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城  谭明皓 《江西能源》2013,(1):22-25,34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应用于条件恶劣,人迹难至的环境中.为了尽量覆盖检测区域,经常使用大规模随机播撒的方法部署传感器节点,这也造成了某些局部区域传感器过多,信息冗余,能量浪费的问题.而能量恰恰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重要的参数指标.在经典分簇路由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基于经验的选择算法,使部署过于密集区域的节点能够在几次数据发射之后判断自己的信息是否是冗余信息,从而选择发送与否.这样就节约了相当一部分的节点的能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有效的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邓小军  叶水生  吕莉 《江西能源》2011,(1):33-36,58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镀受限的特点,将蚁群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中,通过蚁群算法构造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小跳数路径,该算法不仅考虑了节点的跳数,而且还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多角度节能,延长了州络的寿命.为了防止局部最优,算法采用具有奖罚机制的信息素更新方法,即在搜索过程中,若发现的路径比以往的最优解更优则...  相似文献   

3.
地处地震活动区的水电厂对强震安全监测有着实际管理要求,但由于行业标准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地震台网监测系统与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间是各自独立运行的,难以实现强震发生时对大坝安全概貌进行即时监测与分析。文中论述了强震发生时大坝实时监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可靠用户数据包协议(UDP)通信的强震监测系统对大坝测量系统实时触...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岗南水库中的应用,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供一个工程借鉴,阐述了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DAU2000监测单元箱的特点及双路供电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介绍系统的结构框架及网络构成,说明了系统在提高水库的科学管理水平、大坝的安全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一定工程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迁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系统迁移也是清理遗留问题的最佳时机。在对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迁移工作进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组建虚拟专用网络、启用域控制模式、使用数据仓库复制技术和代理软件等方式,在保持原监测系统设备的部署位置和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完成了系统的迁移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和MapInfo软件平台,采用MapBasic语言设计并开发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具有实时查询、多维图形显示等特点,弥补了大坝监测系统中图形与数据联系较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数据查询和可视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电源问题是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文章围绕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周期,以结点微能源自供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微能源采集、能量存储和能量供给3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微能源自供电技术展开讨论。分析了结点微能源采集及管理技术现状,提出解决无线传感器能源问题要从能量采集入手,通过高效存储和节能降耗等技术使传感器结点实现能量自给自足;同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种能量采集的原理与方法、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的运用及发展方向、微能源供给方案及降低能耗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直观实时的掌握数据网运行情况,提高数据网运维的效率。[方法]探讨了一种路由侦听监测方式,通过采集OSPF、BGP等协议信息,呈现与路由器"看"到的完全一样的实时全网地图,从而可及时发现三层路由的运行情况和异常信息。[结果]基于该路由侦听监测方式,设计了一种数据网监视及仿真系统,包括系统总体架构和应用场景等。[结论]该系统可辅助网管人员发现和处理故障,回放历史路由事件,并可在不影响现网的前提下用于网络割接等工作的测试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库水雨情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陈旧、可靠性差、维护困难等问题,研发出一套测报水库水雨情及大坝安全等信息的自动测报系统,该系统由多个测报站点的远程终端单元及传感器组成,采用数字化、绿色供电、微功耗、模块化设计,以及基于ZigBee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和GPS定位、授时的多传感器同步采集及时间窗数据通信技术,同时具备现地大容量存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水雨情、灾情等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方便人员检修与维护系统设备,实现了系统长期无人值守的自主工作,充分发挥了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王伟  沈振中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4):76-78,49
基于GIS技术和MapInfo软件平台,采用MapBasic语言设计并开发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具有实时查询、多维图形显示等特点,弥补了大坝监测系统中图形与数据联系较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数据查询和可视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标准指定的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可以灵活地结合嵌入式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文章针对电能信息采集的数据通信需求,对基于ZigBee通信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终端与采集主站之间的电能信息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传输规则、应用协议单元协议的制定方法以及基于STM32F407与CC2530的采集终端的软硬件设计。实验证明通信稳定可靠,电能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电网谐波监测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以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网谐波在线监测新方法。系统采用高性能DSP芯片TMS320F2812实现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利用ARM芯片S3C2440完成数据管理、人机交互和系统控制,由无线传感网络ZigBee芯片CC2530实现DSP与ARM间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高速数据处理及实时控制功能.使其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VXI总线技术的柴油机振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VXI总线技术的柴油发动机振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柴油发动机振动信号的特点和传感器的安装,给出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描述了基于VXI多用途插板式硬件平台(VVP平台)的VXI同步采样模块与基于虚拟仪器系统技术的自动测试软件的设计。系统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将无线传感网应用于汽轮机状态监控系统,可以用来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减轻人工维护的负担,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电机组传感器故障检测系统.传统的主元分析方法在非线性系统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采用核主元分析方法提取系统的非线性冗余信息,建立核主元模型.并在输入空间对数据进行重构,通过最小化均方预测误差来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和参数,对模型的建立过程进行指导.在线检测时,利用核主元模型,将实时数据投影到核主元空间,能够有效的去除系统的噪声.对重构残差采用序贯概率比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不仅能够诊断出传感器的漂移等明显故障,而且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或者系统的早期故障.通过某电厂125MW机组真空系统的多传感器故障检测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出口缅甸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主要控制功能。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车载微机(ADLC)、RS485网络通讯、彩色液晶显示屏和CAN通讯协议变换器等组成的功能实现及原理。  相似文献   

17.
In the field of renewable energy, reliability analysis techniques combining the operating time of the system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oper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gaining importance over time.In this paper, reliability models are adapted to incorporate monitoring data on operating asset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n thei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ir calculations. To that end, a logical decision tool based on tw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models is presented. This tool allows updating assets reliability analysis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operational and/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The proposed tool could easily be automated within 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here reference values and corresponding warnings and alarms could be now dynamically generated using the tool. Thanks to this capability, on-line diagnosis and/or potential asset degradation prediction can be certainly improved.Reliability models in the tool presented a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amount of failure data and are use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degradation in energy production due to power inverter and solar trackers functional failures.Another capability of the tool presented in the paper is to assess the economic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 under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is information can then also be used to trigge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DSP的内燃机缸内压力采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基于具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单片机DSP56F807的采集系统,设计了利用USB传输功能的内燃机压力采集系统硬件,编制了数据采集、USB驱动、PC机显示程序。利用DSP的模数转换和输入捕捉功能完成数据采集,通过USB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完成了试验验证,解决了抗干扰问题,保证了采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对示功图的分析证明了此高速采集系统采集压力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含冷、热、电、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互补优势和能量梯级利用,以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项目实例为基础,从资源评估、负荷预测、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优化算法求解、区域供能站和管网规划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构建上层网损最小,下层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性最优的双层选址定容规划模型,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近景和远景区域供能站和各能源管网的最优选址定容方案,并结合项目数据验证了其合理性。将综合能源规划方案和传统分供规划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可为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项目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Maximum power point traking controller for PV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C-bas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 (MPPT) for PV system using neural networks (N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PV module via a MPPT supplying a dc motor that drives an air fan.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use the artificial NN for detecting the optimal operating poin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n the control action gives the driving signals to the MPPT. A PC is used for data acquisition, running the control algorithm, data storage, as well as data display and analysis. The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tested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V system with MPPT always tracks the peak power point of the PV module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MPPT transmits about 97% of the actual maximum power generated by the PV module. The MPPT not only increases the power from the PV module to the load, but also maintains longer operating periods for the PV system. The air velocity and the air mass flow rate of the mechanical load are increased considerab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PV system pow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output energy due to using the MPPT is about 45.2% for a clear sunny 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