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眼睛的构造类似一部精密的相机,而紧贴于眼球内壁的视网膜就如同底片一般,是最重要的感光组织。视网膜的中心称为黄斑部.是感光功能最敏锐的部位。黄斑部如果有病交,病人的视力会马上受到影响。常见影响黄斑部的眼疾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糖尿病黄斑部水肿、网膜静脉阻塞、黄斑部裂孔及黄斑部皱褶等。  相似文献   

2.
在黄斑部,有时可看到从脉络膜向网膜色素上皮下或网膜下新生的血管,常伴有纤维组织,因此叫做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或脉络膜血管新生。它是一系列黄斑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注意。脉络膜新生血管早在1937年即在老年性园盘状黄斑变性中得到组织学证明。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色素上皮下出血所引起的机化的结果。1967年,Gass 氏认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气体联合Avastin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黄斑区网膜下新鲜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3眼,年龄48-72岁。男1例,女2例。出血时间3-14d视力,HM-FC,经眼底检查,FFA,ICGA,OCT证实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术前抗生素眼水点眼,手术室无菌条件下于角膜缘后4mm注入C3F8 0.3-0.6ml,Avastin 1.25mg/0.05ml.术后坐位且平视,术后1d,3d,1周,1月复查眼底,观察出血吸收情况。术后1个月行眼底检查,FFA,ICGA,OCT检查。结果术后3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好视力提高至0.4,出血部分吸收或被推移离开黄斑部。术后1眼出现高眼压,应用局部药物后控制到正常范围。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气体联合Avastin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至黄斑部网膜下新鲜出血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六氟化硫(sulfur hexafluoride,SF6)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为2组,A组,t-PA和SF6治疗组;B组,空白对照组.t-PA和SF6注射量分别为25~50 μg(0.1 mL)和0.5 mL SF6.结果 治疗后10 d,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出血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2组出血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裸眼视力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未见并发症.结论 t-PA联合SF6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患者分别采用胸脐皮瓣、大网膜游离移植进行治疗。结果: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11例,术后I期愈合10例,1例皮瓣下感染,切口部分裂开,经换药后切口愈合;用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4例,3例I期愈合,1例大部分坏死。换药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胸脐皮瓣和大网膜游离移植都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过氟丙烷(C3F8)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51例51只眼,随机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t-PA和C3F8治疗组;C组t-PA治疗组;D组C3F8治疗组.t-PA和C3F8注射量分别25μg(0.1ml)和0.3ml.结果治疗后10d各组出血吸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各组出血吸收有显著性差异(x2=15.74,16.79;P<0.05),B组优于其他各组.治疗前、后裸眼视力比较仅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3.53,P<0.01).未见并发症.结论t-PA联合C3F8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斑部病变是眼科临床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是眼底病中现代医学认为治疗颇感问难的病变。近年来,中医进行了理论与临床多方面的探索研究,特别在治疗黄斑变性和出血等常见病变方面,取得了今人可喜的成绩,为临床治疗黄斑部病变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便了今后开展对黄斑部病变的深入研究,鼓就有关资料价一综述,以供参考。一、理论研究(一)黄斑部病变以从脾论治为要黄斑位于眼底后部之中心,在元赤光眼底镜下呈淡黄色。鄢氏[1]认为黄斑与脾不仅位置相应,且颜色亦相同。因“中央黄色.入通于脾”(《素问·金匮真言论》);又“中央生湿,湿…  相似文献   

8.
目前青光眼显微外科手术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较尽管有不少优点,但仍有其不足,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促使白内障成熟,血管膜剥离,黄斑部网膜水肿,暴发性出血,晚期感染等。国内外学者已一致认为青光眼患者需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假如眼科医生要施行可靠的减  相似文献   

9.
Custodis介绍一种不放出网膜下液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来由Lincoff、Baras和Mclean加于改进,提倡使用冷凝法加全层巩膜压陷术。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一些与放出网膜下液有关的严重眼球内并发症。最近的研究表明,53眼不成功的网膜脱离手术中,21眼(40%)遭受一种严重的处理上的并发症,其中16眼(30%)的并发症例如脉络膜出血是放出网膜下液所致。这些并发症重要地导致了手术的失败。现在报告两年多来使用本法治疗网膜  相似文献   

10.
大网膜在主动脉小分枝断裂出血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王路晋,李仙萍大网膜目前已在胸外科、心脏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及整形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大网膜的功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1],用游离大网膜包裹治疗主动脉的出血,是一...  相似文献   

11.
中心性視网膜脉絡膜炎是眼底疾患中最常見的一种,它的主要症状:自覺眼前如有黑影遮蔽,視物模糊不清,失去本来色泽,物体較正常为小,而且变了形态。眼底病变表現在:視网膜血管痙(?)黄斑部水肿,反射輪扩大,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8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均采用巩膜电凝 巩膜外垫压。18例中16例黄斑部裂孔封闭网膜复位。其余二例,一例因周边部裂孔未完全封闭而失败,另一例因巩膜外垫压的硅胶管断裂,黄斑裂孔未完全封闭失败。我们体会到涤龙布外垫压效果可靠。黄斑部在巩膜表面的标志,由于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变异。我们碰到的病例中,有一例黄斑部的位置距下斜肌后附着6mm,还有一例睫状后长动脉为并排的二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治疗视网膜裂孔30例34眼。结果表明:半导体激光不仅对干性视网膜裂孔疗效显著,而且对伴有视网膜扁平脱离的裂孔及黄斑部裂孔疗效亦比较满意。半导体激光还活用于治疗伴有一定程度屈光间质混浊的炕网膜裂孔患者。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表现与误诊分析姜玉芝(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各种年龄均可发病。某些患者由于症状特殊,常易造成误诊。我院三年来收治株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5例,其中误诊13例,误诊率为23.6%,现就资料完整的...  相似文献   

15.
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是由于黄斑部Bruch膜变性,使由脉络膜毛细血管来的新生血管由变性处达视网膜下发生浆液渗出和出血所致。Bruch膜变性多见于近视、外伤、炎症和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混合性中风是指一个病人在中风期间,脑部同时或相继发生出血和缺血两种病理过程,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收治一例珠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广泛性脑梗塞之混合性中风患者,采用中药活血止血方法,配合西医一般治疗,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 通过观察15例珠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 将该疗法后患者颅高压症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1例1周后再出血自动出院,其余14例痊愈出院。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过程中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一种可普及的稀尿病性玻璃体出血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120眼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患者采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服药后每周复查1次,观察分析其结果,共8周。结果:120眼,显效28眼,占23.3%,有效68眼,占56.7%,总有效率达80%,无明显效果24眼,占20%。结论:采用口服卵磷脂络合碘对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进行长期治疗可促进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吸收,有效提高视力,卵磷脂络合碘是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及糖尿病性网膜病变可普及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网膜包肺对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实施大网膜包肺,观察是否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同时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大网膜与肺之间是否成功建立了分流。结果在对13例病人的随访中,1~12年内未再发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CT成像证实大网膜与肺之间建立了可靠的分流。结论大网膜包肺治疗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其临床表现为在眼底黄斑部或黄斑旁出现一约1/4~1个视盘经大小的圆形或类圆形黄白色渗出灶,渗出灶边缘处可见新月形或环形出血灶,或病灶区见网膜水肿。本病较少见,易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