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表现,探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08~2011-05收治的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手术后按手功能评定标准[1]评价疗效,其中优17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6%。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a,29例患者主动伸指和伸拇功能大致恢复,2例患者神经无明显恢复;在手功能重建的5例患者中3例恢复较好,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正确诊断和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应熟悉功能解剖结构,以防误诊、漏诊,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桡神经麻痹轻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重者可引起残疾。近年来,桡神经麻痹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针灸、中药等。但仅仅依靠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护理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我院2012-12-2013-08对30例桡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臂丛上干卡压征合并同侧上臂桡神经鞘瘤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61岁因"右腕桡背侧、虎口疼痛2年余"于201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腕桡背侧、虎口疼痛,夜间加剧,症状渐加重,门诊EMG示:右侧桡浅神经损害。入院后查体:右腕背桡侧及手背虎口区麻木、感觉异常(桡浅神经支配区),上臂桡神经沟处Tinel征(+)。  相似文献   

4.
双侧听神经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双侧听神经瘤(NF2)33例,其中24例行单侧肿瘤切除,4例分期双侧肿瘤切除及5例行一期手术双侧肿瘤切除。结果表明:以单侧或分期双侧手术肿瘤全切除率高(86%),术后并发症少,双侧一期手术肿瘤全切除率为60%,并易出现双侧面、听神经功能障碍及后组颅神经麻痹,术后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5.
桡神经嵌压症是桡神经在上臂中部桡神经沟的压迫性损伤 ,多由于在睡眠过程中 ,持续压迫引起。国内报告较少 ,本文报告 4例 ,以引起注意。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表现 本组 4例 ,年龄分别为 3 8、3 9、40、82岁 ,其中 3例发生在晚间 ,1例发生在午睡时 ,2例有酗酒史 ,均睡于硬板床或置于床沿 ,临床表现为伸指总肌、伸腕肌。 3例力弱 ;1例完全麻痹 ,肱三头肌正常 ,桡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 3例 ,正常 1例 ,详见表 1。 表 14例临床表现例号性别年龄病程病因1男 392天喝酒临床表现左侧拇伸肌、腕伸肌、桡浅伸肌麻痹感觉减退2男 3845天喝酒 左手指不…  相似文献   

6.
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症是指烧神经深支即骨间背侧神经受压而产生的伸拇、伸指功能障碍。作者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此症11例。现结合文献对此症的诊断及治疗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62岁,平均兀岁;右侧7例,左侧4例。3例有陈旧性益氏骨折病史,1例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例有局部挤压伤病史,发病主治疗时间1-5个月,平均2.l月。12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伸拇、伸措功能障碍。5例患者诉前臂近端疼痛,在前臂旋前及旅后时加重,2例在肘部有肿块,7例曾行肌电图检查显示骨间背神经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从2003-06我科对17例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采用奥津一郎的单切口方法在关节镜下行腕横韧带切开术。入口取腕横韧带近侧2~3 cm及掌长肌腱尺侧1cm。经皮下将内窥镜从掌长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间进入。在关节镜下用钩刀切开腕横韧带。结果术后随访6~27月,平均14月。手术后6月桡侧3指半感觉恢复。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运用于治疗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具有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前臂后内侧入路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11—2012-11本院采用前臂后内侧入路进行治疗的20例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采用前臂背侧入路进行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1例以双侧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同顾分析1例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双眼睑无力,除外展其它方向运动均受限,肌电图示周隔神经损害,予以积极控制血糖、B族维生素、神经营养剂等治疗后,患者症状部分缓解。结论糖尿病性神经病可表现为双侧动眼神经小全麻痹.积极控制血糖等治疗后可部分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0.
急性假性球麻痹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21例双侧脑梗塞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其临床特征为:15例患者呈现完全性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瘫痪,其中10例伴肢体瘫。6例患者表现部分性假性球麻痹,其中4例伴肢体瘫。  相似文献   

11.
脑干腔隙性梗塞致双侧动眼神经麻痹1例肖云兰刘建贞綦雪梅韩福梅女,70岁,于1997年8月9日洗衣时突感头晕、复视、右眼睑下垂入院,在门诊候诊时,又突然出现左眼睑下垂近2周来无上感、腹泻及、糖尿病史。查体:双眼睑下垂,双侧瞳孔扩大,约5.0mm,对光反...  相似文献   

12.
脊髓血管关闭2例报告刘新华孙肖爽余莉例1,男,67岁,以腰部钝痛、双下肢麻木无力起病,3小时后完全瘫痪,尿便潴留。查体:神清语明,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Ⅰ~Ⅱ级,肌张力下降,病理反射阴性,双侧膝腱反射、踝反射消失,双侧L1水平以下痛温...  相似文献   

13.
例1男,20岁。因阵发性头痛、呕吐1年,加重8天入院。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颅脑CT扫描示三脑室内低密度囊性占位,侧脑室增大。全麻下经右额开颅,额中回切开进入侧脑室,见室间孔增大,显微镜下切开室间孔前缘进一步扩大室间孔,见三脑室内肿瘤,壁光滑,囊性,壁较薄,囊内液黄色胶冻样约10ml。显微全切除肿瘤,并作室间隔造瘘,恢复顺利治愈出院。例2女,29岁。因头痛呕吐8天,伴癫痫发作入院。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双侧外展神经麻痹。MRI显示三脑室室间孔处长T1长T2均匀信号占位,并左侧脑室积水。全麻下冠状…  相似文献   

14.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症1例报告乔春茹,石炳华患者,男,18岁。6个月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眩晕、呕吐,言语不清,走路不稳。在当地医院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月后,上述症状减轻。入院查体:暴发性语言,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肌力正常,双侧指鼻及跟膝胫...  相似文献   

15.
痛性眼肌麻痹10例临床与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10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女各5例,70%为中老年人;10例均有一侧眼眶部痛或额部头痛,8例有患侧Ⅲ、Ⅳ脑神经麻痹,1例为患侧Ⅵ脑神经麻痹,另1例为患侧Ⅲ、Ⅳ、Ⅵ脑神经全麻痹;30%的患者合并患侧三叉神经第Ⅰ、Ⅱ支损害;全部病例对激素治疗均有明显疗效;经随访所有病例均在3个月内治愈。作者认为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有关,系海绵窦及其附近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药内服、外洗、外敷,配合肌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电击伤后尺、桡神经麻痹2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流感觉阈值测试(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在2型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9例,应用肌电图仪常规法进行双侧正中神经、双侧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进行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CPT测定,电流刺激频率分别为2000Hz、250Hz、5Hz,比较CPT及SCV两种指标的异常率;依患者有、无自觉症状分为两组,依病程5年(45例)、5年≤病程10年(32例)及病程≥10年(22例)分为三组,分别比较双侧正中神经、双侧腓浅神经不同频率刺激CPT值及SCV。结果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CPT异常率明显高于SCV异常率(P0.05、P0.01)。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患者左侧正中神经与双侧腓浅神经的SCV均明显减慢(均P0.05),双侧正中神经与双侧腓浅神经2000Hz刺激时CPT值均明显增高(均P0.05),250Hz和5Hz时CPT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的不同频率CPT阈值及SCV在不同病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PT在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能提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药内服、外洗、外敷,配合肌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电击伤后尺、桡神经麻痹2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7~60岁;肘部以上损伤者8例,肘部以下损伤者18例;单独桡神经损伤者6例,单独尺神经损伤者7例,两者均损伤13例;26例全部为右上肢尺、桡神经麻痹;伤后即开始治疗者5例,电击伤创面愈合后才治疗者21例。2治疗方法与结果运用自拟的中药汤剂内服、外洗、外敷,配合肌注神经妥乐平针(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生产),1支/次,2次/d。中药方药组成:制马钱子粉(另包冲服)0.1g、木香6.0g、乳…  相似文献   

19.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通常以进行性四肢对称性无力伴有或不伴有感觉障碍和颅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整个病程中仅存在双下肢瘫者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6岁。因双下肢进行性无力7天来诊。病前约1周左右有发热、腹泻。突然双下肢无力,以左下肢为重,当时无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病后5天感觉自行走路困难,第7天卧床。颅神经及双上肢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明显肌萎缩,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双侧膝、踝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阴性。痛、温、触觉、关节…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2例报告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神经内科薛爱君来历英报道例1,男,16岁时出现行走下肢乏力,半年后上肢无力.17岁发现肩肿带、骨盆带肌肉萎缩.18岁时因四肢无力加重人院.查体:智能正常,颅神经正常.双侧肩肿带,骨盆带,双上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