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伤寒论》中述及坏证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证型包括热都胸膈的栀子豉汤证、邪热壅肺的麻杏甘石汤证、脾阳虚水饮内停的苓桂术甘汤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水热互结的大陷胸汤证、痰热互结的小陷胸汤证、寒热错杂的泻心汤证等.如此众多证型各异的坏证条文,一方面是表明其对太阳表证失治、误治成坏证这一阶段治疗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欲使后学通过这些条文的学习,掌握太阳表证失治、误治成坏证的治疗方法.学习太阳病篇应将太阳表证、传经证、坏证的内容看成一个协调统一、变化发展的整体,才能深刻了解太阳病篇论治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刘志伟  李海蓉 《河南中医》2012,32(6):663-664
《伤寒论》中有关水气证证治的内容贯穿全篇,其成因主要是阴阳失调和脏腑功能失调,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上焦水气证、中焦永气证、下焦水气证,治疗上充分体现辨证论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之太阳病,早被古今医家奉为表证经典,遇之施汗,金科玉律,并广泛用以指导中医临床各科。验之临床,效者固多,债事者亦时时间出,其理安在?是文就此问题,以《伤寒论》原文为据,指出仲景所述之太阳病,本即非尽表证,里证尤多,治法亦非单一发汗,内容丰富,进而举其一路加以分析,阐释了太阳病里证的主要机理、辨识要点及治疗原则,以期纠正以往错误认识,澄清理论是非,返仲景之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悸”指跳动之谓,是临床较常见的病证.《伤寒论》所论的悸证,是以自觉体内悸动为特征的病证,有“心悸”、“心下悸”、“脐下悸”、“心中悸”、“心动悸”之不同,不可混同.张仲景对悸的论述散见于各经病中,且有概念不清甚至自相矛盾之处,后世学者每易混淆.但《伤寒论》论治悸证,总能以六经为纲,从病因病机入手辨证遣方用药,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冀通过对《伤寒论》原义的疏理,结合临床实践,以期达到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系统探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病、证、症 ,在中医诊断学中富有特色的运用 ,是中医学独特的标识 ,成熟的重要特征。而系统地将病、证、症及其相互联系成功地运用于医疗实践中 ,乃肇始于张仲景。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 ,不仅创造性地规定了病、证、症的特定内涵和外延 ,而且还成功地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并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现就《金匮要略》病与证与症的关系 ,对三者之间的特定联系和区别加以探讨。1 病型、证型、症型的区别与联系 ,是《金匮》认识疾病的基本线索 ,是探索《金匮》辨证论治特色的基本出发点。1 1 病型、证型、症型的区别 ,表明为有…  相似文献   

6.
7.
郑金枝 《河南中医》2009,29(8):733-734
《伤寒论》辨精神疾病证治用方主要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干姜附子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白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证”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范忠  管金芳 《河南中医》2009,29(4):318-319
“证”字在《伤寒论》398条条文中出现了34次,《伤寒论》113方都是“证以方名,方由证立,方证一体,有是证必用是方。”“证”在《伤寒论》中有四种涵义:①证指症状;②证指证候;③证的精微之处便是“机”;④证是病的互辞。  相似文献   

9.
陈保红 《光明中医》2009,24(9):1646-1647
<伤寒论>一书,是以六经分证为主体,脏腑经络为核心,系统地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变化,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该书逐条列证,以证立方,内容广博,辞精义奥,言简义赅.该书共397条,有百余条论述于汗,因汗引起的变证条文颇多,其转归千差万别,有转虚证,有转实证,有甚至转为坏证.  相似文献   

10.
并病理论昭示了疾病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经证还未传变为他经之证,而在此主要经证还在、他经之证候初现而未完全成立之时,应守原经之主方加减。又有原经主证已退而次证尚在,且他经之证已经形成,或疾病之性质已经发生转变者,当从他经之方加减。由于并病而合方治疗是仲景常用的处方法度,合方使用在临床也常常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合方不是胡乱相合,其理仍在于有是证用是方,至于孰轻孰重,何主何辅,则需根据临床表现,相机使用。  相似文献   

11.
郑丰杰  李宇航 《河南中医》2020,40(6):811-814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乏精妙,学术价值亦不可低估;痉湿暍篇虽见于《金匮要略》,然其证与伤寒相似,具有鉴别诊断之意义,示人不可误治。中10篇论六经辨证、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是《伤寒论》的重点与核心,共计398条,不可混同于397法。后8篇原文共计288条,其内容虽与中10篇重复较多,但有学者考证提出后8篇的内容本是王叔和所见散失《伤寒杂病论》的原始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胡冠书 《河南中医》2020,40(3):329-331
"发于阳""发于阴"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无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疾病处于表证期。阳经受邪发热,阴经受邪无热,此为常;阳经受邪亦有不发热者,阴经受邪反有发热者,此为变。《伤寒论》第7条和第131条两处"发于阳""发于阴"含义相同,均为就表证而言。邪在皮毛经络,为感邪之初,病之始,故为"发"。"阳"指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阴"指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从病程上看,处于表证期,即邪气入经以及入经之前;从病位上看,邪在体表、经络,无涉脏腑。相较而言,阳经表证更为明显,邪在络脉常已出现相应症状,从病之"发"到病之"衰",时间较长,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相似文献   

13.
"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应释义为曾病霍乱,今又伤寒,是指曾患霍乱的体质又感发伤寒,而非论述霍乱与伤寒的区别;"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可理解为"本呕,下利者,不可止也",此非不治,而是不可止,使邪有出路,待正复而邪去。临床治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此即治病求本;要注意当愈不愈而发生的变证,观其脉症,随证治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动态变化的,辨证论治亦当考虑其动态变化,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4.
滕俊  张永生  唐卓然 《河南中医》2020,40(3):325-328
凡《伤寒论》中用栀子豉汤的情况,均是在医家误治之后所作的弥补措施。误治的形式有下法,兼有汗法、吐法。误治后的症状多表现在心中、心下、胸中、胃中,常表现为热、(虚)烦。烦是热的表现,属气,栀子启下焦阴气于上,淡豆豉使气分邪热向上向外透达,两药合用,轻清宣透,“解陈腐郁热”“宣陈腐郁结”,使胸膈郁热从上而解。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栀子豉汤的作用对象以消化器官为主,主要作用为护肝、保胃、抗炎、调整肠道菌群,其治疗机制与中医理论扶正祛邪相似,病位也契合《伤寒论》栀子豉汤的主治,为阳明胃。故栀子豉汤方义重在疏利气机,清透湿热,所治病位在脾胃,兼有心、肺、肝。其疏利清透的方义,符合湿热证中湿浊之邪蒙蔽上焦的治法,故栀子豉汤为治湿热之方。  相似文献   

15.
仲景所论之郁证为广义的郁证,其包含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等多方面的壅滞、痞塞、蓄积、瘀结、失舒、失畅,为病机的概念。郁证由诸多因素造成,其非独为情志一端,外感六淫之邪气,饮食劳倦之所伤,脏腑气血津液之失常,或者失治误治等皆可导致郁证。《伤寒杂病论》描述的是一种滞而不通,结而不散的病理状态,其以气之升降出入失常为基础病机,气郁、血郁、水郁、火郁均蕴含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之内涵,气郁为诸郁之先,亦为诸郁之结果。仲景对郁证之症状描述,既包括病机的内涵,亦包含有症状之内涵,对郁证病位、性质和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既有对《黄帝内经》之发挥,又有对各种临床所见郁证之总结,主要表现为满、痹、着、结、痞等。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对小便状态的辨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09,29(4):315-317
《伤寒论》对小便状态的辨证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小便的颜色,辨病之在表在里及病变的寒热虚实;从小便调与不调辨表里、先后、缓急、治法;从小便利与不利,辨蓄血与蓄水证;从小便量的多少,辨水气内停之部位;从小便之利与不利、数与不数及尿量之多少,判断大便之软硬或阳明腑实的燥结程度;从小便之利与不利,辨发黄与不发黄;从小便的有与无、利与不利,辨疾病的吉凶转归。  相似文献   

17.
崔书克 《河南中医》2020,40(4):487-489
六经辨病思维即先诊断疾病,分属六经病范畴,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凡外感风寒邪气,自表而入,每先侵犯太阳,故太阳病多见疾病早期,为表证,与肺脏有关。阳明病多为阳气偏亢、邪热极盛证候,故其关键在于里热实证,多与胃肠有关。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因其既非太阳之表,又非阳明之里,其关键在于半表半里,多与肝胆有关,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提纲,其关键在于里虚寒证,多与脾胃有关。少阴病关键在于里虚证,多值六经病后期危重阶段,与心肾相关。厥阴病见于六经病末期,病情复杂而危重,其关键在于寒热错杂,多与肝脾有关。六经辨病甫定,即可于病中筛选方证,方证判出,方剂药物则定。六经辨病应与脏腑、经络、气化、病位等有机结合,综合研判。  相似文献   

18.
曹正同  李楠  林昌松  姜玉宝 《河南中医》2016,(12):2051-2053
《伤寒论》条文也正是疾病病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立法、立方。考虑到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想要在书中穷尽对一切疾病的记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张仲景通过有限的条文,向世人展示人体的生命规律,所以研究《伤寒论》最终一定要落实在对病机的理解上。初学者可以从方证对应入手,待到深入以后还是要在病机上下功夫。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莫不是从病机入手,或以经解经,或错简重订,最终还是通过对病机的理解对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进行阐释。上文对黄芩汤演变的总结,条文的顺序不是重点,关键要对条文背后所讲的中医理论、人体规律,对疾病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迹象,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的见病之源,不被条文所束缚。所以对病机的重视当成为日后研究伤寒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第165条即是因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邪热乘虚而入,入里化热影响到少阳枢机不利的同时,热伤津液使燥热充斥于里而造成阳明燥屎内结的里实证,燥热逼迫肠中津液下渗而出现热结旁流,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的同时兼清阳明里热,诸证即安。第165条中的"下利"一证属于变法治利,即通因通用法。故在临床遇到下利患者是必定要辨证准确,如遇到本应下法而止利的一定当机立断,否则可能会因当下而不下导致亡津液引起诸多变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阳明的三急下之证而致亡阴,急下存阴亦体现了仲景顾护正气之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