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0月25日,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建站5周年,师昌绪院士和胡启恒院士共同为中国科普博览新一个五年的壮丽蓝图画下了浓重的第一笔.中国科普博览也同时在生日快乐的祝福歌声中为刚刚过去的硕果累累的五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普博览”(www.kepu.net.cn)是基于网络的虚拟科学博物馆群。它由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启动建议(1999年10月25日正式开通),旨在发挥科学院在多年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中积累并掌握的大量科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资源储备,搭建公众与科学家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其中,“被传播的深度”这一说法对科学传播内容的质量提出了要求。作为科学传播信息的可信源头,科学家和科研院所在科技传播模式中的地位不可忽视。2000年,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4.
消防期刊,是消防宣传阵地上的一支主力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优秀消防期刊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消防期刊如何在保证其专业性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公共科普特色,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从消防宣传工作的实际及消防期刊的特点出发,就如何增强消防期刊的可读性问题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科普就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相关的科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给大众的过程,它对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增加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  相似文献   

6.
科普类电视节目与科普类短视频作为当下大众媒介中重要的两种科普文本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与人文追求,同时也具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叙事特点。从叙事话语看,基于文化与技术的差别,二者表现出官方与草根、线性与点状、教化与实用的差异。从叙事结构看,电视科普节目作为传统的科普文本,历经了从"说教式""故事化"到"真人秀"等叙事模式的转变。而科普短视频则更强调叙事的空间性,偏向于散点式叙事结构。在叙事视角上,科普短视频相较科普电视节目更趋向平民化与多元化,具体体现在讲述者的平民化以及创作视角的平民化、多元化上。虽然科普电视节目与科普短视频具有各自的叙事学特征,也各自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两者更不断结合,出现科普电视节目进军短视频领域,短视频创作思路改变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科普宣传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养的社会事业。青少年科普宣传素养发展实践活动,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条件和环境支持下,围绕一定的主题走出课堂,到校园和社会开展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科普剧作为趣味性的科普形式,其独特的价值让广大青少年儿童受益良多,但在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还存在着方式单一、脱离科学课程、功利化取向等问题。从课程资源的视角来审视,科普剧是一种服务于科学课程的资源,它是以物为载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人为载体三种形式课程资源的统一体。将科普剧作为课程资源,将有助于实现科学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科普剧的教育功能,并深化科学课程改革。促进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做到:更新科普剧理念,让科普剧进课堂;实现馆校合作,开展科普剧综合实践活动;立足特色学校建设,开发科普剧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9.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最难处理的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老师们很容易将此类课文上成科学课或说明方法讲座课,他们误以为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因此。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大量拓展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让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日食,从后羿射目讲到夸父逐日;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增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经济。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最好的总结。作为科学技术普及内容之一的天文学是人们了解比较少的,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涉及的内容很有限。而深邃的夜空,满天的繁星,广阔的宇宙以及无数的宇宙奥秘在深深吸引着广大的天文爱好者,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使更多的人关注太空探索的进展,他们渴望了解天文的奥秘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天文学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蔼、谦逊是记者见到景海荣的第一印象,谈到采访他一再推托。在记者的坚持下,他才勉强答应采访的要求。一个星期二的下午,记者来到了全国最著名的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天文馆。昔日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这里,今天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在天文馆副馆长的办公室,记者终于见到了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05,(3):19-20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教育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残疾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高士其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传播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毕生致力于把科学交给人民和教育青少年,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并领导着近2000万人的科学普及工作队伍。高士其逝世后,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追认他为"中华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2.
信息博览     
《辅导员》2015,(9):64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和新安县进行校长教师培训2015年寒假期间,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辅导员杂志(中、下旬刊)主办的洛阳市老城区和新安县校长、班主任和新入职教师培训班圆满结束。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国家新课改课题组核心成员、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总课题组高中学段负责人、北京市平谷区教委教研中心高中教科室主任韩玲,全国优秀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4,(12B):36-37
广西中医学院于2001年12月建成了医药会展中心。该会展中心的成立不仅为广西中医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且也是广西中医学院一个对外宣传窗口、同时也成为区内高校首家对公众开放的专业展馆。几年来,该会展中心发挥了大学的社会功能,为社会资源共享探索出一条新路,成为广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开展至今已接待参观者约1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14.
5月19日至25日,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科技活动周举办,全国同步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科技活动——北京大型科普博览、网络科技周、科技列车湘西行、流动科技馆进基层、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万名科学使者进校园(社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媒体科普传播专题活动、中国海宁·长三角科技博览会10项重大示范活动等。我们欣喜地看到,从科普投入到科普形式,从科普作品的到科普奖励,科普实现了主动化、普遍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发展轨迹,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6-2017)相关文献,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 5.0,绘制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科普资源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文献来源、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热点等分布情况,掌握我国科普资源研究现状、特点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普资源研究存在起步较晚、关注度不高、缺乏对多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调动力、研究领域不够宽泛等问题,由此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科普资源研究的关注度、调动多方面力量和资源、扩大科普资源研究领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褚君浩院士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热心科学普及工作,发表了许多科普教育著作和文章,如《能量》《黑暗中的半壁江山——红外》等著作和《九天之上》《九天之下》《能量能量守恒定律是怎样发现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等科普文章。褚院士还经常在一些科普论坛作科普报告,比如《谈谈红外世界》《现代红外光电子发展概况》《从现代物理学发现看高技术发展》《现代科学研究中的若干理念》,等等。作为一名科学家,褚院士长期担任上海市科普作家理事长,对科普教育事业具有广阔的视野,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独到的见解。本刊特约记者借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和承担的上海市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研究项目的机会,有幸走近院士,深入了解科学家在科普教育中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意识的关键时期,科普资源建设是基础。在针对湖南14个地州市的各类学校调查分析得知,小学科学教育在师资、教学方式、科普资源数量和经费投入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科学教育城乡教育不平衡。因此,在科普资源开发方面,应针对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进行建设,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注重游戏类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安徽教育》2012,(12):8-8
<正>本刊讯11月23日至25日,中国科协、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本次科博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促进科技服  相似文献   

19.
褚君浩院士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热心科学普及工作,发表了许多科普教育著作和文章,如《能量》《黑暗中的半壁江山———红外》等著作和《九天之上》《九天之下》《能量能量守恒定律是怎样发现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等科普文章。褚院士还经常在一些科普论坛作科普报告,比如《谈谈红外世界》《现代红外光电子发展概况》《从现代物理学发现看高技术发展》《现代科学研究中的若干理念》,等等。作为一名科学家,褚院士长期担任上海市科普作家理事长,对科普教育事业具有广阔的视野,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独到的见解。本刊特约记者借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和承担的上海市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研究项目的机会,有幸走近院士,深入了解科学家在科普教育中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20.
多维度科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这是“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收官之年,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目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作出的最新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