药物与人》2014,(12):131-131
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肥大或移位而形成的团块.中医称为里痔、牝痔.古代中医不分内痔、外痔,内但便即有血,外有异出血过多则体无血色”,才明确区分内痔、外痔.内痔的发病率最多,占痔的52%~64%,有些文献中的痔,常指内痔.内痔常为单发,多在右前位,多发时则在右前、右后和左位.大者如草莓,为原发性内痔(母痔),生于其间的小者如樱桃,为继发性内痔(子痔),偶有多个内痔沿肛管-周连成环状,则称为环状内痔.  相似文献   

4.
胡丰良  陈丹 《家庭医生》2012,(13):57-57
治痔,症状缓解就好 俗话说“十人九痔”“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可见痔疮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多高。它在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的人当中都可发生。人们对痔的认识和研究已有数千年历史,但对于痔的本质认识尚存在许多争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痔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痔的现代概念,认为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并且认为.肛垫是直肠末端的组织垫,起到协调肛管括约肌、完善肛门闭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按痔发生的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分Ⅳ期以表示严重程度。痔的治疗方法繁多,适用于Ⅰ、Ⅱ期内痔的有药物治疗,胶圈套扎,硬化注射,红外线,电疗,双极热凝等,而Ⅲ、Ⅳ期内痔、外痔、混合痔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痔的发病机理还在探讨之中,主要有血管增生理论、静脉曲张理论、肛垫下移理论等,依据各自理论衍生出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就痔目前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钱伟 《现代养生》2013,(17):19-20
现代生活中,痔疮已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前人类对痔的认识比较局限,民间就有"十男九痔"的说法,说明痔的发病率很高。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痔的实际发病率是46.2%。患痔疮的高发人群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生因素有:1.进化论观点:只有人才会得痔疮,这是因为在大自然的生物中,只有人是直立行走的高级脊椎类动物,直立的人和爬行类动物的一个很主要的区别点就是两者肛门部血管分布和肛门的张力是不同的,加上人在劳动中不断产生的疲劳、疾病及饮食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民间有个说法:十男九痔,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还要增加一句"十女十痔",因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痔疮发生率会更加高。临床调研发现,在普通人群中男性的痔疮发生率为50%~60%,而女性的痔疮率会更高一些,大约为60%~70%,怀孕以后痔疮的发生率会继续上升,通常会超过70%。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最典型的症状是:痒、痛、出血。而孕妇更  相似文献   

8.
正痔亦称痔疮,"十人九痔"说明痔是常见病、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痔是肛门疾病中的首要病症,发病率女性稍高于男性,以青壮年多见,可大致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痔疮割吗Lily怀孕时得了痔疮,当时挺严重的,连接生的大夫都建议我生过宝宝以后去"解决"掉。但是产后,可能是饮食、生活调整的都比较  相似文献   

9.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古人有十人九痔的说法,这种说法虽有点夸张,但痔疮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确是事实。该病是由于肛门部位的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所引起的。发病时可见大便出血,肛部疼痛,坐下不能,行走困难。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十人九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被肛门部疾病所困扰,其中痔疮就是肛门部多发病之一.痔疮的传统概念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疮的现代概念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是一种常见病,男女老幼皆可得病.其中2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大多数,女性多于男性.痔的发病率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占87.25%,占受检人群的46.3%.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自己,了解痔疮的知识,做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1.
痔疮防与治     
俗语说:“十人九痔”,可见患痔疮的人很多。 痔疮分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人的肛管直肠部有痔静脉丛,分为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位于直肠粘膜下,当发生静脉曲张后便形成内痔,其主要症状为大便时滴血,血呈鲜红色,但鲜血不与粪便相混合。直肠下静脉丛位于肛管皮下,当发生静脉曲张后便形成外痔,其特点是在肛门出现肿块,有水肿,被碰撞时会感到疼痛。如同时有内痔与外痔,连成一体,则称之为混合痔。  相似文献   

12.
<正>痔疮是怎么发生的?痔疮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但可能与静脉曲张、肛垫下移相关。1静脉曲张:肛垫的主要作用是节制排便以及闭合肛管的作用,而肛垫的主要构成为静脉丛,当静脉丛发生病理性的扩张、静脉丛血栓有关。从解剖学结构来看,门静脉、直肠静脉都没有静脉瓣;直肠静脉瓣在直肠中位置较浅、血管壁较薄,可能会引发静脉曲张;直肠末端的组  相似文献   

13.
痔疮,是肛门部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分为"内痔"和"外痔",外痔是肛门外的皮赘,患者通常症状不多,一般无需治疗;内痔是直肠与肛门连接部黏膜下静脉的一种曲张病,发生在肛门内2~3厘米处。发生内痔的原因,除极少数由于肛门部血管畸形外,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便秘、大便干  相似文献   

14.
正癌症盛行,人人自危,一旦患上个什么病,都怕与肿瘤扯上关系,尤其是体检时发现个什么"瘤"、"肿",更让人不安。确实,小心谨慎爱护身体是必须的,但假如什么病都疑神疑鬼,甚至开始寻找偏方,那就是杞人忧天,得不偿失了。今天就跟大家讲几种几乎不会癌变的疾病。痔疮"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疮很常见,其医学术语是"痔"或"痔病"。其实,是肛门直肠部由血管及结缔组织组成的"肛垫",属正常的生理结构。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血管性  相似文献   

15.
止痛消痔汤灌肛治疗内痔52例山东省枣庄市北庄中心医院(277218)尹旭君尹浩张德秀肛门处产生痔疮的原因很多,但总不外乎风、燥、湿、热邪乘虚侵袭或因饮食、起居、喜怒无常,气血不利,瘀血凝聚于肛门而成。笔者从1988年以来,用自拟止痛消痔汤灌肛治疗内痔...  相似文献   

16.
痔疮病因及防治陈世莹,覃功武1.痔疮的形成痔疮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门皮下的静脉丛曲张、弯曲形成的静脉团.是成年人的常见病.俗话说“十人九痔”,特别是中老年人占发病总数的70%左右.痔疮发病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等.内痔位于齿线以上,由直...  相似文献   

17.
痔疮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临床根据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以便血、疼痛、脱垂为主要症状。手术是治疗痔疮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术后易并发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念认为位于齿线上方右前、右后、左正中的三个粘膜包块为异常结构,即内痔。在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上采用的是"逢痔必治",并力求在结构上将"痔"(肛垫)彻底切除,Milligan-Morgan手术或外剥内扎术成为当时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自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肛垫说及1994年Loder等进一步提出内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以来,在治疗的理念上愈来愈多的学说已放弃逢痔必治的观念,改为只对于有症状的内痔进行治疗,在治疗的目的上由过去的以消除痔块为目的,改为消除症状为目的。在手术方法上以过去的尽可能彻底的在解剖学上将痔切除,改为将脱垂的肛垫复位,并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以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的少影响精细控便的目的。本文就痔手术治疗的术式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9.
痔疮,在医学上称为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痔疮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内痔以出血及便后痔疮脱出为主,外痔以疼痛瘙痒为主,混合痔兼有上述两种现象。痔疮的发病原因很多,一般归为以下几种:过度摄入肥腻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及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久泻久痢、长期大便不畅、便秘等大便异常现象;过度久站、久坐、久蹲、久行等不良体位,蹲厕过频过长;持续腹压增高、妊娠、前列腺增大、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不规律的生活、长期熬夜、长时间坐浴、常用灌肠剂与泻药等。还有一些女性为了身材苗条,追求纤纤细…  相似文献   

20.
苏州李女士我有痔疮,时有出血、疼痛,请问该注意什么。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并因此而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根据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平时注意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