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妊娠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探讨GBS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GBS筛查的800名孕妇为受试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BS携带情况,根据GBS筛查结果及是否愿意接受干预治疗分为治疗组、非治疗组和GBS阴性组,对比三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 800例受试对象中,GBS阳性136例(17.0%);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窒息、败血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与GBS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而与非治疗组相比,除新生儿脑膜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 妊娠期进行GBS感染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感染对肠道菌群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孕检并分娩的妊娠妇女744人为对象,调查并统计B族链球菌的感染率;筛选有和没有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妇女各47人,调查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选取信息匹配的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和未感染的妊娠妇女,采集粪便样本,提取菌群DNA,用16S rDNA方法分析菌群变化。结果744名妊娠妇女中B族链球菌检出49例,感染率为6.59%;B族链球菌感染组总的不良妊娠发生比例为76.6%,正常组发生比例为27.7%(χ^2=5.491,P<0.05)。B族链球菌感染组妊娠妇女胎膜早破(χ^2=16.177,P<0.01)、难产(χ^2=21.134,P<0.01)和羊水异常(χ^2=22.989,P<0.05)的发生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显著增高。B族链球菌感染组妊娠妇女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的感染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114例临床确诊足月胎膜早破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胎膜早破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129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对象阴道微生态变化、GBS感染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妊娠妇女阴道假丝酵母菌菌体及孢子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阴道pH≥4.5、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及微生态失衡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妊娠妇女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pH≥4.5、有GBS感染、阴道微生态失调与不良母婴结局有关(均P<0.05)。

结论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衡、GBS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的发生相关,同时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可降低妊娠晚期女性胎膜早破发生率,改善不良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率和感染高危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便预防和控制围产期妇女GBS感染,优化母婴结局。方法对2017年9—11月在医院作孕期检查的31~40周孕晚期孕妇691例取阴道拭子及直肠拭子进行GBS培养、分离鉴定,分析GBS定植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GBS感染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GBS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对比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沈阳地区孕晚期孕妇生殖道GBS定植率为7.67%(53/691),其中阴道试子阳性率为4.63%(32/691),直肠试子阳性率为6.22%(43/691);孕妇GBS感染的危险因素显示,在教育程度、生产史、分娩方式、甲状腺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和妊娠期糖尿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GBS感染危险因素,年龄、体质量、流产史和生殖道感染,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流产史和生殖道感染为影响GBS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4,P>0.05);感染组新生儿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阳市孕妇生殖道GBS定植率较高,建议对孕晚期孕妇开展GBS常规筛查。年龄、体重、流产史和生殖道感染为GBS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对本地区的围产期孕妇进行健康宣教,减少GBS感染的发生,进而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孕晚期妊娠妇女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定植率及其耐药性,评估GBS感染妊娠妇女分娩期给予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沈阳市妇婴医院行GBS筛查的691例怀孕35~37周的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将GBS筛查阳性妊娠妇女中采用顺产方式分娩的38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638例GBS筛查阴性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妊娠妇女给予IAP,对照组妊娠妇女不作处理。分析两组妊娠妇女GBS定植情况、GBS菌株耐药情况及给予IAP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691例妊娠妇女中有53例GBS培养阳性,GBS定植率为7.67%。全部GBS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1.48%和73.95%。研究组中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7.8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63%,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的发生率均为0.00%。对照组中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3.1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63%,肺炎发生率为0.16%,新生儿脑膜炎及败血症发生率均为0.00%。两组新生儿在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脑膜炎、肺炎和败血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沈阳地区妊娠妇女GBS带菌率较高,青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霉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关系。方法对1 129例产科门诊孕检的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GBS、霉菌、BV和支原体筛查。结果 1 129例孕妇分泌物GBS、霉菌、BV和支原体阳性者676例(59.9%)。GBS感染126例(11.2%),其中GBS阳性伴解脲支原体(Uu)或霉菌阳性65例占GBS多重感染达95.6%;一年之中孕妇GBS感染率高峰在7月(30.0%);霉菌感染率高峰在6月(48.3%);解脲支原体感染有两个高峰在4月(43.1%)和10月(47.0%)。结论孕妇生殖道GBS、BV、支原体和霉菌感染是孕妇生殖道感染中较为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在一年中有一定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82例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统计妊娠期生殖道GBS感染情况,并将其分为感染组(GBS细菌培养阳性)和非感染组(GBS细菌培养阴性),其中感染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统计妊娠期生殖道GBS感染检出情况;分析并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检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统计感染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并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母婴结局情况;分析影响母婴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收治的482例妊娠期患者中检出生殖道GBS细菌培养阳性68例,阳性率为14.11%。感染组的阴道微生态环境中GBS、白细胞酯酶、唾液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过氧化氢酶检出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阴道菌群密集度II~III度、乳杆菌、清洁度I~II级检出率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hs-CRP、PCT、IL-6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统计感染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其中痊愈57例,好转11例,复发2例。感染组产后出血、宫内感染发生率与与非感染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围产儿肺炎、窒息发生率与非感染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围产儿宫内窘迫、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母婴结局发生者高龄产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围产儿宫内窘迫、生理性黄疸、阴道微生态失衡、未抗感染治疗、GBS感染、hs-CRP升高、PCT升高、IL-6升高均高于未发生者(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均为危险因素(OR=5.540、3.347、6.495、7.036、7.199、5.275、3.093、5.436、5.942、4.683、5.013、5.703,均P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GBS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菌群改变,血清炎性因子升高,可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无乳链球菌(GBS)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1192例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同时对其分娩的1196个新生儿进行鼻咽分泌物培养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妊娠晚期妇女5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胎膜早破合并GBS阳性妊娠晚期妇女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分离无乳链球菌比例为16.1%(192/1192),对照组分离无乳链球菌比例为6.0%(30/500),两组比较无乳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破合并GBS阳性的妊娠晚期妇女新生儿感染率与破膜时间和分娩产程有关,破膜时间〈24h与〉24h的妊娠晚期妇女,其新生儿感染率与破膜时间成正比,产程〈24h的妊娠晚期妇女新生儿感染率明显低于24h以上的妊娠晚期妇女。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有关,从而引起新生儿感染,为了早期预防新生儿感染,应对GBS阳性的妊娠晚期妇女及时治疗,并严格控制早破时间和缩短分娩产程。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与胎膜早破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在地区门诊就诊的孕妇108例,检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分娩方式、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8例孕妇中,48例检出解脲支原体感染,感染率为44.4 %。感染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产次、孕次、受教育年限、孕周等与非感染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胎膜早破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2.9 %和18.8 %,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3.3 %和1.7 %(P<0.05)。感染组的剖宫产率高于非感染组,自然分娩率低于非感染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8例孕妇中,Pearson分析显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比较常见,可导致剖宫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也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B群链球菌可以引发产褥期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和脑膜炎等感染,围产期B群链球菌感染和预防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就围产期女性B群链球菌感染、检测方法及预防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目的在于提高围产学界对该类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50例为实验组,并根据破膜时间将足月破膜孕妇分为3个亚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采用高敏CRP试剂盒,测定不同组别孕妇中CRP水平。结果:入院时,胎膜早破各亚组中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破膜时间的增加,各亚组中的CRP水平及WBC计数也逐渐升高,且3个亚组之间也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应用抗生素3d后,CRP出现显著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WBC计数在应用抗生素后的3d时间出现下降,但与入院前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CRP检测在判断孕妇胎膜早破、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0例胎膜早破(PROM)的临床特点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120例PROM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分娩的380例无PROM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和儿童的影响。结果:PROM组的难产、剖宫产率分别为45.0%、4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中的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1.7%、7.5%、4.2%,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M与难产、早产密切相关,对PROM的孕妇应加强临床观察,对不同孕周的PROM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HCA)孕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5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65例患者中,未足月胎膜早破者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者85例(足月胎膜早破组),再根据是否合并HCA分为合并HCA胎膜早破组43例和未合并HCA胎膜早破组12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孕产妇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对比各组血清SAA和PAF水平,分析合并与未合并HCA胎膜早破组的妊娠结局,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和PAF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否合并HCA的诊断价值。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及足月胎膜早破组的血清SAA和PA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又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组80例患者中HCA发生率为35.00%(28/80),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的17.65%(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CA胎膜早破组的血清SAA和PAF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HCA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CA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SAA和PAF水平高于未合并HCA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P0.05)。合并HCA的胎膜早破组的产后大出血、剖宫产以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HCA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SAA和PAF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否合并HCA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血清SAA、PAF水平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HCA孕妇中明显升高,二者对此种合并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诊疗过程中可将SAA及PAF纳入到指标监测体系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与结果的影响,提高对产程观察的重视。方法:统计分析249例孕足月胎膜早破者的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儿并发症,并与249例随机抽取同期孕足月无胎膜早破的产妇进行对照。结果:胎膜早破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易感染,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与难产、剖宫产有相关性,应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积极处理产程,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妊娠女性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妊娠女性806例,其中先兆早产组206例,胎膜早破组234例,妊娠期糖尿病组156例,正常妊娠组210例。记录四组女性异常阴道菌群检出率及异常阴道菌群分布情况。结果:四组女性的年龄、孕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胎膜早破组异常阴道菌群检出率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异常阴道菌群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高于胎膜早破组、正常妊娠组(P<0.05),先兆早产组、胎膜早破组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率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先兆早产组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高于胎膜早破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胎膜早破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先兆早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女性阴道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阴道加德纳菌为主,且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女性阴道致病菌感染率较高,妊娠期糖尿病女性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余蓓蓓  肖冰  王慧  吴立兵  樊秦娥 《生物磁学》2013,(34):6729-6732,677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产妇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指数(Amnitic Fluid Index,AFI)的监测结果,将本组120例产妇分为三组:羊水量正常组82例;羊水量较少组20例;羊水量过少组18例。所有产妇入院后行胎膜早破常规处理,回顾分析并统计三组产妇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发病率。结果:在宫内感染发生率上,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羊水量较少组、羊水量过少组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羊水量正常组(P〈0.01)。在胎儿窘迫发生率上,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发病率上,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羊水量较少组、羊水量过少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纽(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量、产妇基础性疾病和分娩孕周为孕产妇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过少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翠的升高密切相关,产妇于胎膜早破后应加强残余羊水量的监测,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功能的评估价值,并分析母婴预后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GDM孕妇80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48例)和不良组(3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并在我院生产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Tei指数、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不良组的ET小于良好组和对照组,Tei指数大于良好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的巨大儿、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良好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的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高于良好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对GDM孕妇胎儿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敏感地检测出胎儿心功能异常,血糖控制不良会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白介素-6(IL-6)]、Th17/Treg平衡及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P患者94例为ICP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的90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于体检当日、ICP组于入院次日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7、Treg细胞比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TBA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6、IL-12水平。根据ICP孕妇血清TBA水平分为低TBA组(<40 μmol/L,58例)与高TBA组(≥40 μmol/L,36例),观察两组围生儿结局、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P组的TBA、TNF-α、IL-6、IL-12、Th17、Th17/Treg均高于对照组,Treg低于对照组(P<0.05)。低TBA组剖宫产率低于高TBA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高TBA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TBA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率、胎儿宫内窘迫率低于高TBA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TBA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高TBA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A与TNF-α、IL-6、IL-12、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ICP患者的TBA水平越高,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越高,此外,ICP患者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和Th17/Treg平衡情况,促进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