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拟桑芍栀甘汤治疗各种原因咯血50例,收效满意,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平均38.5岁.其中咯(咳)血量在100ml以下者32例,100~300ml者14例,300ml以上4例,最大咯血量900ml.发病前有反复咯(咳)血病史者31例.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的咯血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X线胸片或支气管纤维镜检.其中慢性支气管炎36例,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5例,肺癌1例.辨证为热伤肺络型28例,肝火犯肺型9例,阴虚火旺型13例.  相似文献   

2.
曾飞云 《光明中医》1998,13(4):46-47
百合固金汤加味治愈定时咯血1例曾飞云江西省新干县沂江医院(331308)关键词:百合固金汤/定时咯血邓某,男,63岁,退休工人,因咯血一周于1993年12月2日初诊。患者于11月25日起每至深夜12点半钟(前后不相差10分钟)准时咯血,咯血量约50~...  相似文献   

3.
花蕊石散治重症咯血撷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可久的花蕊石散,是治疗咯(吐)血的著名方剂,为历代名医所推崇,本人临床以此方为主,加减用药治疗34例重症咯血患者效果满意,本文适用于各型咯血,具有止血迅捷而不留瘀之妙。  相似文献   

4.
癌症辨治录     
癌症辨治录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225411)周祯祥一、食道癌丁某,女,53岁,干部。患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十余年,经常咳嗽,咯血、咯吐脓痰,1991年5月1口住我院内科。(住院号:910980),经治疗咯血止,咳嗽减轻,但诉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5.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口腔咯出。引起咯血的疾病,大部分经X线胸片检查能作出病因诊断,但约有20%-30%咯血患者X线胸片表现为正常,医生难以诊断,必须根据病史进一步检查。本文对X线胸片表现阴性的咯血性疾病患者后经CT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1999,31(10)
1 肺痈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肺痈是由风热邪毒蕴滞于肺,热壅血瘀,血腐化脓而成。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症状的肺化脓症。11 诊断依据 ①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气粗。②咯吐大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气味腥臭。③局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增强,语颤音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④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⑤痰培养有致病菌。胸部X线摄片,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亮区及液平面。12 证候分类 ①初期:恶寒发热,咳吐白色粘痰,胸痛,咳时加…  相似文献   

7.
辨证施治慢支、支扩咯血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病房近年辨证施治慢支、支扩咯血3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令20~40岁7例,41~60岁14例,61~80岁16例。咯血史:<1年7例,1~5年5例,6~20年10例,<20年15例。入院前咯血天数:1~7天23例,8~14天7例,>15天7例。入院后除一般险查,均作胸片、痰培养、痰找脱落细胞和抗酸阡菌等检查。明确慢支、支扩咯血,并以咳或咯吐纯血、或痰血而以血为主者入选。除外肺结核、肺瘤所致咯血。本组支扩咯血29例,慢支咯血8例。  相似文献   

8.
花蕊石散治疗重症咯血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咯血又谓咳血,指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鲜红血块或血点,或痰血相兼而一并咯出,甚则鲜血盈碗,来势危急,且缠绵难已。笔者临床采用明·葛可久之花蕊石散为主加中药三七、郁金等辨证治疗重症咯血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咯血     
咳血与咯血皆是血从口中唾出,咳血者因咳而痰中带血,咯血者不咳,咽中一咯,血即唾出。其病理稍有不同,咳血者多因肺燥伤血,因咳嗽而动血,血多杂于痰中,严重者属于痨热范围。咯血者多因脾热失统,随肝气而上逆。故治法上略有区别,不过出血之症多数因于血热,治疗大法,皆宜清热止血消瘀,随其病理症状略行加减,即可收显著之效,兹将常用验方录之于后,临症时随症加减,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方药:栝蒌15克,桔梗9克,川贝母12克,桑皮15克,黄芩9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  相似文献   

10.
咯血是肺痨常见的症状,病势急骤,顷刻间盈碗盈盆,甚则瘀血闭塞气道,造成窒息,危及生命。本人从事肺科专业,对肺痨咯血略具体会,今简述于后,供同道参考。一、肺痨咯血的辨证论治略血辨证常用“八纲”分清寒热虚实的性质;脏腑辨证以明确出血的来源、部位;气血辨证以探究由气及血或血及气的标本、先后。兹分述如下:(一)辨脏腑:血从口中出的,古人提出有吐、咳、唾、咯、呕等名称,吐血属胃;咳血属肺;呕血属肝;唾血属脾;咯血属心、属肾。一般而论,肺部出血,血液由咳而出,无食物混和,有痰沫相伴,既往有肺病史,出血后(除吞咽血被入胃外),大便无特殊变化。消化道出血,血由口吐出,有食物混合,无痰沫相混,既往有胃病史,出血后,大便带黑褐色,可资鉴别。  相似文献   

11.
内科血证治疗规律的探讨洪广祥(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内科血证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理论探讨凡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脉络之外,而表现有出血证候者称为血证。在内科范围内,常见的有咳(咯)血、吐血、衄血(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及皮下出血(紫癜)等。出...  相似文献   

12.
清肝泻肺汤治疗“肝咳”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清肝泻肺汤治疗“肝咳”78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中,男性46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8岁。2 诊断依据患者急躁易怒,咳呛气逆阵作,咳时面色潮红,头晕目赤,两胁胀痛,痰少难咯,甚则痰中带血或咯血,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3 方药组成桑白皮、地骨皮、瓜蒌皮、丹皮各15克,柴胡6克,山栀、黄芩、百部、贝母、半夏、黛蛤散(包)、枇杷叶各10克。  相似文献   

13.
咸降通络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咯 (咳 )血是中医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 (支扩 )等疾病。近几年来 ,笔者运用咸降通络汤治疗支扩咯血7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6例系本科住院或门诊病人 ,住院 9人 ,门诊 6 7人 ,本组病例的中、西医诊断依据第 9版《实用内科学》[1 ] 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 。其中男 5 2人 ,女 2 4人 ;年龄在 16~ 75岁之间 ,平均 38.6岁 ,其中 16~ 30岁 2 8例 ,31~ 5 0岁 35例 ,5 0岁以上 13例 ;病程 1~ 6个月 33例 ,6个月以上 43例 ,最短者 2个月 ,最长者 9a。1.2 症状及体征咯血…  相似文献   

14.
王娟 《西部中医药》2000,13(1):47-48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上,大体依据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本人擅用背俞穴于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1 咳嗽(支气管炎)曹某,女,47岁,1998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两个月前因受凉而致咳嗽,痰多、色白,经中、西药治疗后,仍久咳不愈。就诊时患者咳嗽,痰少,不易咯出,咳则胸痛,舌淡,苔白,脉细数。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检查血常规正常,胸透两肺无异常。针刺时取肺俞(双)、大椎、风门(双),留针30min,取针后加拔火罐于上述穴处,1日一…  相似文献   

15.
陈×,男,10岁,1981年4月28日就诊。两年前出现咯血,某医院按肺结核治疗15天无效。转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住院检查,在胃液中查见含铁血黄素细胞而诊断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经用“强地松”等治疗半月,血痰明显减少出院。回家后除间断使用激素外,并加用中药治疗,但血痰时多时少,从未停止。13天前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分院检查,诊断与重医相同,建议回当地治疗。现每天咯暗红色血痰3~10口,有轻微咳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医痰病学说的形成及发展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痰,中医分成两大类,一类由咳吐、咳咯而出,辨识诊治均不难,称之为外痰或狭义之痰;另一种是可以停滞、凝聚在机体上下内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经络中的病理产物(当然也可先其所主,因病而...  相似文献   

17.
段××,女,36岁。1987年6月27日诊。心悸、胸闷气短、痰中时带血十九年。半月前感冒咳嗽,始为痰中带血丝,渐至大口咯血,血色鲜红或粉红色,某医院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左心衰竭。经服两药地高辛及中药数剂,不效。刻下精神疲乏,形寒肢冷,两颧紫红,口唇青紫,语声低微,呼吸难续,微咳即可咯出鲜血,甚则量可盈碗,心中惕惕而动,舌紫黯胖嫩,苔白微腻,脉沉细而数。X 线检查见左心房明显增大,食管向后移位。心电图亦提示左心房肥大。是阴寒内盛,迫血外溢?还是阳虚气弱,血失固摄?虽时值夏日,且有咯出鲜血之假热征象,按患者形寒肢冷,心悸咳嗽,脉沉细而数等症显系心阳素虚,复感风寒之候,其咯血乃阳虚气弱,血失固摄所致。治宜温补心阳,益气解表。方用麻黄附子细辛  相似文献   

18.
1一般资料1020例均来自于门诊与病房。其中男562例,女458例;年龄6个月~15岁,病程3d~15d。随机分为治疗组640例,对照组380例。诊断标准:(1)干咳、阵咳或剧咳,痰粘稠,多有持续高热或发热数天不退;(2)肺部干湿罗音,胸片肺部阴影显著,呈炎性改变;(3)咽拭培养肺炎支原体均阳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生素均选用红霉素,用量30~50mg/kg/d,轻者1d4次口服,重者1dl次静点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支原体合剂(山川贝、白果、白芍、夏枯…  相似文献   

19.
辛某,男,46岁,工人,1986年8月2日入院。患者于5天前突感咽喉发痒,旋即咯鲜红色血100毫升左右。在工厂保健站治疗,血不止,2天后咯血加剧,日量约300毫升,血色鲜红,混有泡沫;并感心悸、胸闷。即来我院急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咯血,予以留观,并用PAMBA、安咯血、8号止血  相似文献   

20.
真武汤始见于《伤寒论》,是为阳虚水泛之证而设。笔者于1997年3月~1999年9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后久咳124例病人,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12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14~76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2月。均因上感后久咳不止,呈阵发性,夜间多见,且痰少不易咯出,或干咳无疾,伴唱痒气急,或呕吐,或心悸,或夜尿增多,以受凉或刺激性气味吸入后易发作或加重。胸透、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元异常。2治疗方法 真武汤化裁:炙附子9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