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n=40)和20mg组(B组,n=42),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1次/d.治疗12周。另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纽(C组)。检测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压、血脂和CRP明显高于C组,一氧化氮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和CRP显著下降(P〈0.05);血NO显著上升。B组的作用较A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蛋白激酶C对内皮通透性及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以流式分析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以同位素标记法测定HUVECs的粘附率;双室培养法测定HUVECs的通透率。【结果】10ng/mlPMA处理HUVECs后,HUVECs的通透性于30min时开始明显增高;VCAM-1,ICAM-1表达增强,对血小板粘附率2h达到最大值。【结论】PKC活化能其上调血管内皮细胞VCAM-1、ICAM-1的表达,并增强其粘附性。HUVECs的PKC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前列地尔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短期干预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氟伐他汀组、前列地尔组.于实验第8、12周测定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并对主动脉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氟伐他汀及前列地尔干预4周后,与高脂对照组比较,NO明显升高(P〈0.01),ET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通过升高血清NO、降低ET抑制AS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1998年,Robert Furchgott首次报道了内皮细胞是血管活性器官,现已证实内皮是一个自分泌、旁分泌调节器官,可以分泌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是许多心血管激素酶激活及失活的部位,因此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及生长、防止血栓形成、抗血细胞粘附等多种生理功能.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内皮功能障碍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特征,内皮功能失调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动脉血栓形成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内皮功能障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就高血压与内皮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红花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对原发性高血压内皮受损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已很深入,传统祖国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愈发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开放实验方法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随访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根据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选取70例原发性高血压(2~3级,极高危)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组24例,丹参注射液组23例,对照组23例。红花注射液组予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组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只予常规降压药治疗。观察3组研究对象用药前后血管收缩因子、血管舒张因子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3组患者用药2周前后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血栓素2)和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n-prostaglandin F1α,6-Ketp-PGF1α)]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前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栓素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n-prostagl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红花治疗组在治疗后内皮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和丹参组有显著差别(P&;lt;0.05);治疗后红花组与丹参组血栓素[(307.9&;#177;12.9),(275.5&;#177;10.9)ng/L]均比治疗前[(369.5&;#177;11.5),(344.9&;#177;9.9)ng/L]低(P&;lt;0.05);治疗后红花组一氧化氮、6-Keto-PGF1α明显增加(P&;lt;0.05)。结论:红花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素和血栓素,提高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作用,临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内源性雌激素对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内源性雌激素对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探讨其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保护作用的其他机制。【方法】采用高分辨力超声法测定3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CHD组)和17例对照者(对照组)在含服硝酸甘油(GTN)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雌二醇(E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6.70%比20.79%±7.57%,P<0.01),冠心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7.80±12.28)pg/mL比(43.83±14.30)pg/mL,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TN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反应和E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其血浆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急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血压的急性影响。方法 腹腔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后 ,用间接测压法测定SHR血压。再分别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 ,8周后 ,用直接法测定静脉给予黄芪对SHR血压的影响。结果  1、SHR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黄芪在观察的各时间点 (5分、15分、30分、6 0分、12 0分 )并不引起血压的急性变化 (P >0 .0 5 )。 2、黄芪长期腹腔注射可以控制SHR血压的升高 (P <0 .0 1)。 3、急性静脉给药可以引起SHR血压短时间内明显下降 ,并且呈剂量相关效应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黄芪急性腹腔给药不影响SHR血压 ,但长期腹腔给药可以控制SHR血压的升高。急性静脉给药可以引起短时间内明显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8.
姜高分  杨佳  陈峰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30-113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EH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每日一次.连服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血浆ET、NO进行对照。【结果】①EH组患者治疗后77.5%显效(31/40)。17.5%有效(7/40).5%无效(2/40)。②EH患者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O显著降低(P〈0.01)。经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浆ET显著下降(P〈0.01),NO显著升高(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络泰和黄芪注射液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络泰和黄芪注射液与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分析比较两种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RIA和ELISA法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内皮素-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并与只用西药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络泰组和黄芪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血浆中内皮素-1含量为(77.56&;#177;15.84)和(76.74&;#177;15.30)ng/L,vWF为(97.22&;#177;33.84)%和(90.30&;#177;174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络泰组和黄芪组在治疗后内皮素-1为(57.90&;#177;11.57)和(57.83&;#177;8.56)ng/L,vWF含量(59.73&;#177;14.8)%和(60.42&;#177;17.11)%,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lt;0.01);单用西药组治疗后内皮素-1水平降低的不明显(P&;gt;0.05),vW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与络泰组和黄芪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西药的基础上,再加以中药络泰和黄芪注射液,可以提高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宇红  高丽  刘坤申  夏岳 《临床荟萃》2002,17(6):363-365
高血压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内皮细胞功能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各种药物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本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内皮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1 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1.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随着电子显微镜、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人们对内皮细胞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 ,现已证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以下功能[1] :①是血流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 ,它可防止血细胞黏附 ,阻止血小板聚集 ;②参与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摄取、转化以及灭活血循环中或局部产生的活性物质 ;③合成释放促凝血与…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及方法 :本文应用血管超声技术对 2 8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期 17例 , 期 11例 )和 13名正常人前臂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 :高血压 组及 组患者反应性充血后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均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P<0 .0 5 ,P<0 .0 1)。高血压 组与 组患者充血反应 (RH)均较正常人明显减少 (P<0 .0 5 ) ,而平滑肌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GNT- MD)在三组中无差异。正常人给予左旋精氨酸 (L - Arg)后 ,FMD及 RH增加 ,与用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 5 ) ,平滑肌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GNT- MD)在用药前后无差异 ,而两组高血压患者给予 L - Arg后 ,FMD,RH及 GNT- MD在用药前后均无差异。结论 :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组( n =50,杓型高血压患者)和非杓型组( n=30,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血清胆红素(BIL )、空腹血糖(FPG )、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电解质(Na+、K+、Ca2+)、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夜间杓型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非杓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非杓型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显著低于杓型组患者(P <0.01);白细胞计数非杓型组显著高于杓型组(P <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中较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有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改变。方法 对高血压Ⅰ期及高血压Ⅱ期患者 (各 3 0例 )分别检测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 (诱发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扩张EDD)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诱发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血管扩张EI DD)的反应 ,并与 3 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高血压Ⅰ、Ⅱ期组EDD值均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P <0 .0 1) ,EIDD值三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以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扩张反映内皮功能是一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4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臂踝脉波传播速度(baP-WV)将其分为baPWV正常组(baPWV<14m/s,n=267)和baPWV升高组(baPWV≥14m/s,n=138).监测所有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时域及频域分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监测所有患者动态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分析其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结果]baPWV正常组患者的每5 min心搏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高于baPWV升高组患者,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比较(LF/HF)、夜间/白天心率比值(nHR/dHR)低于baPWV升高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正常组患者的24h平均脉压(24hP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压(d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均低于baPWV升高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高于baPWV升高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F、LF/HF、nHR/dHR、24hPP和24hSSD与baPWV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F、LF/HF、nHR/dHR、24hPP和24hSSD与baPWV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说明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损伤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CGA)结果或冠脉CT成像(CTA)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n=80,观察组),单纯性高血压组(n=80,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h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动态血压波动比较大,且血压变异性相对增大,加强其血压动态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监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培养SHR及其对照鼠(WKY)VSMCs,对SHR组VSMCs进行不同浓度Res药物处理。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分泌情况,Real‐timePCR检测细胞中miR‐21及IL‐6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情况。【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VSMCs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提示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细胞上清液中IL‐6分泌增强,miR‐21及IL‐6mRNA表达上升,STAT3磷酸化程度增强(P<0.05);经过Res干预后,VSMCs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减弱,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细胞上清液中IL‐6分泌减弱,miR‐21及IL‐6mRNA表达降低,STAT3磷酸化程度减弱,并且呈一定浓度依赖关系(P<0.05)。【结论】Res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miR‐21途径影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实验性大鼠(Wistar)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卡维地洛抑制CF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2周龄SHR10只为对象,培养CF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卡维地洛干预组;另以Wistar健康大鼠10只的CFs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消化法培养CFs,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浓度卡维地洛干预下CFs培养液中的NO含量,用改良的MTT比色法观察CFs的增殖状况。【结果】①在基础状态下培养72h,SHR空白对照组的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P<0.01);SHR空白对照组的OD值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P<0.05)。②卡维地洛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CFs的NO含量增加。③卡维地洛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CFs的OD值。④在不同浓度卡维地洛干预下,SHRCFs的OD值随NO含量的增高而减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949,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促进CFs的NO合成,直接影响了CFs的增殖,进一步抑制高血压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对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收缩压负荷、白天平均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统计学差异;血压昼夜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收缩压负荷偏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因此应积极控制收缩压、收缩压负荷,恢复正常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