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的特征是在毛囊和毛囊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主要以毛囊峡部和皮脂腺导管为中心。已经在嗜酸性毛囊炎的皮损中观察到有黏蛋白沉积。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症的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和秃发性黏蛋白病在临床和组织学上极其相似。秃发性黏蛋白病是一种T细胞克隆性皮肤病,约半数秃发性黏蛋白病中患者可检测到T细胞受体基因的单克隆性重排。为了研究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症的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的T细胞克隆,文章对7例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症的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的T细胞受体γ基因进行了异源双链分析,结果均为阴性。这种阴性结果可…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患者对口服吲哚美辛有部分疗效,但间歇出现新的皮损,用0.1%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复发皮损迅速改善,并可以停用吲哚美辛。据作者所知,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尚属首次报道。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Hara D. @Kuroda K. @Mieno H. @Tajima S. @田中伟  相似文献   

3.
付碧云  李丹 《吉林医学》1996,17(6):372-372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报告付碧云,李丹(四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136000)嗜酸性脓疮性毛囊炎是一种少见疾病。笔者于前不久遇见过1例,现报告如:1病历摘要患者,男,31岁。以全身散在红色丘疹于1996年6月24日来我科就诊。1年前先在面部,鼻尖发生大小...  相似文献   

4.
背景:糠状孢子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与痤疮相似。一些顽固性毛囊脓疱或丘疹可能同时伴发痤疮和糠状孢子毛囊炎。临床的反应基于对这两种病的治疗情况。目的:检验痤疮和糠状孢子毛囊炎之间临床表现的相似性,氢氧化钾制剂及恰当的抗真菌治疗的各自益处。患者:6例同时患有痤疮和糠状孢子毛囊炎的成年女性患者。干预:6例患者均进行毛囊脓疱渗出物中氢氧化钾检测,这些渗出物可显示有与酵母一致的孢子存在。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口服抗真菌治疗,5例还同时接受局部抗真菌治疗。结果:6例患者经过抗真菌治疗状况均有所改善。所有的患者都需要…  相似文献   

5.
背景:特应性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 ES)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为不明原因的血液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多器官受累。除血液以外,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仅累及皮肤。患者:7例于2002-2003年间在作者医院进行治疗的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最初表现为特征性的治疗抵抗性多形性皮损,呈红斑与瘙痒性、荨麻疹样丘疹和斑块混合存在。所有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没有过敏、寄生虫或其他原因。组织学检查显示仅有一半病例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他病例组织学检查所见呈非特异性改变。作者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EPF)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1970年,Ofuji[1]首次命名报道。现将1例儿童头部EPF误诊为头癣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岁,头部丘斑疹、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传统的单纯使用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和15%壬二酸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02例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传统治疗组单纯使用口服羟氯喹和盐酸多西环素进行系统治疗12周,联合壬二酸治疗组在传统单纯治疗基础上同时外用15%壬二酸凝胶12周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疗效、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综合临床评估。最后继续观察12周,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传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37%,联合壬二酸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前后差值评分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复发率方面,传统治疗组复发率为24.07%,联合壬二酸治疗组复发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壬二酸凝胶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1例29岁女性光化性毛囊炎患者,10年来反复发生面部脓疱疹,特别是日光曝晒4~6h后。光化性毛囊炎是一种罕见的光化性皮肤病,与夏季痤疮和光化性浅表性毛囊炎属于同一病谱。光化性毛囊炎@Veysey E.C.$Amersham Hospital, Whielden Street, Amersham, Buckinghamshire, HP  相似文献   

9.
评价是否需对H IV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CIN)患者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设计:对1995年1月至2002年3月,在具备H IV检查咨询的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宫颈活检的68例H IV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与H IV阴性患者依据其CIN和年龄进行匹配。结果:对治疗方案的平均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立即行巴氏涂片法评估治疗的平均失败情况,由长期随访时行巴氏涂片得出复发率。H IV阳性和阴性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针对其宫颈瘤样物的类似治疗措施。HIV阳性妇女在宫颈锥切术后,切缘复发率比HIV阴性患者高2倍(P<0.01)。总的来说,2/3的H IV阴性患者首次巴氏涂…  相似文献   

10.
慢性浅表性毛囊炎 ,又称坏死性痤疮 ,主要损害为无痛性红色毛囊性脓疱疹。我院收治 1例以持续剧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浅表性毛囊炎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 ,男 ,41岁 ,农民。因头皮、颈背部反复出现丘疹、脓疱疹 6a ,于 2 0 0 1年 7月 2 2日入本院。 6a来头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H IV感染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1级病变(CIN1)病情的发展及转归情况。方法:选择1994年11月至2002年9月间阴道镜细胞学检查异常并被确诊为CIN1,排除了子宫切除、宫颈治疗、CIN2~3及宫颈癌等多项指标后,对H IV血清检查阳性或阴性的女性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受试者行2次/年的细胞学检查,出现不典型增生或恶性病变则行阴道镜检查。结果:对223例CIN1患者进行随访(202例H IV血清阳性,21例血清阴性),平均随访3.3人·年,8例H IV血清阳性者病情进展(发病密度为1.2%人·年,95%CI0.5%~2.4%人·年),H IV血清阴性…  相似文献   

12.
韦日恒 《广西医学》2014,(3):392-393
目的:分析恙虫病并发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恙虫病并发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恙虫病并发脑炎患者均有中枢系统表现、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及头颅CT变化。经用多西环素及综合治疗8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提高对恙虫病并发脑炎的认识,进行脑电图检查、血清变形杆菌凝集反应检查,以及多西环素诊断性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盛夏酷暑,机体新陈代谢加速,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孔呈现扩张状态,容易藏污纳垢而好发各种化脓性感染。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感染的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征,蔓延迅速。原发疹为丘疹、水疱或脓疱,容易破溃排出脓性分泌物,结成厚痂,好发于露体部位,尤以颜面及手足为多。儿童易感染此病。经适当处理易于治愈,不留疤痕,局部遗留色素沉着。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口或毛囊周围的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以及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发于头顶者称发际疮,发于臀部者谓坐板疮。毛囊炎可为原发性,以独立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绝对值及比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明显降低,而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变化较小.经积极治疗随着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好转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可恢复正常,且治疗前后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越低,可能病情越重.提示可以通过监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来判断甲型H1N1流感的病情的轻重及其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多项研究证实反流性食管炎(RE)可发生于幽门螺杆菌(H P)根除治疗后。然而,胃镜检查不能预测成功根除治疗后R E的发生。本研究评估了H P根除治疗后R E的发病率与食管裂孔疝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48例在过去超过5年的时间之前接受了H P根除治疗的患者,根据内镜检查评估其R E和食管裂孔疝的程度。食管裂孔疝依据H ill胃食管重叠值(GEFV,包括I~IV级)进行分级;H P根除治疗后R E依据洛杉矶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所有患者的H P感染,经胃窦和胃底活检标本组织培养、尿素酶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测确认。结果:148例患者中,有12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青霉素过敏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梅毒患者共84例。不能采用青霉素进行梅毒治疗的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梅毒,此为观察组;皮试结果为阴性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此为对照组。结果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患者89.2%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梅毒治疗效果相似,可以取代青霉素进行治疗,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多西环素对哮喘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平衡的影响,探讨哮喘临床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多西环素干预组,每组11只.通过口腔灌服多西环素的方式对哮喘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肺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 哮喘模型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气道管壁及平滑肌厚度、MMP-9及TIMP-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多西环素干预组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升高(P<0.01).哮喘模型组MMP-9/TIMP-1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多西环素干预组,多西环素干预组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多西环素可通过对MMP-9/TIMP-1平衡调节减缓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8.
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E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其潜在的病因可能是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及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EM病理改变包括急性心肌坏死、血栓形成及心内膜纤维化3个阶段。其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心肌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其病因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精确诊断,根据其潜在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性皮病患者的病理特征,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9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性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分析全部患者的致病原因、皮疹症状特点、病理组织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结果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性皮病患者通常急性起病,且早期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剧烈,患者在发病前多有表征明确的药物使用史,皮疹在患者机体皮肤表面广泛分布,同时出现显著的非毛囊性脓疱.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分析,患者的皮肤角质层下方和棘层上方可发现脓疱组织,真皮组织中浅层血管结构周围能够发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多能够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结论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皮病患者具有急性起病,皮疹症状在患者的机体皮肤表面具有广泛分布特点,且患者通常会出现症状显著的非毛囊性脓疱病变,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前言:H IV感染者可出现多种毛囊闭锁疾病,这些疾病可单发或伴发,同被称为“H IV相关毛囊综合征”。有报道,H IV感染后原有寻常型痤疮皮损加重,出现迟发型痤疮或重型痤疮。患者和方法:前瞻性调查了在我院就诊的335例H IV患者。详细分析所有患者的皮肤科资料,将大量数据存入微软A ccess97程序。对痤疮患者进行独立评估,研究临床特征。采用SPSS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10.8%)确诊患有痤疮,最常表现为脓丘疱疹。多数皮损位于面部或背部,其中80%为轻至中度痤疮;40%无需治疗,其余患者给予局部治疗、口服抗生素和异维A酸。85%于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