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试论脏腑气化相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从生理到病理,从理论到初实践,阐述肺与膀胱敢化相通,脾与小肠气化相通,心与胆气化相通,肾与三焦气化相通,心包与胃气化相通,肺与大肠气化相通。指出脏腑气化相通与表里相合相辅相成;气化相通不但表现在脏与腑之间,脏与脏、腑与之间也存在着气化相通;气化相通;是人体脏腑功能内在联系的重要方面;气化相通,在协调生理功能与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祖国医学之精华。  相似文献   

2.
3.内伤病传变 某种病因损伤内脏所引起的病变,称之为内伤病。因为病位在脏腑,故其传变的基本形式是脏腑传变。包括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的传变。又因脏腑与形体组织和官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内伤病变也可在脏腑与形体组织和官窍之间传变。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经络”、“脏象”学说中,已明确阐述了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经络循行于人体内外,营运人体气血,其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脏腑互为表里,即十二经脉阴阳相贯、表里相通关系的体现。脏腑之间无论是脏与腑或脏与脏、腑与腑的联系,都必须依靠经络的流注。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因此脏腑活动必在经络上有所反映。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于1963年4月~1964年7月间,采用TA及宇宙两型经络测定仪(12V,0-200μA),以本校附属医院妇产科20名18~34岁健康产妇为观察对象,在分娩前后3~5天对冲任二脉部分穴位进行了皮肤导  相似文献   

4.
以脏腑经络为中心 ,从生理到病理 ,从理论到实践 ,阐述肺与膀胱气化相通 ,脾与小肠气化相通 ,心与胆气化相通 ,肾与三焦气化相通 ,心包与胃气化相通 ,肺与大肠气化相通。指出脏腑气化相通与表里相合相辅相成 ;气化相通不但表现在脏与腑之间 ,脏与脏、腑与腑之间也存在着气化相通 ;气化相通 ;是人体脏腑功能内在联系的重要方面 ;气化相通 ,在协调生理功能与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是祖国医学之精华。  相似文献   

5.
略论补益药之通泻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对人体气血阴阳具有补益作用的一些药物,如黄芪、甘草、白术、当归、何首乌、麦冬等,同时又分别兼有通泻作用,即疏通脏腑气血、通利经脉、破散结滞、祛除邪气。其作用机理主要可归纳为:①量效关系:药物的功效随剂量的增减而变化,即“少用壅滞,多用宣通”;②证效关系:药物功效的发挥与证候的性质有关,证候不同,体内气血阴阳状态各异,故对药物反应不一;③脏腑机能状态: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主泄浊,在脏滋养气血阴阳为补,在腑则以通为补;④修制与配伍也对药物的功效产生重要影响。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也为某些补益药之通泻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证型凸现,湿热温邪伤脾为甚。  相似文献   

7.
中医脏腑之数有五六之争,《难经.三十八难》和《难经.三十九难》有脏五腑六与腑五脏六两种不同的论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三焦与命门属腑属脏的问题。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重功能而轻形态,《难经》脏五腑六与腑五脏六之异,实则强调了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之功能及命门寓元气而藏元阴元阳与肾脏之异同。  相似文献   

8.
下合穴为针灸特定穴之一,指手三阳经在下肢所设的三个合穴,结合足三阳经的三个合穴,共称下合六穴。根据《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而立论。《素问,咳论》篇指出:“治脏者,取其俞,治腑者,取其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荥腧治外经,合治内腑”。进一步明确了合穴的治疗作用。诚然,下合六穴对腑病确有显著的疗效,故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认为;“三阴者属脏络腑,三阳者属腑络脏”,早就提示人体内有六脏六腑的客观存在。只因《内、难》时期尚无胰脏的记述,所以历代医书相传均以五脏六腑称之。如今,现代解剖生理学已清楚表明,胰脏乃人体内一个十分重要的内脏。为此,本文提出六脏六腑以应十二经脉,现阐述如下: 一、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相关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都是我国人民长期临床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灵枢·经脉篇》就把脏腑与手足六经连系在一起,突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经脉为表,脏腑为里;经脉为标,脏腑为本。经脉有病可以传至脏腑,脏腑有病也会反映到经  相似文献   

10.
论脑为奇恒之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恒之府,非脏非腑。脑居奇恒之府的首位,精气之所聚,主藏元神,统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剖析脑为奇恒之府,沟通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希望在脏腑辨证的平台上建立脑病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五脏与六腑之间是一脏与一腑相互配合的,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的配合。因为五脏在生理上的共同特点是“藏精气”,所以脏属阴;六腑在生理上的共同特点是“传化物”,故腑属阳。而阴主里,阳主表,故脏为里,腑为表。因此,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至于哪一脏与哪一腑能构成表里关系,要取决于它们在经脉上是否具有相互络属的联系。例如,手少阴(心)经统属于心而联络小肠,也就是说心的经脉属心络小肠;反之,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而络于心,因而小肠与心构成了一对表里关系。其他脏腑依此类推。但…  相似文献   

12.
通腑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腑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临床应用苏惠萍,冯淬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北京100700)关键词:通腑法;哮喘发作期;大黄1理法概述通腑法在此是指通泻肠腑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是以脏腑相关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为其立法依据。哮喘发作的...  相似文献   

13.
董氏奇穴传承人杨维杰首次用三阴三阳的气化论阐述"脏腑别通"理论。它是指非表里关系的脏与腑,通过三阴三阳间的开阖枢气化特点使之关联,主要应用在针灸领域。本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脏腑气化关系探究"脏腑别通"理论,并在针灸治疗的配穴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是脑神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气滞、痰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功能失调是所有病机共同拥有的主线;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脏或某一腑,应以某一脏或某一腑为主,兼顾其他脏腑,结合四诊,根据病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15.
脏腑相合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相合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首见于《灵枢·本藏》和《灵枢·本输》。脏腑表里相合、经气交通。脏与腑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治疗冠心病时 ,运用中医脏腑相关学说进行辨证论治 ,取得较好疗效 ,今摘录数例以供同道参考。1 脏腑相关 腑通脏安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 :“五脏不平 ,六腑闭之所生也。”周学海明确指出 :“五脏受邪 ,治在六腑。”所以脏实可以泻其腑 ,腑虚可以补其脏。通腑安脏也为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例如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不通 ,可以影响肺的肃降功能。只有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 ,才能使血脉无阻。故“凡治病必察其下。”王某 ,男 ,6 0岁 ,农民 ,1 998年 1 0月 6日初诊。患高血压病 1 0余年 ,心律失常 5年 ,主诉心痛不舒 ,项背板滞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形脏、神脏、"器"的概念和解剖。方法:研究《内经》中三者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体内类似"器"的解剖结构。结论:形脏(四),就是指心、肺、肝、肾四脏的实体;《内经》里有一个被命名为"器"的人体解剖的概念,其结构就是以经肝门静脉回流静脉血的器官为主体,合并尿液的排出通道而构成的器官组合体。在四形脏和"器"内,各存在着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就是神脏(五)。据此认为,《内经》对脏腑,在实体认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基于微循环的微观认识:神脏(腑)。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过二十多年的针灸临床及教学,针治万人,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利用五输穴,一脏有病,多经取穴法。此法是以五脏六腑的属性,运用五输穴的井、荥、俞、经、合的属性,结合五脏六脏的虚实,有选择性的运用其五输穴的俞穴,也可配合时辰使用。如虚证,用补本脏或本腑,加补对本或本腑虚证有益的两脏或两腑,再泻所影响本脏或本腑虚的一脏或一腑的五输穴的俞穴;实证,用泻本脏或本腑,加泻对本脏或本腑实证有抑制作用的两脏或两腑,再补对本脏或本腑实证有益的一脏或一腑的五输穴的俞穴。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五脏主藏,六腑主泻,五脏与六腑之间有表里相合关系,共同完成人体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肺为五脏之一,大肠属六腑之列,二者互为表里,《灵枢.本输》将这种关系称之为“肺合大肠”。  相似文献   

20.
脏腑演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脏腑演化,实际反映出生命演化最根本的规律。人类只能进化出五大类中空性的腑,也只能相应地进化出五大类实质性的脏。几千年的中医六腑概念是错误的,与进化论相违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