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丁志强 《化学教育》2001,22(12):38-38
燃料电池微型实验可作为讲授“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电能→化学能→电能”时的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一些书中介绍了以下 2种实验装置[1,2 ] ,见图 1、图 2 :图 1图 2实验时 ,首先把电极接上 3V~ 6V的直流电源电解 2min左右 ,然后断开电源 ,把发光二极管接到电极上。此时刚被电解出来的H2 和O2 便分别在电极上反应而释放出电能 ,发光二极管便发光 (用H2 SO4 或KOH溶液时需 2个电池串联 ,而使用NaNO3或Na2 SO4 等溶液时只要一个燃料电池即可 )。显然这些装置较复杂 ,制作麻烦 ,装液困难 ,药品用量大 ,而且只有视觉效…  相似文献   

2.
赵东洋 《化学教育》2009,30(6):58-59
利用微型气体实验仪设计了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的微型组合实验装置,依次探究了氨气的制备、收集、检验和氨气还原氧化铜、氨气的喷泉实验等,观察到了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微型化学实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周宁怀 《大学化学》1990,5(5):37-41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一些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它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教学效果也好.本文扼要阐述国外微型有机实验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着重讨论了普通化学微型实验,举例说明它的特点与功能.最后叙述国内开展微型实验研究与推广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4.
周慧珍 《化学教育》2016,37(3):72-73
以气体实验微型装置中的双球管为主,设计了合成氨的微型实验,完成了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净化,氨的合成与分离及剩余尾气的收集等操作,实验前不用单独制备氢气和氮气,简单易做,可以适用于学生独立实验操作,方便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5.
微型化学实验技术近年来愈来愈引起我国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兴趣.我们从1991年开始把微型仪器应用到物理化学实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强  王磊  张小平 《化学教育》2004,25(5):54-54,56
氯气的制备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然而,氯气的毒性和危害是学生亲自进行氯气制备和性质实验的最大障碍。本文运用微型实验的思想对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装置进行了精心设计,大大降低了氯气的危害程度,达到了能让学生安全操作的水平;同时,该套实验装置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有毒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娄善平  王艳 《化学教育》2001,22(7):87-87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侯氏制碱法"的阅读材料.若再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微型实验的形式体验一下侯德榜先生制取纯碱的过程,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第二,侯德榜不迷信索尔维(Solvay)制碱法的创新精神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侯氏制碱法"中母液的循环利用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节约意识;第四,微型实验的新颖性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改革的新方向—微型实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特点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赴美学者马祖圣对微型化学实验技术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于1975年与另一学者 V.Horak 合作出  相似文献   

9.
小型滴定管与小型滴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型化学实验 ( M.L)以其节约试剂经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等优点受到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并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某些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滴定分析中 ,国内外有关的改革探索多是以微型方式进行的 [1 ]。我们认为有些微型化分析化学实验需要双管式微型滴定管和磁力搅拌器 ,初期投入较高 ,不符合通过微型化学实验节约教学经费的初衷。而用滴管、移液管、注射器改制的微量滴定管[2 ,3,4] 过于简陋 ,难以达到分析化学准确度、精密度的要求 ,基本操作方式改变较大 ,也难以达到师范院校的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1提出问题中学化学教材[1]对钢铁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实验设计是根据导管中水柱的变化进行说明,实验现象明显。对此实验的探究也有文献报道[2-3]。笔者重新设计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具趣味性。2实验设计2.1实验原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为:2Fe-4e-=2Fe2+(负极);O2+2H2O+4e-=4OH-(正极)。  相似文献   

11.
李周平  张乐伟 《化学教育》2009,30(7):59-59,61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出现的实验明显增多,新课标要求学生对相应的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些老师也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并应用微型实验仪器[1],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明显的反应效果同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2]、综合性、研究性,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改进的几个趣味小实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微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维生素C的碘量法测定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及可行性研究,与常量法比较,微型实验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分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个变温法研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速率的模型设计实验[1]。由lnc-t图求出近似活化能Ea和A。目前化学实验教材中变温动力学的内容很少[2],本文的实验设计内容可作为一个补充和参考。1数学模型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程序升温仪的改进,导致对程序升温研究药物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对计算模型的设计也有一些巧妙的构思[3,4]。但在化学实验教材中,变温动力学的内容却很少。在常温下,蔗糖转化反应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属于准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dc/dt=kc(1)将程序升温规律T=T(t)代入Arrhenius公式:(R=8.…  相似文献   

14.
制备无水四氯化锡的微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微型实验使金属锡和氯气作用制备无水四氯化锡的方法。产率为93.7%。此法产率高,污染小,时间短,费用低。可代替常规实验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硫酸钾-硫酸水溶液为电解液制备了过二硫酸钾。以硫酸钾和浓硫酸反应原理和硫酸氢钾溶解度为基础对电解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耗时少,操作简便。采用微型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硫酸钾与硫酸配比、时间、电流密度、温度对过二硫酸钾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型实验药品用量至少减为原来的五分之一,仪器小型化易得,节能环保,实验效果良好;制备过二硫酸钾的较适宜条件为:硫酸钾与硫酸配比50%、电解时间1.0 h、电流密度1.0 A/cm2和电解液温度-4 ℃;产率20.7%,纯度92.4%。教学改革后学生实验兴趣和主动性大增,绿色化学理念加深,设计实验和探究能力及团队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6.
王群召 《化学教育》2016,37(3):66-68
利用气体实验微型装置设计了乙炔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探究实验,主要包括实验用品、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具有简明易做、安全环保等优点,适宜于学生独立实验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微型滴定法测定胃舒平中Al(OH)3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化学实验是国外日益广泛应用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从 1 989年开始 ,美国化学教育杂志就开辟了“微型化学实验”专栏。国内 ,周宁怀教授等也在该领域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3] 。但应用在定量化学分析中的研究尚不多。微型化学实验主要有三大优点 :(1 )环境污染小 ;(2 )试剂用量少 ,从而减少教学经费的开支 ;(3)在某些实验中 ,应用微型化学实验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定量分析至今仍是化学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在大学化学实验中占有相当的分量。我国目前大多仍沿用通常的滴定管 ,不仅操作不大方便 ,且需消耗大量的试剂。国外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凯  龙琪  张丽娜 《化学教育》2008,29(8):65-67
该系列实验以一滴紫甘蓝汁液作为电解对象,紫甘蓝汁液还兼作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结合文献和现象对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作出了讨论,充分体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以及探究实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废水电化学净化的微型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化学方法用于废水净化是一项新技术,本文摸索了电浮选凝聚等净化方法的微型实验装置与条件,提出便于实践的新颖环保微型实验.  相似文献   

20.
将演示实验"验证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改为分组实验,采用灰化法用蒸馏水常温浸泡海带灰,使用废旧饮料瓶自制加压过滤器,利用棉签、点滴板(或瓶盖)、废旧眼药水瓶进行微型实验,并用反萃法对所得碘的有机溶液进行回收处理,所需仪器和药品主要来自于生活,在中学化学实验的家庭化、微型化与绿色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