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 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相关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指出TNBC是乳腺癌其中的一个亚型,其雌激素受体(est r ogen r ecept or,ER)、孕激素受体(pr oges t er one recept or,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 der mal gr owt h f act or r ecept or 2,HER-2)的表达状态均为阴性。TNB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较其他亚型的乳腺癌有更强的侵袭性,而且无病生存期较短,软组织及内脏转移率高,5年内死亡率较非TNBC患者高。目前治疗乳腺癌主要以ER,PR,HER2为靶点,但TNBC患者因为缺少靶点,不能从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中获益,导致其预后差、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高。因此TNBC成为近年乳腺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正>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在临床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绝经前年轻女性较容易发病,预后较差。目前,三阴性乳腺癌(TNBC)并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所以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1临床特点TNBC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10.0%-17.0%,常见于较为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1]。TNBC约占整个乳腺癌患者的10%~20%[2],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其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4.
正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特点之一为发病年龄早,大约63%在60岁以前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4岁;非TNBC在60岁以前发病率不足50%,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1]。西医治疗TNBC不良反应较多,其预后较一般乳腺癌差,中位生存期亦短,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弥补这一缺陷。兹就中医相关研究做一概述。1病因病机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乳岩"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在免疫组织化学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由Bryan等~[1]在2006年首次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6.
三阴性乳腺癌由于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对大部分内分泌治疗,以及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量表达和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尚缺少明显靶向药物和化疗耐药治疗的情况下,免疫疗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益气健脾中药具有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理论和临床实践表明:益气健脾中药不仅能够扶正益气、健脾固本,并且通过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所含药物的免疫活性,发挥疗效。因此,在三阴性乳腺癌早期运用益气健脾法配合现代医学免疫疗法,一定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HER2)的过度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但原发性耐药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获得性耐药最终仍会导致疾病进展甚至转移。目前抗HER2肿瘤药物的耐药策略研究尚不完善;但随之增多的耐药机制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对抗耐药疗法进行甄别和筛选,同时也促进了更多新药的开发。因此,笔者综述了抗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代表药物耐药策略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制定应对耐药的有效策略或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分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于个体病理特征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将乳腺癌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同时表达阴性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并采用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7例乳腺癌患者,发病患者中位就诊时间30 d(0~3600 d),中位年龄50岁(25~83岁),平均肿瘤直径2.02 cm(0.3~6.5 cm),平均淋巴结转移数为4.0个(0~25个)。研究中ER阴性157例(37.7%),PR阴性198例(47.5%),HER2阴性193例(46.3%),三阴型55例(13.2%),非三阴型362例(86.8%),三阴型患者和非三阴型患者在发病时间、淋巴结转移、乳头浸润、病理分型、TNM分期和病理组织分级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分型与发病时间、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其针对乳腺癌的精准的病理分类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伟鹏  孙琳琳  佟仲生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309-1315
三阴性乳腺癌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缺乏内分泌及抗HER2治疗的靶点,目前仍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相对于这些常规的治疗方案,乳腺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也相对滞后。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策略包括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能力和活化效应T细胞功能,抑制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以及上调相关细胞因子,逆转肿瘤抑制性微环境,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在实体肿瘤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其配体PD-L1的抗体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做了小样本的临床试验,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引人关注,中医药在三阴性乳腺癌也做了很多尝试。文章对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展望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化疗效果与癌组织HER1和HER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接受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化疗前后癌组织中HER1和HER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癌变组织HER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织HER2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发生淋巴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HER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化疗效果呈显著负相关,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化疗疗效无关,但与淋巴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癌组织HER1蛋白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癌组织HER2的表达则可能能够用于淋巴转移的病情发展评定,临床应给予注意。  相似文献   

11.
<正>三阴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均无表达的乳腺癌。其侵袭性强,预后差,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并具有特定生物学特征的肿瘤。现将TNBC的生物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二氢硫酰胺–S–琥珀酰转移酶(DLST)的表达水平,评估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同时探讨DLST在HER2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机制。方法:(1)使用CancerSEA数据库进行筛选,分析乳腺癌中DLST表达的特异性,再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研究DLST对不同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2)采用CancerSEA数据库探索和验证DLST相关的信号通路。通过免疫沉淀、GST–pull down实验确定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与DLST相互作用的蛋白。(3)利用TIMER 2.0数据库对DLST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DLST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升高,DLST表达越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就会越差并且其生存期也会越短;DLST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凋亡;DLST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M2巨噬细胞中升高。Neddylation修饰后的PTEN蛋白与DLST存在相互作用。结论:DLST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与其恶性进程呈正相关,且不利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噬的发生机制、自噬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自噬对乳腺肿瘤的抑制作用、自噬对乳腺肿瘤的促进作用)等环节,综述自噬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自噬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耐药(自噬相关基因蛋白与TNBC耐药、自噬相关信号通路与TNBC耐药)、自噬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等环节,综述自噬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关系;介绍莲心碱、丹参酮等中药单体通过自噬影响TNBC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IHC与FISH检测HER2表达,分为IHC组和FISH检测组,对比两组的阳性率及一致性。结果:387例乳腺癌患者中,IHC检测HER2表达(0)74例、(1+)113例、(2+)128例、(3+)72例,阳性率为51.68 %(200/387),阴性率为48.32 %(187/387);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166例(42.89 %),HER2基因非扩增221例(57.10 %);200例HER2表达阳性的患者,HER2基因扩增161例,符合率为80.50 %;187例HER2表达阴性的患者,HER2基因非扩增182例,符合率为97.3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HC与FISH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一致性较高,临床可结合两者检查结果指导乳腺癌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04年4月至2016年12月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收集的40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PR、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ER、PR、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63.1%、23.3%,在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ER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ER、PR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ER、PR、HER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联合检测ER、PR和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于术后指导治疗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及分型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并进行CTC分型,测定乳腺癌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Ki–67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总体CTC检出率86.96%,分型以混合型为主。Ⅰ期、Ⅱ期、Ⅲ期、Ⅳ期CTC检出率分别为83.33%、91.67%、93.33%、76.92%。ER阳性和ER阴性患者、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CTC中位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R–2阳性和阴性、PR高表达和PR低表达外周血CTC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其外周血CTC的数目、分型与临床分期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可以据此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更为准确地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1例初发需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肝郁痰凝证120例,冲任失调证38例,正虚毒炽证3例。所有患者接受2~6周期E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2周内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评估病理疗效并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达情况,对不同证型患者病理疗效及无疾病生存时间(DFS)进行比较。结果肝郁痰凝证患者ER阳性率为64.1%,高于冲任失调证患者的44.7%(P=0.035),两个证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gR和HER2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证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6.7%,明显低于冲任失调证患者的31.6%(P=0.046)。肝郁痰凝证患者的DFS长于冲任失调证患者(P=0.034),在ER阳性患者中肝郁痰凝证患者的DFS也长于冲任失调证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肝郁痰凝证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低,但DFS高,其分子机制可能与ER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在乳腺癌发生中引发的免疫应答和乳癌术后方在防治乳腺癌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用HER2/neu转基因自发乳腺癌小鼠模型,自5周龄起灌饲中药乳癌术后方,观察小鼠的乳腺癌发生情况,并在15及25周龄时检测小鼠肿瘤发生过程中T细胞免疫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乳癌术后方能够明显延缓和减少转基因小鼠原发乳腺癌的生成,同时还能上调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含量,促进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并可诱导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HER2/neu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同品系未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乳癌术后方预防和延缓乳腺癌发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转基因小鼠的自身抗肿瘤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益气扶正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组目标值法回顾性研究益气扶正法治疗TNBC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D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情况.以天津市肿瘤医院标准化疗治疗TNBC患者的5年DFS率(81.8%)及OS率(88.9%)作为目标值,计算最小样本量为69,通过门诊或电...  相似文献   

20.
曲妥珠单抗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30%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会过度表达.一般携带过度表达此受体的乳腺癌患者或者其基因复制数量较高者总存活率会降低,且会对各种化疗药物及激素的敏感程度降低.因此,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选择作用于HER2靶点的药物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