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单君康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574-1576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热休克蛋白70、三叶因子2及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奥美拉唑)与西药组(奥美拉唑),Hp阳性者予三联1周根除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剂量不变。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治和溃疡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热休克蛋白70、三叶因子2及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与西药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无明显差异,但中医证候疗效前者优于后者;中西药组可增加热休克蛋白70、三叶因子2及瘦素的水平,且明显高于西药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三叶因子2及瘦素的表达水平,可能为其抗溃疡并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单君康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20-1921,19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NO、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服用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奥美拉唑(中西药组)与奥美拉唑(西药组);Hp阳性者予三联1周根除疗法。Hp根除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剂量不变。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治和溃疡愈合情况。偶氮比色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与西药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无明显差异,但中医证候疗效前者优于后者。使用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及西药治疗后,均可增加NO水平,降低IL-17的水平,并且中西药组NO水平高于西药组,IL-17水平低于西药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加西药治疗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NO的表达水平,降低IL-17表达水平,从而通过调节黏膜保护因子/损伤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张君君  李霞  刘娟娟 《新中医》2023,55(17):51-55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将89 例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 与试验组(4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 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溃疡面积及血清免疫 球蛋白、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 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 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 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78%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溃疡面积及血清降钙素 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治 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溃疡面积、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 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免疫球蛋白水 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Hp 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55%,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疗效确 切,能够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减少炎症反应,缩小溃疡面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72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组患者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清除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清除率与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结合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奥美拉唑、奥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联合艾灸,对照组采用单纯三联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胃镜愈合率、Hp清除率、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胃镜愈合疗效、Hp清除率2组相当。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PPI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为常规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镜溃疡疗效、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7.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且胃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显著优于对照组(7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87.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张氏益胃汤治疗Hp相关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三联疗法(灭滴灵、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张氏益胃汤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Hp根除率、复发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张氏益胃汤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在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李毅 《江西中医药》2010,41(10):23-24
目的:观察张氏益胃汤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三联疗法(灭滴灵、阿莫西林、洛赛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张氏益胃汤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HP根除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HP根除率为94.74%,对照组HP根除率为92.3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张氏益胃汤配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在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方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脘隐痛、畏寒肢冷、泛吐酸水、舌质胖大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方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疗效确切,可改善中医证候,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 将46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活血方+奥美拉唑)与对照组(奥美拉唑),Hp阳性者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1周根除疗法;Hp根除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剂量不变.两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Hp根治和溃疡愈合情况,并评价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及组织学再生黏膜成熟度;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相近,但前者中医证候疗效为优;治疗组溃疡愈合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VEGF、bFGF水平增加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VEGF、bFGF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浩 《中医药导报》2012,18(8):65-66
目的:观察秦氏温养中焦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建中汤,共观察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胃镜疗效、Hp根治率方面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温养中焦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4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97例,西药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中药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主症、次症、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中药组主症、次症、证候总分均低于西药组(P 0.05)。2组TGF-α、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01),胃泌素、NO、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01),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可取得与铋剂四联疗法同样的效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幽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7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经清幽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经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 %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采用清幽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可靠,能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成药健胃愈疡颗粒(柴胡、党参、白芍、延胡索等)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证且Hp阳性的PU患者随机分为健胃愈疡颗粒组和对照组(灭滴灵,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观察Hp根除率、胃镜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一年复发率,并根据McMaster问卷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Hp的根除率(45.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镜疗效、一年复发率无显著差别(均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健胃愈疡颗粒可以有效地促进肝郁脾虚证Hp阳性PU患者的溃疡愈合,改善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6,(8):946-948
目的:观察养胃清幽汤治疗HP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8例HP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清幽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胃镜治疗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6、IL-8、TNF-α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P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在常规西医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养胃清幽汤疗效显著,能缓解症状,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26例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疗程28d;观察两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情况及随访四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溃疡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协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联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94例Hp阳性的DU脾胃虚热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减藿朴夏苓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胃酸分泌功能水平,以及治疗后Hp根除率和1个月内复发率,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减少程度、胃酸分泌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藿朴夏苓汤联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DU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酸分泌功能,提高患者Hp根治率,改善患者临床中医证候,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潘文斌  梁霞  陈杰  王丽荣 《新中医》2011,(8):115-116
目的:观察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予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l临床疗效、胃镜疗效、Hp根除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自拟黄芪建中汤行中医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三联疗法行常规西医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胃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给予患者胃镜检查,观察胃部溃疡、炎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愈27例,好转10例,治愈率(67.5%)高于对照组(45.0%),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致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三联疗法,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以及胃镜检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7.50%,均高于对照组77.50%、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