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的5 9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高危因素分为正常组5 356例和高危组574例,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出生后2~3 d进行,由专业技术人员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通过耳声发射(OAE)对其听力进行初步检查。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产后42 d内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对双耳进行复筛,对两组新生儿不同相关因素的听力初筛、复筛通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 930例新生儿听力初筛共有5 389例通过,通过率为90.87%。新生儿不同性别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18~34岁与≥35岁和新生儿不同胎龄听力初筛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464、186.007,均P0.01)。正常组与高危组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996,P0.01);541例新生儿听力复筛共有419例通过,通过率为77.45%。新生儿不同性别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18~34岁与≥35岁和新生儿不同的胎龄听力初筛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3、33.009,均P0.01)。正常组与高危组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60,P0.01)。高危组听力损失检出率(14.11%)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90,P0.01)。结论新生儿高危因素与新生儿听力损失有一定联系,新生儿发生听力损失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有听力障碍家族史、有两种及以上高危因素、NICU住院超过5 d、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2.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全市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出生的43 568例新生儿中,听力复筛未通过者802例,进行听力损失诊断者共660例。  相似文献   

3.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1993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及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入住本院新生儿病区1 993例患儿在病情稳定后或出院前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未通过者生后30~42 d复筛,复筛二次仍未通过者,3个月龄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确诊。【结果】初筛通过率为72.2%,复筛通过率85.4%,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15%。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早产儿为高危因素前三位。【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并做好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孙磊  郭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08-1610
目的: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对43 568例新生儿出生后3~5天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3月内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声导抗、诊断型耳声发射进行听力障碍的诊断。结果:43 568例新生儿复筛未通过者802例,进行初次诊断者660例,占全部听力筛查儿的1.51%,其中25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含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重度聋在听力筛查儿中的发生率为1.45‰。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在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1)。1∶1配对的病例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听力损失家族史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中,约一半听力损失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损失家族史是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应加强妇幼保健宣传教育,针对迟发性听力损失,应重视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武汉市梨园社区7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出生的780例正常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复查通过率及基因突变情况,调查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的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及其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确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病例组,以听力正常的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cy、MPV、IMT测定值与纯音平均听阈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突发性耳聋病例及听力正常体检人群各80人,病例组年龄42~79岁,平均(57.3 ± 8.2)岁,男性44例,女性36例,对照组年龄38~79岁,平均(55.8 ± 12.5)岁,男性48人,女性32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构成、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TC、LDL-C、Hcy、MPV和IMT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1)。重度听力损失病例Hcy、MPV、IMT测定值均高于轻中度病例(均P<0.01)。血清Hcy、MPV、IMT测定值与纯音平均听阈呈正相关关系(r=0.481、0.502、0.551)。结论 Hcy、MPV水平升高、IMT增厚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及听力损失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老年人是听力障碍的“重灾区”,65岁以上老人中约有1/3患有听力障碍。老年性耳聋是老年人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是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的常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危儿听力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儿与听力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率,旨在提高该省高危儿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入住该院新生儿科其中的2177例患儿,在病情稳定后或出院前用DPOAE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行ASSR听阈评估。结果:受检患儿中有471例初筛未通过,占21.6%,1个月后复筛仍未通过155例,占7.1%,ASSR听阈评估异常者43例,占2.1%。其中:早产儿组为1.2%,出生体重<2500g组为5.7%,高胆红素血症组为1.3%,窒息组为2.5%,新生儿肺炎组0.4%,母亲孕期病毒感染组1.5%,新生儿败血症组1.3%,应用耳毒性药物组为3.1%,接受机械通气>5天组为2.1%,颅面耳道中耳畸形组42.8%,家族中有耳聋病史组为5.9%。结论:在有高危因素新生儿中,存在大约2%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相关的听力筛查、综合性听阈评估,使听力障碍的患儿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月内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声导抗、诊断型耳声发射进行听力障碍的诊断。 【结果】 43 568例新生儿复筛未通过者802例,进行初次诊断者660例,其中25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含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重度聋在听力筛查儿中的发生率为1.45‰。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在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01)。1∶1配对的病例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听力损失家族史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中,约一半听力损失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损失家族史是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应加强妇幼保健宣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分型和治疗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肌动蛋白结合蛋白TRIOBP基因的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探索人群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12月汽车制造工厂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暴露工人,将双耳高频听力阈值超过25 dB的工人作为高频听力损失组,根据年龄、噪声接触情况和工作岗位等变量进行匹配,选择双耳任一频段(500、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 Hz)的听力阈值低于25 dB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每组234人。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信息、职业史、个人史、既往史、体检结果和空腹全血样本,对两组工人的血样进行TRIO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RIOBP的遗传变异与NIHL(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频听力损失组比对照组有更多的工人接触过混合溶剂,睡眠时间延长(P <0.05);对照组比高频听力损失组有更多的工人有听觉系统症状、ALT异常和LDL-C异常(P <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IOBP基因的5个SNP均不是NIHL易感性的影响因素(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YA4基因、粒状头样2(grainyhead-like-2,GRHL2)基因和原钙黏蛋白15(protocadherin 15,PCDH15)基因的交互作用与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NIHL)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A)的343名噪声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按匹配标准,选择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及平均语频均25 dB(A)的343名噪声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基因单个位点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ple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基因—基因之间交互作用对NIHL易感性的作用。结果在校正吸烟、饮酒、高血压和身高因素后,EYA4基因rs3813346位点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下与NIHL关联(P值分别为0.012、0.024和0.043);GRHL2基因rs3735715位点在共显性和显性遗传模型下与NIHL关联(P值分别为0.047和0.046)。PCDH15基因rs11004085 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发生NIHL的风险增加。EYA4基因的rs3813346、rs9321402和GRHL2基因rs3735715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与NIHL之间存在关联(P=0.012),交叉验证一致性和预测准确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0/10和54.47%。结论 EYA4基因和GRHL2基因可能通过独立和/或交互作用与NIHL易感性之间发生关联。  相似文献   

13.
14.
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性听力损伤(occupationalhearingloss)一般是由噪声引起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噪声并不是引起职业性听力损伤的惟一因素。职业暴露于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同样也会引起听力损伤,而它们与噪声的联合作用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结果[1 3]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对正确评定职业性噪声聋(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和预防职业性听力损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职业性听力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综述如下。一、职业性危险因素(一)化学因素与职业性听力损伤有关的化学物质有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氯乙烯、二硝…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脑瘫(CP)常见高危因素构成比例及其与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中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高危因素对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交大一附5%92保科就诊的0-1岁CP高危儿60例。采用BSIDⅡ评估受试对象智力与精神运动发育水平,用GE公司3.0T磁共振仪进行颅脑MRI检查。将高危因素与精神运动发育水平和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P高危儿最常见高危因素为早产(41.67%),最常见影像学异常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占46.81%。低出生体重与PVL均于早产儿多见,与足月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4.06和4.06,均P〈0.05)。BSID显示受试对象中31.67%智力发育迟滞(MDI≤69),58.33%精神运动发育迟滞(PDI≤69)。MDI与PDI评级分布区间有显著差异(χ2=11.26,P〈0.01)。胎龄与PDI微弱负相关(r=-0.28,P=0.03),但与MDI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①早产作为CP常见的高危因素,常合并低出生体重;②早产较足月更容易导致PVL;③与智力障碍相比,CP高危儿运动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物理性听力筛查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探讨建立适宜推广的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标准模式.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深圳市福田区4家产科医院出生的676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经新生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对其进行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同步筛查,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并初步建立新生儿听力及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标准化模式与规范.结果 在6763例新生儿中,GJB2基因检出率为1.83%;SLC26A4基因检出率为1.60%;线粒体12SrRNA基因检出率为0.55%;GJB3基因检出率为0.49%.携带GJB2基因的患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为32.2%;携带SLC26A4基因的患儿听力筛查未通过24例,84例听力初筛通过;在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未通过筛查37例中,30例m.1555A>G突变者听力筛查通过28例,占75.68%,7例m.1494C>T突变者听力筛查通过7例,占18.92%;在GJB3基因突变未通过的33例中,GJB3538C>T位点未通过18例,听力筛查通过15例,占45.45%,GJB3547G>A位点未通过15例,听力筛查通过12例,占36.36%.基因检测正常与异常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2,P=0.006<0.05).结论 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筛查相结合,两者互补,并初步建立聋病防控的新模式,对早期发现迟发性、药物性基因携带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随访,从基因水平弥补了听力筛查的不足,该筛查模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宫内致畸因子与先天性耳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李力  闻良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38-3740
目的:探讨宫内致畸因子与先天性耳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孕期宫内微型注射巨细胞病毒,观察各组的亲代妊娠结局(流产、早产、死产、死胎率及存活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活胎仔耳听情况;原位杂交确定CMV的感染和部位;病理检测耳蜗的病理改变。结果:正常组及病毒组的死产率分别为40.54%、65.79%,存活率分别为59.45%、34.21%;检测胎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dB):正常组为15.66±0.38,病毒组为28.42±3.03;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正常组未见明显棕黄色杂交信号,(A)值为0.0004±0.0001,病毒组耳蜗可见血管纹、内外淋巴组织出现棕黄色杂交信号,(A)值为0.1746±0.010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病理结果显示正常组耳蜗内外淋巴排列均匀、均染;病毒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内外淋巴排列紊乱,呈堆积现象,血管纹萎缩。结论:CMV宫内感染是导致先天性耳聋发生的致畸因子之一,其损伤耳蜗的具体部位及机制,为临床上给予先天性耳聋的相应防治、降低听力缺陷疾病的发生率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儿童铅暴露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 866例1-3岁入托体检儿童进行静脉血铅、锌、钙、铁、铜、锰测定,并做铅暴露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水平均数为116.72 μg/L,≥100 μg/L者占48.77%,年龄、喜饮罐装饮料、母亲职业、居住的楼龄及楼层、居住环境是儿童铅暴露的危险因素,血锌是保护因素。结论:环境铅污染是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对儿童已构成严重的威胁,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儿童铅暴露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儿童铅暴露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 866例1~3岁入托体检儿童进行静脉血铅、锌、钙、铁、铜、锰测定,并做铅暴露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水平均数为116.72μg/L,≥100 μg/L者占48.77%,年龄、喜饮罐装饮料、母亲职业、居住的楼龄及楼层、居住环境是儿童铅暴露的危险因素,血锌是保护因素.结论环境铅污染是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对儿童已构成严重的威胁,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