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目的 了解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艾滋病(AIDS)相关的歧视,为寻求降低歧视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0个存在既往有偿供血的村庄,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人户调查和村中拦截行人的方式,对18~59岁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有效问卷477份。结果显示,在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存在严重的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主要表现为不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来往和不与他们在一起吃饭,分别占58.91%和51.36%,引起歧视的主要原因有84.28%的人是害怕被传染。AIDS歧视人群主要来自于本村和邻近村,分别占86.37%和53.88%;有80.08%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降低AIDS相关的歧视和耻辱。人们对于HIV感染者的态度与其感染途径有关,80.29%的人对于通过有偿供血途径感染上HIV的人持同情态度。结论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存在着严重的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降低AIDS歧视应作为今后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其自然史,评价艾滋病(AIDS)患者的预后,需要对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一般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通过拟合生存分析模型,筛选影响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抗病毒治疗水平、诊断时间、传播途径、AIDS定义诊断的疾病、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民族等)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水平的提高对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大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力度,准确、全面地了解西藏自治区“两劳”和有偿供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数量,于2005年3~6月与相关部门联合对拉萨市部分地区及昌都、林芝、阿里等地区的监狱、劳教(简称“两劳”)及既往有偿供血等人员进行了HIV筛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准确掌握石门县既往有偿供血(浆)人群规模、分布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阻止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方法普查法对全县1997年以前既往有偿供血(浆)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对3 509人进行了HIV检测,发现6例HIV感染者,既往有偿供血(浆)人员HIV感染率为1.71‰;其中男性5例,男性感染率为3.17‰,女性1例,女性感染率为0.05‰,男性HIV感染率高于女性。结论专项调查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既摸清了既往有偿供血(浆)人员的艾滋病疫情,又对全社会作了一次深入的宣传,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宜宾市翠屏区既往有偿供血和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者中HIV的感染现状,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行为学调查,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4588名既往有偿供血和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者中HIV阳性者6人,感染率为0.13%。戒毒场所HIV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0.46%;外地人口感染率为0.31%,与本地人口感染率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翠屏区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者HIV感染率较低,但对该人群的教育管理和监测工作不容放松,外来流动人口和吸毒人员的防治应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某地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陕西省某地有偿供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情况和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线索追踪为主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采静脉血检测HI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果:共调查5739人,发现27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供血者2362人,发现23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97%。HIV感染者中,20—29岁占29.63%(8/27),30—39岁占44.44%(12/27),40—49岁占25.93%(7/27)。供血者子女和其它相关人群中未发现HIV感染者。20例HIV感染者的配偶中,发现4位感染HIV,感染率为20%。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某县几个外出供血浆人员集中的村庄。结论:某地有偿供血人群中存在HIV感染,特别是经血HIV感染者均有去邻省有偿供血浆史,且已通过性途径传播给其配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既往有偿供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暴露方式,探讨感染状态暴露对感染者个人的影响及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义。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HIV感染者、感染者家庭成员、村民及卫生工作者进行深入访谈,收集研究信息。结果上述4类人群每类访谈20人,共完成有效访谈79例。研究发现,HIV感染者感染状态暴露过程他们自己难以控制,会通过各种途径被动暴露。感染状态的暴露给感染者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后果:获得支持或者受到歧视。而为了获取支持,感染者不担心感染状态暴露。知晓感染状态后,绝大多数(17/20)感染者在性生活中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在HIV高发的农村地区,HIV感染者感染状态的暴露难以避免。感染状态的主动暴露是HIV感染者寻求支持的方式之一,同时感染状态的暴露能降低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艾滋病 病毒(HIV)人群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两乡镇1998-2007年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HIV者529例进行调查,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感染HIV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感染HIV人群平均生存时间为9.98年(95%CI:9.83-10.13),1998年及以前、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4年及以后,发展为AIDS病人平均生存时间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4.00年(95%CI:3.33-4.67)、6.73年(95%CI:6.21-7.25)、9.63年(95%CI:9.39-9.86)、10.86年(95%CI:10.80-10.92);相对于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者,未接受HAART治疗者的生存概率仅为0.22(RR95%CI:0.15-0.33)。结论AIDS发病时间和是否接受HAART治疗,是影响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地区感染HIV人群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主要在有偿供血(浆)人群,为了解感染情况,有效地开展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对辖区内有偿供血(浆)人群集中的10个不同行政村的HI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了解HIV/AIDS病人被确证感染后的转归及相关情况。结果 HIV/AIDS病人被确证时的年龄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风险值(HR)=1.04,95%可信区间(CI):1.01-1.06,P〈0.01]。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HR=0.10,95%CI:0.03-0.33,P〈0.01)及初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级则是影响HIV/AIDS病人生存的保护性因素(HR=0.69,95%CI:0.58-0.82,P〈0.01),接受抗病毒治疗、初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级高的生存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提高HIV/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有偿献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伎滋病(AID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探讨影响两种情绪状况的一些因素。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作为工具,测查了185名农村有偿献血HIV感染者/AIDS患者,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学资料、症状资料和其它信息。结果92%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在抑郁项目上得分表明,“疲劳”得分最高,“自杀”得分最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分析表明,他们的焦虑程度比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患者显著严重;患者在焦虑项目上得分表明,“睡眠障碍”得分最高,“手足颤抖”得分最低。患者焦虑总分方差分析表明,CD4数量和症状的轻重对焦虑情绪有影响。结论有偿献血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感染HIV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部分县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基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既往有偿献血员基数的估计方法,对安徽省4个县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基数进行估计。方法 采用枚举法,根据不同行政村中人群既往献血员分布的密集程度分层抽样调查;用各层人口数分别乘以该层人群中献血员百分比及其95%可信区间,计算、汇总,获取目标人群基数。结果 4个县21.8%(93/1891)的行政村有既往有偿献血员,且呈集中分布;估计既往献血员基数为13086人(11820人~14351人);调查前后样本村分层一致率为72%。结论 枚举法适合于对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基数的估计,但要根据知情人提供信息的真实度调整估计结果,则会更为全面、真实地估计当地既往有偿献血员基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核实2007年后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采供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的信息,了解其真实感染途径。方法选择河南省、安徽省的4个县,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病例,问卷调查其确诊HIV阳性前的高危行为暴露史、既往HIV抗体检测史、确诊时病程状态,综合以上信息重新判断研究对象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0份,核实后,357例研究对象为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53例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经统计学检验,研究对象中,采供血途径与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病程状态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53例重新判断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42例(79.24%)为经性传播,4例(7.55%)经输血传播,7例(13.21%)传播途径不详。结论 2007年后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多数确为经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14.
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相关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差异。方法:对2类不同献血类型的相关因素对比分析。结果:①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人员构成与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无关,而自愿无偿献血者以25岁年轻人为主体,献血积极性与文化程度高低成正比,且比例明显高于互助献血者。②互助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及卫生部规定的4项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自愿无偿献血者。结论:患者亲属互助献血多从亲情和友情角度出发,多属有目的的被动献血,只能做为无偿献血血源紧缺及偏型的暂时补充,目前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应针对不同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使这部分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某市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某市所辖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普查和血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全市所辖12个县(市、区)共有既往有偿献血人员4 187人,其中有96人感染HIV,感染率为2.29%.其中12对为夫妻双方感染HIV.一般人群HIV感染率<0.004%.结论该市总体尚属艾滋病低流行地区.HIV感染者主要以既往有偿献血人员感染为主,经血传播途径已被阻断,HIV感染尚未向一般人群扩散,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将成为献血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应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6.
既往有偿献血人员HIV感染者自然史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张可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4):291-293,306
目的了解既往有偿献血人员HIV感染自然史。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结合横断面研究,对来自河南省12个村庄的2 364例经有偿献血感染HIV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截止2004年底,2 364例HIV/AIDS患者中共死亡709例,HIV感染者总病死率为30.1%。在死亡原因中,严重的肺部感染占32.8%,严重腹泻占18.1%,中枢神经系统占8.2%,肝硬化占8.2%,各种肿瘤占6.6%,自杀占3%,死于AIDS晚期或不明原因死亡占23%。其中,在未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2002年底之前,共死亡544例,死亡率为23.0%。推算中位生存期为9.5年,中位潜伏期约为8.5年。结论农村地区经有偿献血感染HIV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9.5年,中位潜伏期约为8.5年。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区有偿供血者HIV母婴传播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河南地区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母婴传播率和影响因素,为开展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以HIV阳性并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子女感染HIV的母亲为对象,以未导致子女感染的母亲为对照,分析影响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前后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3.02%(32/139)、5.00%(1/20)。影响母婴传播的显著危险因素为:CD4细胞数<419个/μl(OR=30.31,95%CI9.59~124.88)、胎次(第1胎/≥2胎:OR=3.16,95%CI1.22~8.33)、产程≥4小时(OR=24.27,95%CI7.69~99.60)。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程≥4小时(OR=24.24,95%CI7.87~74.64)是影响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驻马店既往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摸清驻马店市既往有偿供血者基本情况、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发病死亡情况.方法对本市所有既往有过献血史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HIV抗体;对于已知和本次调查发现的HIV阳性者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全市共调查既往有偿供血员80 804人,实际检测人数为76 780人,检出HIV感染者8 355例,其中上蔡县占70.4%.HIV总感染率为10.9%,感染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0.9:1,31~50岁的占76.7%.90.6%的HIV感染者进行了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200个/μL者2 160例,占全部检测者的28.5%.结论通过普查,基本弄清了既往献血员的HIV感染状况,对HIV感染者的治疗和干预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三个省份中吸毒和有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吸毒者和有偿献血员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现状、家庭内传播和抗病毒治疗开展的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3个省共163名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处理。结果 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指标年龄、性别明显不同。吸毒感染者平均年龄32.8岁,男性占83.9%;有偿献血员平均年龄43.5岁,男女比例接近。吸毒人群HIV感染者处于艾滋病(AIDS)阶段(CD4细胞计数〈200以1)的最多,占其总数的54.5%;有偿献血员人群中最低,占23.3%,有偿献血员中CD4细胞计数200~350/μl的最多(51.1%)。知道对方感染时夫妻生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不高(58.3%);18%(20/111)的HIV感染者配偶发生了夫妻间性传播,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安全套使用情况显著相关;5.4%的HIV感染者的配偶至今没有检测是否感染HIV。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比例都在70%以上,有偿献血员治疗的比例最高。平均的免费治疗率90.5%,放弃治疗的平均比率为7.5%。结论 HIV的夫妻间性传播率很高,夫妻间安全套使用率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比率很高,治疗的连续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