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玉萍  刘希  钱红 《肿瘤学杂志》2013,19(8):623-627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特点,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39例采用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39例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静脉化疗,14例(10.07%)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以一般症状和皮肤症状多见,主要表现为颜面潮红、皮疹、胸闷气急、心悸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奥沙利铂姑息化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OR=5.186,95% CI:1.240~21.697).化疗次数大于6次的患者较化疗次数≤6次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增高(OR=4.130,95%CI:1.132~15.073).[结论]10.07%的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症状一般较轻,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和皮疹.接受奥沙利铂化疗次数6次以上及以姑息化疗为目的的患者较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30例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据报道对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1,2].我科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6例,与对照组相比,取得较好疗效.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晚期或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直肠癌.1月内未接受放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预计生存超过4个月,卡氏评分70以上患者.5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分组: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67岁(中位年龄4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3~65岁(中位年龄45岁).两组病例在例数、年龄、性别、初治和复发转移等方面均衡分布,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患者对含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耐受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接受含奥沙利铂(LOHP) 辅助化疗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评价。 方法 对2001 年11 月~2008 年1 月在我院接受含LOHP 方案辅助化疗的2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包括三种化疗方案:LOHP 联合持续灌注5 氟尿嘧啶(52Fu) 和甲酰四氢叶酸钙(LV) 的两 周方案( FOL FOX4) 、LOHP 联合快速输注52Fu 和LV 的三周方案(LOHP/ Fu/ LV) 、LOHP 联合口服卡 培他滨的三周方案( XELOX) 。结果 三种方案LOHP 的相对剂量强度分别为99. 4 %、93. 3 %、 100. 5 %。中位完成治疗周期数分别为8 、6 、6 周期。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是患者提前终止治疗的主要原 因。恶心(88. 8 %) 、呕吐(45. 6 %) 和外周神经毒性(71. 2 %) 、中性粒细胞下降(38 %) 和血小板下降 (55. 6 %) 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直肠癌患者与结肠癌相比,除了贫血的发生率稍高外,其他不良反应两 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本组患者对含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较西方人差。疗效是否有差 异还需等待生存的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优先推荐含伊立替康的方案, 然而部分患者因费用或禁忌症不能接受伊立替康的治疗。本回顾性研究探讨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后一线再引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后疾病进展一线治疗再引入的2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 化疗方案包括mFOLFOX6和CapeOX。  结果  27例均可评价疗效, 完全缓解1例, 部分缓解7例, 稳定7例, 总有效率29.6%, 疾病控制率55.5%,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7.26个月(95%CI, 6.34~13.43个月)和19.1个月(95%CI, 19.3~33.1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包括Ⅲ度粒细胞下降2例、Ⅲ度贫血1例、Ⅲ度和Ⅴ度血小板下降各1例、Ⅲ度呕吐1例、Ⅲ度口腔粘膜炎1例、Ⅲ度神经毒性2例。  结论  对于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后不能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奥沙利铂再引入可以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观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时辰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9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和常规化疗组.时辰化疗组46例,采用持续静脉滴注,并按时辰调节给药速度;常规化疗组44例,常规静脉给药.时辰化疗组有效率45.7%;常规化疗组有效率25.0%.奥沙利铂联合CF/5-FU双周方案采用时辰给药方式,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武玉  王益民  赵敏 《中国肿瘤》2020,29(10):799-804
摘 要:[目的] 探究miR-885对结直肠癌细胞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qRT-PCR 验证在耐药和敏感结直肠癌蜡块组织中miR-885的相对表达量;运用质粒转染方法沉默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中miR-885基因,按照miR-885表达水平分为2组:miR-NC和miR-885 inhibitor组,并且利用qRT-PCR验证转染效率。将细胞分成4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NC)、阴性对照加奥沙利铂组(L-OHP)、miR-NC加奥沙利铂组(L-OHP/miR-NC)和miR-885 inhibitor加奥沙利铂组(L-OHP/miR-885 inhibitor)。利用CCK-8法检测HCT116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相比于癌旁正常组织(1.31±0.36),耐药组织(2.75±0.82)中miR-885的表达量增加,而敏感组织(0.31±0.14)中miR-885的表达量降低。在miR-885组中miR-885表达水平(0.02±0.01)相对于miR-NC组(0.80±0.19)呈显著降低(P<0.05)。与L-OHP/miR-NC组(0.77±0.14)相比,L-OHP/miR-885 inhibitor组(0.48±0.23)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L-OHP/miR-NC组(169±25)相比,L-OHP/miR-885 inhibitor组(28±9)细胞的侵袭数量减少(P<0.05)。与NC组G0/G1期(42.27±3.33)相比,L-OHP组(3.33±0.41)细胞比例降低(P<0.001),与NC组S期(32.19±2.29)相比,L-OHP组(53.29±3.04)细胞比例增多(P<0.05),与NC组(16.32±2.29)G2/M期相比,L-OHP组(4.83±0.76)细胞比例减少(P<0.05)。同时,与L-OHP/miR-NC组(5.07±0.31)G0/G1期相比,L-OHP/miR-885 inhibitor组(45.59±1.95)细胞比例增加(P<0.001),与L-OHP/miR-NC组(42.71±2.58)S期相比,L-OHP/miR-885 inhibitor组(12.72±1.60)细胞比例降低(P<0.001),与L-OHP/miR-NC组(18.19±1.30)G2/M期相比,L-OHP/miR-885 inhibitor组(2.55±0.51)细胞比例减少(P<0.01)。[结论] 沉默miR-885能够增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miR-885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前常规行地塞米松5 mg预处理后过敏反应发生的临床特征,为降低奥沙利铂过敏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收治的242例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过敏反应发生率,对多项因素与过敏反应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过敏反应发生的独立因素,并探讨奥沙利铂过敏患者再次使用奥沙利铂治疗的结局。  结果  242例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前行地塞米松5 mg静推,发生过敏反应12例(4.9%),均为Ⅰ型过敏反应,中位发生时间6(5.5~ 10.5)个周期,中位累积剂量895(716.5~1 075.0)mg。多因素分析提示存在无奥沙利铂间隔期为过敏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4)。其中3例奥沙利铂过敏患者接受药物预处理后再次使用奥沙利铂,1例(33.3%)成功完成治疗。  结论  奥沙利铂使用前常规行小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安全性高,无奥沙利铂间隔期患者再次使用该药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奥沙利铂过敏患者再次使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8.
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奥沙利铂是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有效药物之一。已有国外学者总结和分析欧美人群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但在国内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和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09例一线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转移复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109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的患者中,13例(11.9%)发生过敏反应;109例患者化疗总疗程数是546,其中23个疗程(4.2%)出现过敏。在23次过敏反应中,Ⅰ度13次(56.5%),Ⅱ度8次(34.8%),Ⅲ度2次(8.7%),没有Ⅳ度过敏反应发生。发生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中位疗程数为第5疗程,出现过敏反应时患者已接受的奥沙利铂的中位累积剂量为1200mg(400~1600mg)。过敏反应在奥沙利铂滴注开始后5~360min发生,中位时间180min,经过停药、对症处理和抗过敏治疗后全部缓解。其中8例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前,使用5-羟色胺受体Ⅰ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4例未再出现过敏反应。女性较男性更易对奥沙利铂过敏(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疗效,探索结直肠癌的解救化疗方案。  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13年3月本院经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7例,分析化疗的有效率(RR)及无进展生存(PFS)。  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13.51%(5/37),5例PR,12例SD,20例PD;以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方案总有效率略高于其他方案(17.64% vs. 10.00%,P=0.64),未延长PFS(2.00个月vs. 1.63个月,HR=0.79,95%CI:0.35~1.78,P=0.58);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效率略高于其他方案(16.67% vs. 12.00%,P=0.34),未延长PFS(1.58个月vs. 1.90个月,HR=2.24,95%CI:0.98~5.12,P=0.06)。  结论  以培美曲塞或雷替曲塞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奥沙利铂主要副反应为剂量相关性的蓄积性的可逆转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等,罕见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约0.5%.我科使用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素芬  黄鼎智  邓婷  白明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2):1408-1411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间279例接受根治术的Ⅱ、Ⅲ期胃癌患者,其中200例患者术后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化疗,79例患者术后未行任何治疗,分层分析辅助化疗在不同分期、不同年龄患者中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手术术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辅助化疗、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化疗时间、切检淋巴结数目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根据NCI-CTC 3.0毒性标准来评价化疗的毒性。结果: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进一步分析发现,辅助化疗时间为3~8个周期者(134例)的3年生存率优于未化疗者或化疗时间为1~2个周期者,P值分别为0.025和0.013。亚组分析发现,Ⅲ期患者中及年龄<65岁患者中术后接受≥3个周期辅助化疗者的3年生存率(47%,64%)均优于化疗时间为0~2个周期者(38%,49%),P值分别为0.015和0.006;而在Ⅱ期患者中及年龄≥65岁患者中生存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辅助化疗时间(P<0.001)、浸润深度(P=0.005)、淋巴结转移度(P<0.001)及病理类型(P=0.008)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耐受性良好。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方案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远处转移的主要手段。本文对近年来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在内科治疗方面,规范化、个体化是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迎春  金爱山  陈诗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43-847
摘 要:[目的] 评价术后辅助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联合≥4次CIK治疗的65例患者为CIK治疗组,采用1∶1方法,并按照病理分期、肿瘤部位、年龄等因素选择同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单纯接受辅助化疗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随访截止至2014年5月。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观察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CIK治疗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55%、43%、34%、30%,而对照组分别为63%、31%、27%、20%、19%(P<0.05)。CIK治疗组中位DFS明显优于对照组(27个月vs 16个月,P<0.05)。CIK治疗组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94%、80%、72%、66%,而对照组分别为95%、84%、63%、53%、45%(P<0.05)。CIK治疗组中位OS明显优于对照组(74个月vs 54个月,P<0.05)。CIK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亚组分析显示,≥9次治疗的患者OS优于<9次的患者(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联合CIK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且增加CIK治疗次数可以使患者更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15.
陈芳  陆舜 《中国肿瘤》2006,15(5):319-321
近年来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标准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前赡性、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和多项荟萃分析均证实辅助化疗,特别是新一代化疗药物的含铂联合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反应和总体生存期,降低死亡危险比,且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因此,对于完整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Ⅰ B~Ⅱ期的患者采用辅助化疔是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李亮亮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857-1859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以期为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将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方案化疗,观察组进行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