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脑胶质瘤肿瘤标志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肿瘤组织细胞产生的和异常表达的能反映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和恶性进展等生物学行为标志的物质[1].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检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判断肿瘤的临床疗效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为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些领域已经成熟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of 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参数与脑胶质瘤患儿肿瘤标志物水平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诊断的疑似脑胶质瘤患儿89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最终确诊脑胶质瘤患儿62例为观察组,其余2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DWI技术、IVIM技术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儿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 ADC)、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真实水分子弥散系数(true water molecular dispersion co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母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传统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放化疗后,实验组完全缓解者17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病变4例,有效28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完全缓解者13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病变11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38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8.9%,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2.7%,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231,P=0.014);实验组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4.38%,对照组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结论采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疗效较好,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7月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诊治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调强放疗。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整体疗效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术后3年内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RR、DCR分别为79. 41%、97. 06%,高于对照组的50. 00%及85. 29%(χ~2=6. 439、3. 981,=0.011、0.046),血清白介素-2(IL-2)、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低于对照组(t=8. 684、6.966、6. 425、8. 485,P=0. 003、0. 019、0. 016、0. 004),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年、2年、3年时生存率分别为79.41%、73.53%、58. 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 88%、50. 00%、32. 35%(χ~2=4. 300、3. 985、6. 281,P=0. 038、0.046、0.028),且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t=7.987,P=0.008)。2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用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治疗能够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在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高且总体预后不良。目前胶质瘤的分级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基于形态学的分类方法,但在临床中,组织学类型相同的个体其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却不尽相同。分子标志物的出现可在WHO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为胶质瘤定义新的亚型,且分子标志物的状态在某些胶质瘤亚型中具有良好的预后及预测价值,故分子分类方案表现出指导临床决策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瘤治疗的新希望--肿瘤DC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由DC激活的T细胞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DC肿瘤疫苗的兴起及其临床应用的结果均显示出DC疫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巨大应用前景,尤其是对于手术效果差、易复发的脑内胶质瘤来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颅内恶性肿瘤,给公众卫生健康造成巨大负担。目前仅依靠影像学和基于传统活检组织形态的病理分型已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因此,亟须探索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的辅助诊断工具,近年来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有助于明确疾病分型,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总结了一些有潜力的遗传学分子标志物在疾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旨在为胶质瘤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使个体化精准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9.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效果不佳,以肿瘤细胞为中心的治疗策略难以遏制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除肿瘤细胞之外,胶质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非肿瘤细胞以及可溶性细胞因子。非肿瘤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周细胞、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间充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等;上述非肿瘤细胞成分与胶质瘤细胞形成一个有机体并调控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胶质瘤微环境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有助于开发全新的以非肿瘤细胞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并改善胶质瘤患者预后。本文总结了研究较为广泛的内皮细胞、周细胞、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间充质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转化研究,展望了未来基于肿瘤微环境治疗胶质瘤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0.
11.
张跃欣  赵墨  魏康康  周国平 《安徽医学》2023,44(10):1222-1226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的140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和35例脑外伤行颅内减压的手术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胶质瘤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肿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诊断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临床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脑胶质瘤组IL-33高表达107例,低表达33例,对照组IL-33高表达11例,低表达24例,与对照组相比,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高表达率升高(χ2=25.817,P<0.001)。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主要表达于胞浆中,呈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脑胶质瘤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KPS评分、组织学分级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85例,预后良好55例,KPS评分(OR=2.221,95% CI:1.431~4.092,P=0.002)、组织学分级(OR=2.786,95% CI:1.231~8.002,P=0.001)、远处转移(OR=5.117,95% CI:1.661~9.234,P<0.001)及IL-33表达(OR=6.322,95% CI:1.432~10.221,P<0.001)是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组织中IL-33表达诊断脑胶质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AUC为0.912(95% CI:0.837~0.915),当截断值为4.56分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2%和91.45%。结论 IL-3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张凯  米玉录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51-2553
肿瘤标志物是检测、诊断、治疗、监测肿瘤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信号。头颈肿瘤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标志物。综述与之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其研究进展,为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盐酸纳布啡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盐酸纳布啡,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前(T0)、手术结束时刻(T1)、术后1h(T2)、术后12h(T3...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振江  张宗英 《医学综述》2008,14(2):224-226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深入和实验室技术的不断提高,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扩散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为乳腺癌的研究开辟新领域,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现就与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的C-erbB2基因、nm23基因、p53基因、端粒酶、环氧化酶和E-钙黏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复杂多样,通常以常规治疗与辅助治疗相结合.但是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低效性及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针对不同阶段脑胶质瘤的特异性基因所进行的研究成为近期基因治疗的热点.但目前利用基因治疗脑胶质瘤还未能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颅内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大多数为星形细胞瘤。国内学者采用Kenlohan氏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Ⅰ~Ⅳ级;国外学者则通常将其分为3种类型: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并能较好地判断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2年生存率仅为5%,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可达50%。  相似文献   

18.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所产生的物质,它在正常细胞不能产生或只产生微量,而且肿瘤所产生的这种物质与正常细胞产生的相应物有着质的差别,这种物质称为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大致可分成四类:1、胎儿蛋白质;2、肿瘤相关抗原;3、血浆蛋白类;4、氨基酸代谢产物.1、胎儿蛋白质胎儿蛋白质是指胚胎组织含有的蛋白质,它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消失,当正常组织癌变时,胎儿蛋白又可再现.1.1 甲胎蛋自(AFP)AFP在妊娠5~14周期间由卵黄囊合成,14周后卵黄囊退缩,由肝细胞合成,以  相似文献   

19.
脑胶质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卞伟  支兴刚 《重庆医学》2004,33(10):1588-1590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其生物学特性为浸润性生长,加之好发于脑重要的功能区或其附近,因而手术难以将肿瘤全部切除;放、化疗虽可杀灭肿瘤细胞,但将损伤正常脑组织,并导致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其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恶性肿瘤是近20年兴起并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作为实现胶质瘤靶向治疗的新方法正被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20.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治疗是神经肿瘤学领域最具争议的课题之一。临床上,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来全方位指导治疗,不同医师面对同一患者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近年来虽然胶质瘤临床和基础研究在神经外科学、肿瘤学领域成果丰硕,但手术切除仍是所有组织学类型胶质瘤的一线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综合判定放疗、化疗以及其他治疗方案在胶质瘤复发和进展中的实施时机和角色。因此,全方位加深对医师对脑胶质瘤的认识,有望提升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