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组织移植是整形外科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自体组织移植一直是移植组织的主要来源,但是,切取自体组织进行移植必然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增加供区的继发畸形.为了降低切取自体组织所造成的继发损伤,整形外科学界的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用来移植的自体组织的代用品.过去几十年中,异体和异种组织移植一直是整形外科学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但是由于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缺损一直是整形外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自体肌腱移植来源有限,异体肌腱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很多替代物在肌腱修复应用中无法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肌腱为修复肌腱缺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软骨损伤和缺失后 ,软骨组织的自身修复能力极其有限 ,因此缺损往往不能自行修复 ,其修复和功能重建是修复重建外科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现代外科的发展已使人类修复缺损软骨成为可能 ,目前临床上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植入自体生物移植物和植入软骨代用品。植入自体生物移植物 ,如骨膜、软骨膜、韧带、软骨等 ,不仅来源非常有限 ,而且会造成供区的畸形和瘢痕 ;软骨代用品 ,如冻干的同种异体软骨、人工合成材料等。植入后易引起排斥反应和感染 ,无法取得良好的术后疗效。 80年代末以来 ,国外学者研究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软骨缺损 ,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肌腱组织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损伤是外科临床的常见问题。由于肌腱解剖结构、功能的特殊性 ,修复后极易与组织发生粘连 ,影响功能 ,导致残废。因此 ,将肌腱损伤的纤维鞘管区称为“无人区”。长期以来 ,不少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包括改进缝合技术 ,早期活动 ,各种药物涂敷等 ,均未能完全解决这一难题。对于肌腱缺损 ,主要采用自体肌腱移植、自体肌腱转移方法修复 ,由于切取自体肌腱既增加创伤又取材有限 ,故临床应用受限。6 0年代出现了冷冻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 ,80年代后期已有所改进 ,也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但其抗原性问题未得到解决 ,至今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整形作者单位: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祁佐良袁荣王炜组织移植是整形美容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组织移植通常是指自体和异体的组织移植。自体组织移植由于存在供区选择困难,对供区造成损害,移植后发生吸...  相似文献   

6.
仝朋飞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97-1099
长期以来,对于各种原发的和继发的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困扰整形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自体脂肪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物,由于其诸多的并发症曾一度被人们放弃,但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及细胞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自体脂肪移植又逐渐被人们认可。现将脂肪干细胞在脂肪移植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组织瓣移植术是整形外科修复组织器官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组织瓣移植术中以皮瓣移植的应用最为广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推广和成熟,皮瓣游离移植的成活率已很可观,皮瓣的挖掘也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皮瓣移植的创新性研究越来越少.尽管如此,整形外科医师们仍然没有放弃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和总结,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减少供区创伤开发保留知名轴型血管的皮瓣移植;局部扩张皮瓣覆盖游离皮瓣切取的供区不造成二次损伤;保留伴行支配神经和肌肉的穿支或带少量肌肉的肌皮瓣移植,能够避免肌皮瓣切取后的肌肉缺损和功能障碍;预制游离皮瓣移植的器官再造;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的研制等.这些研究成果必然引导临床医师们产生新的治疗思维.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体预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对于长段神经干缺损的修复目前自体神经移植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 ,但自体神经材料来源有限 ,常无法满足较大神经缺损或较广泛神经缺损修复的需要 ,且增加了手术创伤 ,造成该神经支配区的功能障碍。因而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同种异体移植 ,异体神经来源广、容易获得 ,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成功 ,主要取决于如何降低神经移植体的抗原性 ,从而减轻宿主的排斥反应。多年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在抗免疫排斥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 ,预处理供体神经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在此领域已取得…  相似文献   

9.
组织瓣移植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瓣移植术是整形外科修复组织器官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组织瓣移植术中以皮瓣移植的应用最为广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推广和成熟,皮瓣游离移植的成活率已很可观,皮瓣的挖掘也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皮瓣移植的创新性研究越来越少。尽管如此,整形外科医师们仍然没有放弃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和总结,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减少供区创伤开发保留知名轴型血管的皮瓣移植;局部扩张皮瓣覆盖游离皮瓣切取的供区不造成二次损伤;保留伴行支配神经和肌肉的穿支或带少量肌肉的肌皮瓣移植,能够避免肌皮瓣切取后的肌肉缺损和功能障碍;预制游离皮瓣移植的器官再造;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的研制等。这些研究成果必然引导临床医师们产生新的治疗思维。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创伤与病损组织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与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组织工程学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随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和手段修复组织缺损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 组织工程学的概念及特点对于创伤与病损组织的修复重建,现行的许多方法主要有异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人工合成替代物等,但均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移植其供区有限、人…  相似文献   

11.
1同种复合组织移植后多次急性排斥反应对移植体功能的影响 带有血管供应的同种复合组织移植术已在临床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功能和美容性修复。但大多数接受移植者术后都会出现多次急性排斥反应。这种排斥反应发生后,对移植体功能造成的影响如何,还缺乏相关资料。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用软骨移植物来重建修复软骨缺损对整形外科医生来说一直是个挑战。修复软骨缺损时 ,最好用自体软骨 ,以避免移植性疾病和预防免疫排斥反应[1] 。最常用的是肋软骨和耳廓软骨。然而 ,供区继发病变 ,进行性供区结构异常 ,移植物早期吸收 ,有限的可供使用的软骨块体积及移植软骨与受区结合能力差等 ,是自体软骨移植术中主要的缺点。软骨膜生发层细胞具有分化、增殖形成新软骨的特性[2 ] ,几十年来人们实验证明了软骨膜具有生成软骨的潜在能力[3 ,4] ,并有人先后试应用于临床[5,6] 。然而 ,单纯软骨膜移植形成软骨的量有限[7] ,且不均一。有人…  相似文献   

13.
脂肪颗粒注射隆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肪抽吸减肥获得的脂肪颗粒用于注射隆乳是活体雕塑最理想的途径之一 ,但手术效果差别较大 ,笔者就脂肪颗粒注射隆乳中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脂肪组织自体移植历史回顾Neuber于 1893年 ,首先将少量的自体脂肪块用于填充软组织的凹陷。Brunings于 1911年首次报道用注射器注射少量的脂肪纠正软组织凹陷。由于移植脂肪无法预料的高吸收率及低存活率 ,自体脂肪移植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突破性进展。但是 ,自体脂肪组织作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 ,其生物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代用品、异体或异种胶原等材料 ,没有免疫排斥现象。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进行自体移植;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SD→WISTAR),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神经损伤造成的缺损仍存在修复的难题,较长的缺损仍需移植体桥接.目前普遍认为周围神经自体移植的效果优于同种异体移植,但长段缺损时存在着供体有限和造成供区功能丧失的缺点,因而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同种异体移植的研究.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有效的降低排斥反应的手段.多年来人们在抗移植排斥反应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和探索,如预处理供体神经、使用免疫抑制剂、诱导受体免疫耐受等.  相似文献   

16.
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旨在分析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各种不同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特点,确定反映肢体移植排斥反应最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类型.方法将29只Sprague-Dawley成年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5只为自体肢体再植组,实验组14只为Wistar→SD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组,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及表现,并对移植肢体中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异体肢体移植术后第(3.36±1.15)d开始出现皮下水肿和皮肤红斑,这是最早的急性排斥反应表表现;移植肢体的平均存活时间为(7±0.78)d;移植肢体中皮肤组织的排斥反应程度最强.结论Wistar→SD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皮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易于观察排斥反应的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17.
自古印度人采用额部皮瓣行鼻再造开始以及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促使了整形外科的逐渐兴起和较快发展.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整形外科在继承外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伴随着组织移植和组织代用品等技术的出现而成熟起来,如从皮片移植到皮瓣、肌皮瓣等复合瓣的移植,从游离移植到有蒂移植等,以及从植物片到象牙、液体石蜡、硅胶等,再到目前的透明质酸、胶原、Artecoll、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羟基磷灰石、PMMA、ePTFE等医用生物材料等[1~11]的出现.正是由于组织移植和组织代用品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使整形外科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组织移植和组织代用品是整形外科发展的精髓,也是今后整形外科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自体脂肪移植由于填充效果佳、可塑性强、无排斥免疫反应、取材方便、创伤小等优点,而成为美容医学和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但由于术后脂肪细胞成活率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范应用。细胞凋亡是移植后脂肪细胞死亡的重要机制,通过抑制脂肪细胞的凋亡可明显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现将凋亡相关研究进展于自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 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 ,进行自体移植 ;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 ,WISTAR大鼠为受体 (SD→WISTAR) ,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 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 ,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 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 ,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体神经移植是目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最佳方式,但存在增加手术创伤、造成供体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及供体有限等缺点.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可克服这一困难,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神经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1].如何有效地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是提高移植成功率,延长存活时间的根本问题.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是一种强效细胞生长增殖调节蛋白,在移植免疫的抗排斥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成为近年细胞,组织,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我们通过局部注射TGF-β1质粒,观察其对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