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面电车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最早的路面电车是1895年京都电气铁道株式会社建设的由京都站至伏见站一段的路面机车,而后随着明治天皇移宫至东京。日本的城市发展与经济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于1903年东京的品川至新桥一段也开通了路面机车,当时全程仅长56km,到1932年日本全国有67个城市开通了路面电车,总里程为1500km,达到了日本路面电车史的顶盛时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2.
鹿儿岛市2001年编制了“鹿儿岛都市综合规划”,其中,关于路面电车力求协调人和环境,使其成为典雅、轻松、便利的交通手段,作为观光资源的有效利用,购进了1000型超低地板路面电车(见图1)、整修了车站遮棚、充实了向导显示装置等。该车在日本是最先购入的国产超低地板路面电车,并从2002年1月15日开始营业运行。现对该车的车体、客车设备、有关装置及运用与发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人口大部分都在200万以上,城市周边交通运输一直是交通运输发展瓶颈,而低地板路面电车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现介绍低地板路面电车的发展过程及车辆特点,以及世界各国路面电车现状和利用电路面电车发展双系统运输的经验,并介绍路面电车的制造商,以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重新评价路面电车的同时,乘客要求上下车更方便,所以日本也引进了海外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辆。  相似文献   

5.
东洋电机制造株式会社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近畿车辆株式会社共同开发成功第一台日本国产超低地板LRV(Light Rail Vehicle)路面电车。该车是由5节车体(3个转向架)连接构成一体.车全长30m。车内地面达到与路面接近的低度.并且车内全部为平面.因此为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提供了顺利乘车.舒适出行的路面电车。  相似文献   

6.
日本函馆市交通局开发的9610超低地板路面电车车辆采用车体连接技术,由两节单转向架车辆通过连接构成编组。这种小型电车的主电路和辅助电源采用东芝公司的C—PCU装置,其VVVF逆变器和SIV辅助电源是一体的。85kW的牵引电动机通过万向轴和伞齿轮传动提供动力,与普通转向架相比,特制的SS05转向架不会产生相对车体的转向作用,车辆运行速度40km/h。  相似文献   

7.
阐述901系通勤电车的开发背景及其技术特征,并按年代回顾了通勤车发展至901系的过程,从而可了解日本首都范围内通勤车的发展全貌。  相似文献   

8.
城市铁路的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城市铁路的经营历史   一般客货运输用的铁路,最早于1830年英国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这是连接两市 的城市铁路。在日本于1872年最早开通的国营铁路,是连接东京和横滨两城市的铁路,全长 29km。1884年第一次由纯民间资本开通的铁路,是连接大阪和其南面的土 界町铁路,全长10km。   然而,这些以城市间运输为主要目的建设的铁路,都是为城市近郊的短途旅客所用。在东京 ,将南北相离的国营与民营铁路相连接的路线,于1885年在市街区的西侧开通,随市街地 的扩展在城市内运输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现在的JR山手线)。另外,向东京西部建设的铁 路,越过山手线向市中心延伸,这条线于1904年实现电气化,在近郊区间进行电车的频发 运行(现在的JR中央线)。   另一方面,作为市内的运输工具,路面电车是于1888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实用化的 ,在日本则是从1895年的京都开始在各城市开通。这些大多是由民间资本建设,然后为各 市所收购实现公营化的。进而这种路面电车在美国被改良,用于城市之间的运输,日本 也于1905年在东京 横滨、大阪 神户之间首先开通了城市之间的电气铁路。这些直至今 天,仍以民营方式向前发展,形成了城市近郊的民营铁路网。另外,地铁1927年在东京、1933年在大阪也得以开通。  相似文献   

9.
仅采用国外产品或用国外技术制造的车辆,不能实现日本国内路面电车的超低地板化."ARUNA车辆(株)"独立开发了"little Dancer"系列车辆.这种车辆采用日本国产转向架、机电设备,是日本独自开发的首批纯国产超低地板轻轨车.介绍这种系列车辆的开发经过及车辆的技术概况.  相似文献   

10.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在国土交通省的资助下,研究开发不用压缩空气而是用电力驱动的摩擦制动装置。它可用于轻轨车辆或JR既有线及民营铁路车辆上。不用压缩空气设备,可减轻车辆重量。这种电动摩擦制动装置已在鹿儿岛市交通局1000型超低地板路面电车上使用。该制动装置由内置电动机产生推力压住闸瓦实现制动,当此力取消后,通过缓解弹簧使闸瓦松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