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测试》2016,(5):38-41
通过建立立式金属罐的罐底有限元模型,提出罐底标高修正法和附件修正法,减少立式金属罐装油后罐底变形对容量计量的影响,提高贸易计量交接的准确性。对容量为5 000 m3的立式金属罐,分别采用容量比较法与几何测量法进行测量试验分析;通过采用罐底标高修正和附件修正两种方法对几何测量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并与容量比较法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两种修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正>一、立式罐底量测量立式金属罐底量一般为罐底突出部分占有的容积,相对于其他附件,容积值较大,较难测准。按照JJG168-2005《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对底量的测量为容量比较法和几何测量法。容量比较法包括使用标准量器以及标准流量计,规程中优先推荐使用容量比较法测量,但实际中,由于测量条件达不到,使用几何测量法较多。使用容量比较法对底量进行测量,应选择一个好时  相似文献   

3.
对JJG 168-2018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中的几何测量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几何测量法中测量点位分布原理在真实罐底的常见应用情况,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导致点位定位不准的原因,提出可实用的圆心确定方法和直准绳定位方法,从而提高立式金属罐底量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中关于底量测量的方法,在分析了现有的几种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法。使用的设备是全站仪,棱镜和对中杆。新方法分析了立式金属罐罐底产生变形的原因,建立了底量仿圆锥模型。在实际测量中,通过全站仪测出距离,角度和高差等相关数据,结合AUTO CAD计算出罐底量。经与原文法进行比较,此方法可以大幅度的节省人力,提高立式罐计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立式金属油罐底量计量方法测量准确度不高、重复性不好等问题,提出一种立式罐底部排量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以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罐体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几何学的寻找凸包算法,形成三维凸包,并通过投影法计算立式罐底部排量。以立式罐为对象并与几何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快速方法的重复性及准确性。快速方法与几何测量法的重复性误差分别为1.28%及11.81%,测量结果均值的相对偏差为7.43%。  相似文献   

6.
<正>立式金属罐浮顶与罐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变形问题,对立式罐计量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而浮顶罐容量计量往往只凭借经验数据,准确度较差,会造成对内对外贸易计量交接数据混乱。传统的浮顶质量测量方法(几何测量法、容量比较法、浸液深度法、图纸法)和底量测量方法(几何法、倒液法、双液法)均是离线测量,在对大型浮顶罐进行周期检定,用已标定的金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兰州石化公司原油计量大部分仍然依靠贮存立式浮顶金属罐的体积计量,加上相应的温度、密度和含水量测定方法来实现。本文主要探讨立式浮顶金属罐测量中罐底量和浮顶摩擦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期在当前条件下能进一步提高油品的体积计量准确度。一、罐底变形对体积计量的影响立式浮顶金属罐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已建成的罐有相应要求,按照规范,对于建成的罐,由于基础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影响立式金属罐浮顶与罐底计量精度的因素,针对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中关于浮顶与罐底测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压力变送器测量浮顶质量和基于投入式液位计测量罐底增量的方法,通过浮顶质量和底量测量的模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实时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立式金属罐中 ,绝大多数的罐底被设计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锥状底。这种罐底的罐底量计算已在JJG168 -1987《立式金属罐容量试行检定规程》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然而 ,有些企业根据自身的仓储及收发作业特点 ,将罐底设计制成平面斜坡状罐底。这种罐底经过一个检定周期(三年)的运行后 ,罐底无明显变形 ,比较适合用几何测量法计算罐底量。为此 ,下面对理想圆柱罐斜坡底底量计算分析如下。一、已知及假定条件1 第一圈板围成的圆柱半径为R;2 罐底为一倾斜平面 ,其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3 罐底内无任何附件 ;4 以罐底…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JJG168—2005《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中对立式金属罐罐体底量的测量、计算方法的描述不够具体,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更适合实际操作。测量准确性又能满足JJG168—2005规定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的优点:确定测量点的办法方便直观;用于计算的几何模型为圆台,更接近实际的罐底形状。  相似文献   

11.
建造质量或操作不当会导致立式金属储罐发生形变,影响油罐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及容积计量的准确度。应用激光扫描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分析的大型立式金属罐变形测量新方法,通过迭代算法计算出每个圈板的几何半径,使用计算得到的几何半径为基础建立立式罐圈板模型的高精度模型。采用壁式移动测量平台进行局部区域形变参数的测量,实现了立式罐圈板整体和局部形变的同步测量。并以一个10104m3立式浮顶罐(直径为79.937m)为试验研究对象,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立式罐容量计量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型立式罐容量计量方法。通过运用"三角形面积积分法"和"截面积高度积分法",计算出立式罐不同液位高度对应的容积值。并设计试验比对系统,选取一个6000m3的油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内测试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以传统几何测量法的结果作为参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检定效率;选取一个5000m3的油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外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规则罐容量准确计量、罐体的变形和不规则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大容量计量方法存在的准确度低、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方法。建立立式罐容积计算数学模型,分析具体实施过程,研究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算法,通过对点云数据沿罐水平方向计算截面积,并沿罐垂直高度方向积分,自动计算出不同液高下的容积值。选取一标称容量为1 000 m3的立式罐作为试验对象,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复现性;并以1000m3、2500m3、 5000m3 3种不同标称容量的立式罐分别进行测量试验,提出的方法与全站仪方法的容积测量相对偏差最大值分别为0.072 9%、0.032 9%、0.058 2%。  相似文献   

14.
在交叉口立面CAD方法中,传统二维方法不能进行三维可视化设计和空间分析,曲面拟合方法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并且求解困难.以CAD和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为前提,提出了交叉口的通用几何模型和设计流程,分析了用不规则格网和不规则三角网的混合数字高程模型表达三维设计面的优势和可行性,讨论了建模的原理和步骤,阐明了运用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等高线和查询高程、坡度、坡向的方法.在AutoCAD平台上,用.net二次开发技术和托管C++语言编程实现了程序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高效地处理各种形式交叉口.  相似文献   

15.
裂缝等工程结构表面缺损与弯曲等构件变形是既有工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与监测的重要指标,采用数字图像法可有效改善当前人工检查技术的缺点,但在工程实践中显现出定量检测中图像几何变形修正困难、局部损伤难以在整体结构中定位、无法测量钢结构空间变形等问题。结合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的研究与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对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的方法原理与算法实现进行讨论,列举方法实践的经典算法与高效算法;围绕数字图像法检测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表面投影法解决成像几何变形与损伤定位、逆向工程建模与特征提取识别几何变形损伤;通过结构表面裂缝识别、大型构筑物表面损伤定位、钢结构构件变形识别等3个应用研究,阐述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在结构表面损伤与变形识别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比较优势。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具有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快捷、模型色彩丰富、点云精度较高等特点,与数字图像法结合后在工程结构检测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The incompressible material point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modeling the free surface flow problems based on the operator splitting technique which decouples the solution of the velocity and the pressure in our previous work. To further model the coupling problems between the incompressible fluid and the moving irregular solid bodies, an augmented incompressible material point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nergy minimization form of operator splitting techniqu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luid and the solid is taken into account via the work done by the fluid pressure on the solid bodies. By minimizing the total work done by the fluid pressure, volume-weighted pressure Poisson equations are obtain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with liquid sloshing in a rectangular tank subjected to various base-excitations, and is then used to study the optimal height of baffles moun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tank to mitigate the sloshing wave.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the wall thickness variation of blow‐moulded bodies made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on an internal pressure test after prestoring the packaging with standard liquids was evaluated in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The obj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were jerrycans use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dangerous goods. The wall thickness was determined using two alternative methods to the magnetostatic measurement. These alternative methods are used for research purpose to get a volumetric model of the jerrycan wall as a geometric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simulations of the internal pressure test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 The integral strai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whole jerrycan was detected by measuring the total mass of the jerrycan being filled with water during the internal pressure test. This is a suitable alternative to the optical measurements of local deformation by the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 Prestorage at 40 °C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s strengthens the jerrycan, whereas the swelling effect of butyl acetate and hydrocarbon mixture softens the jerrycan.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 is necessary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It shows that the deformation can be simulated more precisely by using the actual measured geometry. The weakening of th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caused by a hydrocarbon mixture can be simulated using the Arrhenius equation. The aim of the simulation was to discover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use specimens to predict the behaviour of a packaging both after the influence of standard liquid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弹性风洞模型设计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长川  胡锐  王斐  刘燚  常楠 《工程力学》2016,33(11):249-256
大展弦比柔性机翼飞机的气动弹性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而风洞试验研究则是揭示大变形气动弹性运动机理和验证理论方法的必要手段。该文建立了能够考虑几何非线性特点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风洞试验模型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设计结合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理论分析与模型地面试验,在确保分析模型与理论模型一致的基础上,进行了实物模型的气动弹性风洞试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结构大变形效应对其气动弹性特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大变形导致结构水平弯曲模态发生失稳进而降低了模型的颤振速度,与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结果一致。试验颤振速度、颤振模态均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文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柔性飞行器在气动力作用下会发生大变形,产生结构几何非线性,线性小变形方法难以获得准确的气动弹性分析结果。基于RANs的三维N-S流场控制方程耦合非线性结构静力学方程时域分析方法,用于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静气动弹性分析。该方法在结构静力学方程求解上采用非线性增量有限元方法进行迭代求解,考虑结构刚度矩阵随结构位形的变化,采用径向基函数方法实现气动/结构界面的数据交换和动网格变形。在建立某型宽体客机复材机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其静气动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线性结构和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结构在静气动弹性作用下翼面扭转、展向位移、垂向位移以及升力系数等物理量。算例结果表明,与线性结果相比,非线性结构由于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在展向和垂向变形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为准确进行柔性结构的气动弹性分析,必须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