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X2=8.44,P<0.05.病理检查胃粘膜痿缩、炎症、非典型增生比较,P>0.05.在肠化生增生比较上,P<0.05.两组在肠化生增生的改善上,中医治疗效果好于西医常规治疗.胃脘痞满、纳呆两组比较,P>0.05.腹痛、嗳气两组,P<0.01.结论 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方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予以健脾利湿化瘀之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养胃舒颗粒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镜改善、病理变化及HP转阴率;并停药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81.2%;胃镜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7%;病理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71.87%,对照组为51.3%;HP转阴率治疗组为71.11%(32/45),对照组为71.43%(30/42),两组HP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胃镜、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P转阴率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经济安全,且可临证加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伴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益气活血养阴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4.6%,对照组为73.5%(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征象中的黏膜白相改善率为44.4%、血管透见改善率为46.7%、胆汁反流改善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理萎缩积分为(2.0±1.3),非典型增生积分为(1.2±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谢少茹  沈洪 《西部医学》2014,45(2):20-2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益气活血消萎方汤药口服,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②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疼痛、胀满、嘈杂、嗳气、纳差、乏力症状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胃脘疼痛、嘈杂、嗳气、乏力症状有所改善(P<0.05);2组比较,治疗组胃脘胀满、纳差、失眠症状积分和总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胃镜表现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1片/次,bi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瘀法为原则的中药汤剂,1剂/d。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比较其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64.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44.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76%(4/34),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2%(3/3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明显,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镇痛抗炎、保护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气阴两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改善和治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病痛,调畅脾胃气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佃军 《吉林医学》2010,31(19):3079-3080
目的:探讨胃炎汤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三九胃泰胶囊口服;观察组予以自拟方胃炎汤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P<0.05)。结论:自拟方胃炎汤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将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甲亢片治疗,对照组口服他巴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甲亢片治疗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能有效缓解上述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转阴率、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p转阴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4.14%(4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性炎症反应评分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萎缩评分和肠化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2.41%(4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及降低慢性炎症反应评分和炎症活动度评分,优于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尹朝兰 《吉林医学》2011,(10):1982-1982
目的:观察以健脾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服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健脾益气活血中药。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回新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用西药维酶素治疗,观察组用回新汤加减治疗。结果:胃镜下粘膜改善状况总有效率:观察组86%、对照组65.22%,中医证侯总有效率:观察组84%、对照组60.87%,病理总有效率:观察组76%、对照组54.3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回新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15例(30%),显效20例(40%),有效13例(26%),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炎症反应,修复胃粘膜病变部位,促进腺体再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有效途径,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16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药物组成:黄芪、西洋参、桃仁、红花等),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胃病、嗳气反酸、大便稀溏、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反酸、嗳气、大便溏薄、胃痛、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使脾气健运,瘀血得消,扶正与祛邪兼施,从根本上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铋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伊托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铋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铋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雷贝拉唑四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胃蛋白酶原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I(PGⅠ)水平和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和反酸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四联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胃蛋白酶原水平,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四联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柴平汤和西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拟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给予益胃汤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胃乐新颗粒口服,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包括中西症状,胃镜检查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1.0%,对照组7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缓解和消除症状,改善胃镜下征象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自拟养胃通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治疗组给予脾胃培源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胃镜病理积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AH-PX)、丙二醛(MDA)、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PGⅠ和PGⅡ的比值(PGR)。结果 治疗后2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胃脘痞闷、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便溏积分,胃镜病理积分,血清MDA、G17、PGⅡ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GⅠ、SOD、GSH-PX水平及PGR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培源方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7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