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者观察了江蓠幼苗的早期发育过程,根据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成四个发育时期:(1)孢子初分时期;(2)“半球状体”时期;(3)盘状体时期;(4)幼苗时期。三个不同的发育途径:(1)具有盘状体的幼苗发育;(2)不具有盘状体的幼苗发育;(3)幼苗的畸形发育,和出现两种幼苗。并讨论了盘状体的“愈合”现象和江蓠幼苗在发育过程中有关“假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江河口、苏北海岸发育过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玉荣 《海洋科学》2001,25(2):24-25
河口、海岸地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最显著的地区。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径流丰沛 ,悬沙的年输沙量仅次于黄河。长江河口是我国最大的河口 ,亦是典型的潮汐河口 ,潮差大 ,潮流强。长江河口的发育过程与全新世海侵密切相关。长江河口的发育过程亦即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长江河口北岸的发育与苏北海岸南段的发育密切相关。长江河口南岸的发育与钱塘江河口湾(杭州湾是其一部分)的发育密切相关。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 ,其高含沙量世界有名。苏北海岸的发育过程与长江、黄河的供沙历史密切相关 ,尤其是黄河在历史时期的改道对苏北海岸的发育有深刻影…  相似文献   

3.
黄海区太平洋鲱鱼(Clupea pallasi)目前为黄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但世代波动大影响产量。在研究发育与人工增殖的实验中,静水孵化率低,特别在静水发育中的胚胎,位于卵块中间或底层的卵,自尾芽期后即开始不同程度的发育缓慢或停止发育。只有卵块边缘的卵或孤立的卵,才易发育与孵化。其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QuickBird影像上珊瑚礁发育状况监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珊瑚礁的大面积退化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利用高分辨多光谱QuickBird影像,基于珊瑚礁几何参数与发育指数对南沙典型岛礁发育进行遥感监测,在珊瑚礁体迎风面水域由破波形成的纹理特征表明了海面粗糙度与水下礁坪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南沙岛礁受地质与气候的影响发育程度不一,半月礁发育较好,发育指数为0.38,仙娥礁发育指数为0.27。建立几何参数等指标能够监测南沙珊瑚礁的发育状况,可对珊瑚礁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观察在不同的水温、盐度、酸碱度条件下梅氏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melleni)卵发育以及毛蚴孵出的变化,以研究理化条件对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8~29℃之间,梅氏新本尼登虫虫卵的发育和孵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水温<18℃或>33℃发育停滞;盐度<13.7虫卵不发育,盐度<22.9或>44.3卵发育停滞在眼点期,盐度居22.9~44.3之间,其改变对虫卵发育没有显著影响;酸碱度变化对虫卵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pH为5.5或9.5时,卵均可正常发育并孵化,但孵化出的纤毛幼虫在pH<6.0或>9.0时,存活时间和活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方永强  齐襄  梁萍  洪桂英 《海洋学报》1990,12(4):480-483
本文报道了文昌鱼性腺尚未重新开始发育时,给予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每隔8和12天在显微镜下检查两组性腺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GnRH-A处理过的文昌鱼,性腺重新发育比对照早,性腺发育与分化程度比对照高.表明GnRH-A可激发提早和促进文昌鱼性腺的发育.我们认为,象脊椎动物一样,GnRH-A也是调控文昌鱼性腺发育的重要激素.  相似文献   

7.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培养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长期培养的细胞遗传性不稳定,如染色体数目常会发生变化。在细胞培养中,动物的体细胞一般没有发育全能性,而植物的体细胞则常有发育全能性,但也可能失去发育的全能性。我们实验室对海带单倍体细胞的培养,从1975年起,已有若干年没有遇到上述的难题。突变是有的,但很少。发育全能性能保持,但发育情况表现复杂。例如不少克隆发育比较缓慢,特别是经过多年培养的细胞,发育比较不整齐。如何促进多年培养的海带单倍体细胞大量地表现发育全能性,是本实验探索的主要目标。这是有关海带单倍体细胞克隆遗传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组织学显微观察方法,以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大管孔珊瑚(Goniopora djiboutiensis)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性腺发育周期、配子排放时间和有性繁殖类型和繁殖力。结果表明:澄黄滨珊瑚和大管孔珊瑚的繁殖类型为排出配子体外受精的雌雄异体型,丛生盔形珊瑚为排出配子体外受精的雌雄同体型。3种珊瑚的配子发育均为年发育周期,可划分为4个时相。澄黄滨珊瑚卵母细胞发育始于11月底12月初,经5—6个月发育成熟;精巢在2月中下旬开始发育,经3—4个月发育成熟。大管孔珊瑚卵母细胞发育始于9月中旬,经8—9个月发育成熟;精巢在3月初开始发育,至5月底发育成熟。丛生盔形珊瑚卵母细胞发育始于8月中旬至9月初,经9—10个月发育成熟,精巢在11月开始发育,但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时精巢并未发育成熟。3种珊瑚排卵时间集中在5—6月份,澄黄滨珊瑚从5月初持续到月底,大管孔珊瑚从5月中旬持续到6月底,丛生盔形珊瑚从5月底持续到6月中旬。珊瑚生殖腺螅体内脂质含量随着生殖腺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升高,3种珊瑚螅体内脂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与澄黄滨珊瑚比较,成熟卵母细胞直径较大、单个螅体内成熟生殖腺和单个生殖腺卵母细胞数量均较多,而单位面积内螅体数量较少。3种珊瑚单位面积螅体内所含的总卵母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崔梦露  郇聘  刘保忠 《海洋与湖沼》2021,52(6):1514-1520
软体动物的早期发育研究对于理解其发育及演化机制有重要意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笠贝(Lottia goshimai)的早期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笠贝早期发育过程十分迅速,受精后9 h左右即形成担轮幼虫,在24 h内发育为典型的面盘幼虫。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原肠作用中很有特色的外包式的细胞运动过程,并清晰地观察到前担轮环、贝壳形成区以及足原基的渐次发育。总体而言,笠贝的早期发育过程既体现了等裂型软体动物发育的典型过程(如外包式原肠作用),又展现出腹足纲动物的种系特异性特点(如贝壳的生长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解析笠贝早期发育机制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0.
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生殖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曾志南  林琪  吴建绍  陈朴贤  陈木 《台湾海峡》1999,18(3):332-336,T003
对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生殖腺涂片检查结果表明,三倍体生殖腺发育较二倍体差,三倍体成熟卵母细胞和细胞核的体积分别是二倍体的1.64和1.44倍。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二倍体生殖腺发育正常,三倍体生殖腺发育受阻,大部分停留在增殖期的休止期,一部分虽发育至生长期和成熟期,但与同一发育期一二倍体比较,生殖腺发育差。三倍体雌性生殖腺发育较雌性好,三倍体雌雄性比为2.62:1,在所取的样品中到3个雌雄同体个体。  相似文献   

11.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鮋胚胎及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胚胎和早期仔鱼在卵巢中发育.胚胎发育的营养靠自身卵黄提供.定期从褐菖鱼由雌鱼体内取出正在发育的胚胎或仔鱼,结合体外培育方法观察胚胎及仔鱼的发育特点.从受精卵发育至孵化,胚胎发育期可划分为18期.仔鱼孵出后继续在母体卵巢腔内发育,直至仔鱼开口后离开母体.因此,雌鱼怀胎期长达12d[(15±1)℃].产出的仔鱼大部分器官已建成,卵黄囊即将耗尽,不久开始摄食.实验表明,胚胎和仔鱼在体外培育可以正常发育,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速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东湖若干轮虫卵和胚后发育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祥飞 《海洋与湖沼》1989,20(2):184-191
在不同的实验温度下测定了武汉东湖10种体外带卵轮虫和4种非带卵轮虫卵及其胚后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卵的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它们间的关系可用曲线回归方程1nD=a+blnT+c(1nT)~2描述。在相同的温度培养下,体外带卵轮虫卵的发育时间一般比非带卵轮虫的时间长。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胚后发育时间亦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实验结果表明,卵的发育时间约占世代发育时间的31%(24—41%);胚后发育时间约占69%(59—76%)。本文还同其他研究者所获得的卵的发育时间与温度间的回归方程式、胚后发育时间等作了比较,并对其所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为古生界变质基底上发育的箕状断陷,沙河子组发育厚度较大的深湖相黒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生烃强度大,具备很好的天然气资源基础.断陷期发育2套火山岩,其中营城组爆发相、溢流相火山岩大面积分布,岩性以酸性流纹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为主,孔洞发育,储集物性较好.长岭断陷东部发育2个大型古隆起,断裂发育,天然气运聚条件较好,目前已发现3个气藏3个含气构造,是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牡蛎卵子体外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卵子体外发育的过程。解剖性腺获取的卵子大多发育至第1次减数分裂前期。在海水、氨海水中浸泡能促使生成泡破裂,促进卵子的继续发育,而且卵子在氨海水中的发育速度要快于在纯海水中的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温对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林加涵  方永强 《台湾海峡》1996,15(2):170-173,T001
研究表明,不同水温对文昌鱼性腺发育分化和成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14℃对文昌鱼性腺发育没有显著的作用,20和25℃十分有利于性腺发育和成熟,经40d培养,出现一些雌、雄文昌鱼产卵和释精以及加速性腺发育。本文还讨论了水温促进性腺发育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已进入高峰期,为弥补钻井岩心资料不足,进一步认识井下岩溶发育规律及发育模式特征,开展塔北露头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研究表明,岩溶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因素和不整合面,主要发育层位为一间房组地层;主要岩溶作用期为吐木休克组/一间房组沉积间断岩溶期。为井下岩溶缝洞系统的认识及岩溶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厦门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方永强  齐襄  梁苹  洪桂英 《海洋学报》1990,12(5):631-637
本文通过对厦门海区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观察,测定成熟系数以及年龄和性腺发育的关系.作者认为厦门文昌鱼生殖季节为5月上旬-7月,6月为生殖旺季.文昌鱼种群在海区的性腺发育是不同步的,但卵母细胞从大生长期以后的发育则是同步的,属一次性产卵或释精,其后性腺消失.每尾成年文昌鱼一年只生殖一次.当年生文昌鱼,翌年性腺即可成熟,4龄文昌鱼仍有生殖能力.最后,文中讨论了水温与文昌鱼性腺发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东海扬子浅滩砂质底形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 198 0至 2 0 0 0年间数次专项调查获得的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沉积学等资料 ,并结合水动力环境的分析 ,探讨了东海扬子浅滩砂质底形的成因、形态特征、活动性以及发育的地层年代。研究表明 ,扬子浅滩砂质海底广泛发育沙波地貌 ,按其发育规模可以分为沙波和大型波痕 2类 ,大型波痕按其形态又可分为直线形、弯曲形和格子形 3种。平坦宽阔的地形、丰富的中细砂物源以及较强的潮流和风暴浪流是沙波地貌发育的有利环境条件。柱状岩芯分析和年代测定表明 ,发育沙波地貌的物质的沉积始于冰消期晚期 ,即 10~ 11KaB .P ,全新世中、晚期该区继续接受砂质沉积。扬子浅滩发育的沙波地貌与现今的动力环境相适应 ,仍处于发育和运移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孵化后1~30d的真鲷(Pagrusmajor)仔稚鱼鳔的发育与分化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后1~2d的仔鱼,开始在消化道的前端背部出现鳔原基,接着出现导气管、鳔腔、气腺和迷网,而后鳔囊开始充气。到孵化后20~30d,鱼鳔分化发育基本稳定。真鲷仔鱼鳔器官的分化发育早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鳔腔扩大阶段,约在仔鱼孵化后的3~4d,此阶段的发育是非功能性的;二是鳔囊充气阶段,大约在孵化后9~10d左右出现,形成一个缓慢向前方伸展的椭圆形鳔囊,此阶段鳔的发育是功能性的。此时鳔器官的发育好坏对真鲷仔鱼的生理、生态影响很大,反映在成活率的高低方面显得非常明显。真鲷鳔器官的分化发育在仔稚鱼期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单条胶黏藻(Dumontia simplex Cotton)的孢子发育类型和生活史,探明其孢子发育的最适环境因子,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培养观察,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其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孢子发育过程中无丝状体出现,孢子的发育类型为直接盘状体型。(2)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其孢子的早期发育均有影响,温度6—30°C范围内,果孢子发育的最适温度为9°C,四分孢子为9—12°C;光强80—400μmol/(m2·s)范围内,果孢子发育的最适光强为160μmol/(m2·s),四分孢子为160—200μmol/(m2·s);盐度15—50范围内,孢子(果孢子和四分孢子)发育的最适盐度为30。(3)单条胶黏藻生活史由单倍的雌、雄配子体和二倍的果孢子体及四分孢子体构成,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外形一致,交替出现,属于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