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针对油田卧式水套加热炉热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利用热管回收烟气余热,并根据其特性准确地控制水温。根据加热炉的工况需求进行热管的选型和安装。针对加热炉水温控制具有大滞后的特性,提出了单神经元SVM-Smith预测控制。利用支持向量机预测了被加热介质的流量,提高Smith预测补偿的准确性。采用单神经元PID控制和Smith预测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整定控制系统的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对构造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然后通过试验证明了热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热管余热回收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控制方案的不足,通过深入分析炼油厂加热炉的过程特性和热效率计算公式,采用了炉膛负压烟道挡板间隙式PID控制和前馈-反馈氧含量PID控制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加热炉在负荷或燃料性质发生变化时,风道挡板或调频鼓风机的PID控制滞后、调节不及时的问题;克服了烟道挡板频繁动作导致的不利影响。可有效控制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对提高热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炼化行业,加热炉常规控制方案存在氧含量调节相对滞后、波动大,无法实现低氧控制,加热炉过剩空气系数高的问题。在常规PID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二甲苯塔再沸炉出口汽化率、燃料消耗量、入炉空气量等相关参数的优化整合,引入空燃比对控制回路进行重新设计优化,在不增加硬件投资的基础上,实现了加热炉各参数的实时优化控制,显著提高了燃烧效率、工艺参数的控制能力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加热炉是石油石化企业主要的热力设备和耗能设备。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油气田企业的加热炉热效率比之炼化企业低12%,通过对比上下游企业加热炉在生产工艺、运行管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油气生产特性和运行维护特点对油气田加热炉的影响,并从设计制造、工艺优化、设备选型、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为油气田企业加热炉提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燃料气系统呈现出燃料气供气点多、燃料气供需不平衡、系统易波动等特点,对装置加热炉热效率和环保排放造成了影响,给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采取优化燃料气系统管网设计、回收燃料气中高附加值组分、控制燃料气排放、回收火炬气、构建以燃料气系统热值平衡和运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信息化监控和智能化控制等一系列组合措施,实现了加热炉的安全平稳运行和燃料气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想方设法摸透设备脾气,大胆探索精心优化,提高了效率,大幅度降低消耗。沧州炼化炼油二部围绕优化操作主题做文章,通过反复论证尝试,掌握了4台加热炉的运行规律,加热炉热效率由90%提升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制氢装置各能耗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原料气的组成、燃料气消耗和自产蒸汽的产量。对三种主要因素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采取原料优化、加热炉热效率控制、装置水碳比优化,达到降低装置综合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论述了炼化生产装置DCS黑屏操作,详细介绍了具备DCS黑屏操作的基础条件,指出了DCS黑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同时,强调了PID参数整定的重要性,介绍了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的特点和作用,澄清了DCS黑屏操作并非等同于实现先进控制与优化。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基于常规控制层之上,只有对装置基础控制回路进行PID参数整定,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才能为实施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式加载系统中减速器带来的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初始参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Mamdani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通过在线BP学习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自整定,并结合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离线调整模糊神经网络初始值。通过仿真与实验,将所设计算法与增量式PID控制器、粒子群-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进行对比,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降温集油工作的大面积推广,以及加热炉运行年限的延长,加热炉一般都出现负荷率较低、热效率下降等问题,采取对加热炉烟道出口安装烟气含氧量、排烟温度及炉膛负压检测控制系统等节能措施来监控加热炉运行状态,并且与现有的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相结合研发出一套基于预测控制思想、吸收操作人员多年操作经验的先进控制软件,对加热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实现了热效率的在线优化及节能降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