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技术学如何对专业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行定位,是本专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首先概括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7个方面专业素质。并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使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国俭  张有录 《甘肃科技》2010,26(12):177-180
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同类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系统设计,规范布局,合理配置,走数字化、网络化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益,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文章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远距离实验室的建设的功能需求、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地方高师院校的调查,分析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本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以及广西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切入,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特点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能性,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做了剖析,提出了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菊红 《科技信息》2008,(9):203-203
特色,专业存在的根本。如果一个专业没有特色,没有不可替代性,将无法存在下去。同时专业的发展要跟上社会的需求.如果社会没有需求的话,专业本身的存在也就是问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对理论和技术要求都很高。如何体现教育技术的专业特色.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阐述面向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技术学的两个新兴领域电子化学习、绩效技术的基本含义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以拓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思路和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包括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从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入手,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湖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2009至2012级进行了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了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近几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当今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并对该课程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媛媛 《科技信息》2008,(15):213-213
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为理解和研究教育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建构论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意义。并针对社会建构论的不足,提出了教育技术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公共课,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起着示范性课程的作用.在对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2003年美国教育技术博士论文选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选择介绍了收集到的美国教育技术博士论文题目,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辨明近年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4.
全国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提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模型(ETM),在此基础上,依据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各级指标的正反判断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得出指标的相应权重,进而得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综合评分,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的量化评价;其次利用聚类分析(CA)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实现了能力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将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结合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对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重新定位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采用多元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正确处理本课程与信息技术以及教学论等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构建学习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广泛使用着教育技术设备,这些设备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研究》是通过深入调研部分高校教学情况的数据材料,分析研究教育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素质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融合状况,通过技术人员和教学设备的优化来优化教学环境,达到保障教学、服务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8年7月关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发布的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第二版,分析了新标准颁布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认为新标准对我国教育技术标准建设、教育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等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页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笔者根据自己从事网页设计的经验,从网页的内容、设计语言的选择、布局风格、数据库的应用、讨论区的创建以及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页设计应注意的一些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概述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移动学习是一个新的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纷纷投入到移动学习的研究中来、概述移动学习目前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的主要意义是:展示移动学习研究的历时状态,进一步推动对移动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